T/COS 010—2022 弹箭用水性纳米漆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OS 010—2022 |
中文标题 | 弹箭用水性纳米漆规范 |
英文标题 | Specification for waterborne paint for bullets and arrow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40.71 化工技术 (词汇)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G50\59 |
国民经济分类 | C264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28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12月28日 |
起草人 | 李 峰、辛勇智、张 蛟、闫宏亮、韩连山、田计青、沈 鑫、王 佳、赵世雄、李芳芳、张清月、李 湛、闫瑞涛、张 涛、蒋银祥 |
起草单位 |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豹(天津)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华豹新材料有限公司、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镇江银海镍铬化工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弹箭用水性纳米漆的要求、质量保证、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弹箭用水性纳米漆产品。 |
主要技术内容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涂层 coating 施涂于底材的底漆或面漆形成的膜。 注:底漆和面漆均为含主剂和固化剂的双组份水性涂料。 3.2 涂层体系 coating system 由底漆和面漆形成的复合涂层。 4 要求 弹箭用水性纳米防腐底漆、弹箭用水性纳米防护面漆和涂层体系的性能指标应分别符合表1、表2和表3的规定。 表1 弹箭用水性纳米防腐底漆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在容器中状态 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2 不挥发物含量,% ≥45 3 细度,μm ≤30 4 粘度,KU 80-100 5 密度,g/cm3 ≤2.0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g/L ≤250 7 贮存稳定性(50±2)℃,7d) 允许轻微分层,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8 冻融稳定性(-10℃±3℃、16h,18℃-30℃、8h,5周期) 允许轻微分层,搅拌后呈均匀状态,适用期、干燥时间、柔韧性、附着力、耐冲击性仍符合本文件要求 9 适用期,h ≥3 10 漆膜外观 平整光滑,表面色调均匀一致,符合颜色要求 11 干燥 时间 表干时间,h ≤2 实干时间,h ≤24 烘干(60℃±2℃),h ≤2 烘干(80℃±2℃),h ≤1 12 柔韧性,mm 1 13 耐冲击性,cm ≥50 14 划格试验,级 ≤1 15 铅笔硬度 ≥H 16 耐环氧硝基漆性(23℃±2℃, 18h) 无咬起 17 耐聚氨酯漆性(23℃±2℃,18h) 无咬起 18 耐丙烯酸漆性(23℃±2℃,18h) 无咬起 19 耐霉菌性(28d),级 ≤1 20 表面电阻率,Ω ≤1011 21 相容性 对钢、铝、酚醛树脂、碳纤维等相容 表2 弹箭用水性纳米防护面漆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在容器中状态 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2 不挥发物,% ≥45 3 细度,μm ≤30 4 粘度,KU 80-100 5 密度,g/cm3 ≤2.0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g/L ≤250 7 贮存稳定性(50±2)℃,7d) 允许轻微分层,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8 冻融稳定性(-10℃±3℃、16h,18℃-30℃、8h,5周期) 允许轻微分层,搅拌后呈均匀状态,适用期、干燥时间、柔韧性、附着力、耐冲击性能仍符合本文件要求 9 适用期 ≥3h 10 漆膜外观 平整光滑,表面色调均匀一致,符合颜色要求 11 干燥时间 表干时间,h ≤2 实干时间,h ≤24 烘干(60℃±2℃),h ≤2 烘干(80℃±1℃),h ≤1 12 柔韧性,mm mm 1 13 耐冲击性,cm ≥50 14 划格试验,级 ≤1 15 铅笔硬度 ≥H 16 耐环氧硝基漆性(23℃±2℃,18h) 无咬起 17 耐聚氨酯漆性(23℃±2℃,18h) 无咬起 18 耐丙烯酸漆性(23℃±2℃,18h) 无咬起 19 耐霉菌性(28d),级 ≤1 20 表面电阻率,Ω ≤1011 21 打磨性 易打磨、不粘砂纸 表3 涂层体系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1 漆膜外观 平整光滑,表面色调均匀一致,颜色符合要求 2 划格试验,级 ≤1 3 耐霉菌性(28d),级 ≤1 4 表面电阻率,Ω ≤1011 5 打磨性 易打磨、不粘砂纸 6 耐丝状腐蚀性(1000h) 划线区的丝状腐蚀扩展不应超过6.72mm,60%腐蚀细线长度应小于3.36mm 7 耐热性(110℃±2℃,1h) 漆膜无起层、起皱、鼓泡和开裂,允许轻微变色 表3 涂层体系性能要求(续) 序号 项目 指标 8 耐低温性(-55℃±2℃,4h) 漆膜不开裂、不剥落 9 耐水性(50℃±2℃,96h) 漆膜不起泡、不剥落、不起皱,允许轻微变色,铅笔硬度允许下降2级 10 耐盐雾性(5%NaCl,35℃±2℃,1000h) 漆膜不起泡、无生锈和脱落现象,允许轻微变色,腐蚀不大于划线标志外3mm 11 耐湿热性(94%-98%RH,49℃±2℃,30d) 漆膜不生锈、无起泡和脱落,允许轻微变色 12 耐航空洗涤汽油(50℃±2℃,96h) 漆膜不粘、不起泡、不剥落、不起皱、允许轻微变色,铅笔硬度允许下降2级 13 耐合成烃航空液压油(MTL-PRF-83282D,23℃±2℃,168h) 漆膜不粘、不剥落、不起皱,允许轻微变色,铅笔硬度允许下降2级 14 耐喷气燃料(RP-3,50℃±2℃,24h) 漆膜不粘、不起泡、不剥落、不起皱、允许轻微变色,铅笔硬度允许下降1级 5 质量保证 5.1 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 a) 鉴定检验; b) 质量一致性检验。 