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F 0079—2023 果用型油料能源林的培育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SF 0079—2023
中文标题  果用型油料能源林的培育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fruit-utilization type of oil-bearing energy forest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40 绿化和造林
中国标准分类号  B66
国民经济分类  A021 林木育种和育苗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
实施日期  2023年11月13日
起草