5.2 鉴定检验 5.2.1 检验时机 鉴定检验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需方提出要求时。 5.2.2 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应按表4的要求进行。 表4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要求 章条号 检验方法 章条号 底漆 面漆 涂层 体系 底漆 面漆 涂层 体系 在容器中状态 ● ● - ● ● - 见第5章 见6.4 不挥发物含量 ● ● - ● ● - 见第5章 见6.5 细度 ● ● - ● ● - 见第5章 见6.6 粘度 ● ● - ● ● - 见第5章 见6.7 密度 ● ● - ● ● - 见第5章 见6.8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 ● ● - ▲ ▲ - 见第5章 见6.9 贮存稳定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10 表4 检验项目(续) 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要求 章条号 检验方法 章条号 底漆 面漆 涂层 体系 底漆 面漆 涂层 体系 冻融稳定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11 适用期 ● ● - - - - 见第5章 见6.12 漆膜外观 ● ● ● ● ● ● 见第5章 见6.13 干燥时间 ● ● - ● ● - 见第5章 见6.14 柔韧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15 耐冲击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16 划格试验 ● ● ● ● ● ● 见第5章 见6.17 铅笔硬度 ● ● - ● ● - 见第5章 见6.18 耐环氧硝基漆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19 耐聚氨酯漆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0 耐丙烯酸漆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1 耐霉菌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2 表面电阻率 ● ● ● ▲ ▲ ● 见第5章 见6.23 相容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4 打磨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5 耐丝状腐蚀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6 耐热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7 耐低温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8 耐水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29 耐盐雾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30 耐湿热性 - - ● - - ▲ 见第5章 见6.31 耐航空洗涤汽油 - - ● - - - 见第5章 见6.32 耐合成烃航空液压油 - - ● - - - 见第5章 见6.33 耐喷气燃料 - - ● - - - 见第5章 见6.34 注:“●”必检项目;-不检项目或不要求项目;“▲”选择项目但每10个批至少检验一次;“○”需方提出要求时。 5.2.3 合格判据 鉴定检验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为合格。 5.3 质量一致性检验 5.3.1 检验项目 质量一致性检验项目应按表4的要求进行。 5.3.2 合格判据 质量一致性检验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为合格。 5.4 复验与判定规则 5.4.1 检验结果的数字修约按GB/T 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执行。 5.4.2 所有应检验项目均达到本文件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合格。 5.4.3 检验结果若有一项不符合本文件规定的技术指标,应对不合格项目重新加倍抽样复验;若复检结果合格,则判定整批产品合格;若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6 检验方法 6.1 试验环境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环境应符合GB/T 9278-2008中4.1条的规定。 6.2 取样 产品按照GB/T 3186的规定取代表性试样,取样量根据检测需要确定。 6.3 漆膜制备 按GB/T 1727的规定进行。漆膜干膜厚度测定按GB/T 13452.2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用底材、尺寸及涂装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试验样板的制备 检验项目 底材类型 底材尺寸(mm) 涂装要求 漆膜外观 干燥时间 耐冲击性 划格试验 耐热性 马口铁板 120×50×(0.2-0.3) 涂装一道,干膜厚度为20μm±3μm 柔韧性 马口铁板 120×25×(0.2-0.3) 涂装一道,干膜厚度为20μm±3μm 打磨性 钢板 200×80×(0.8-1.5) 底漆干膜厚度50μm±5μm 面漆干膜厚度40μm±5μm 涂层体系厚度为90μm±10μm 铅笔硬度 马口铁板 150×70×(0.2-0.3) 耐水性 耐低温性 耐盐雾性 耐湿热性 钢板 150×70×(0.8-1.5) 铝板 150×50×(1-2) 耐霉菌性 耐环氧硝基漆性 耐聚氨酯漆性 耐丙烯酸漆性 耐航空洗涤汽油 耐合成烃航空液压油 耐喷气燃料 耐丝状腐蚀 钢板 150×70×(0.8-1.5) 注:涂膜喷涂完成后,先放置(1.5-2)h,然后在(60±2)℃条件下烘干2h,取出放置7d以上再进行涂膜性能测试;钢板表面进行磷化处理,铝板表面进行铬化处理。 6.4 在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5min,目测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6.5 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 1725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试验温度125℃±2℃,加热时间60min。 6.6 细度 按GB/T 1724的规定进行。本测试项目针对主剂。 6.7 粘度 按GB/T 9269的规定进行。本测试项目针对主剂。 6.8 密度 按GB/T 6750的规定进行。 6.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 按GB/T 23985-2009的规定进行,按方法3计算VOC含量。 6.10 贮存稳定性 取两份代表性试样,装入两个0.4L的标准压盖式金属漆罐,将两罐试样盖紧盖子后,放入恒温干燥箱内,在50℃±2℃加速条件下贮存7d后取出,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后观察。本测试项目针对主剂。 6.11 冻融稳定性 将试样搅拌均匀后装入样品罐,及时盖好盖子。样品罐放入冷冻箱内,在-10℃±3℃温度下放置16h,然后取出,在18℃-30℃条件下放置8h,为一次完整的冻融循环。经过五个周期冻融循环后,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试样后观察,并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本测试项目针对主剂。 6.12 适用期 按GB/T 31416-2015规定进行。将双组份涂料共250g以上,按照生产厂家漆和固化剂的规定比例混合,测定其出现胶化或明显增稠的时间,若兑稀后测定应说明兑稀比例。适用期内,漆膜干燥时间、附着力、柔韧性、耐冲击性应满足本文件要求。 6.13 漆膜外观 目测。 6.14 干燥时间 按GB/T 1728-2020的规定进行。表干时间按甲法进行,实干时间按乙法进行。 6.15 柔韧性 按GB/T 1731的规定进行。 6.16 耐冲击性 按GB/T 1732的规定进行。 6.17 划格试验 按GB/T 9286的规定进行。 6.18 铅笔硬度 按GB/T 6739的规定进行。 6.19 耐环氧硝基漆性 在实干的复合涂层上刷涂一道环氧硝基漆,在23℃±2℃条件,观察漆膜18h是否有咬起现象。 6.20 耐聚氨酯漆性 在实干的复合涂层上刷涂一道聚氨酯漆,在23℃±2℃条件,观察漆膜18h是否有咬起现象。 6.21 耐丙烯酸漆性 在实干的复合涂层上刷涂一道丙烯酸漆,在23℃±2℃条件,观察漆膜18h是否有咬起现象。 6.22 耐霉菌性 按GJB 150.10A的规定进行。 6.23 表面电阻率 按GB/T 31838.3的规定进行。 6.24 相容性 按GJB 772A中的规定进行。 6.25 打磨性 按GB/T 1770的规定进行,在规定条件下干燥后,用320~400号水砂纸蘸水打磨。 6.26 耐丝状腐蚀性 按GB/T 13452.4的规定进行。 6.27 耐热性 按GB/T 1735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试验温度110℃±2℃,加热时间1h,取出自然降温至标准条件下1h内观察试板情况并测定耐冲击性。 6.28 耐低温性 将三块试验样板放入-55℃±2℃的冷冻箱,经过4h后,取出试验样板,用干棉布轻轻擦掉上面的结晶体和水分,观察漆膜情况。 6.29 耐水性 按GB/T 30648.2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试验温度50℃±2℃,浸泡时间96h。 6.30 耐盐雾性 按GB/T 10125-2021中规定的中性盐雾(NSS)方法进行。 6.31 耐湿热性 按GB/T 1740的规定进行。 6.32 耐航空洗涤汽油 按GB/T 30648.1-2014中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验条件:试验温度50℃±2℃,浸泡时间96h。 6.33 耐合成烃航空液压油 按GB/T 30648.1-2014中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验条件:试验温度23℃±2℃,浸泡时间168h。 6.34 耐喷气燃料 按GB/T 30648.1-2014中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验条件:试验温度50℃±2℃,浸泡时间24h。 7 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7.1 标志 按GB/T 9750规定进行。产品包装上的标志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a) 产品名称和型号; b) 生产日期; c) 产品批号; d) 注册商标; e) 生产厂名和厂址; f) 执行标准; g) 有效期; h) 净含量,以质量(kg)或体积(L)标识。 7.2 包装 按GB/T 13491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7.3 贮存 7.3.1 应符合HG/T 2458的规定。 7.3.2 产品应在5℃~40℃的条件贮存,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7.3.3 成品(桶)在贮存中的堆码高度不应超过5层。 7.3.4 产品自生产之日起有效贮存期为6个月。超过有效期的产品在使用前,可按本文件要求全项检验,符合要求,仍可继续使用。 7.4 运输 7.4.1 本产品应在5℃~40℃的条件下运输。 7.4.2 成品(桶)运输中的堆码高度不应超过3层。 7.4.3 成品在运输中应做好防护,装卸时不能摔、滚、倒置等。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兵工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1499A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共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咨询服务、业务培训、技术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于小虎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 | 邮编 : 100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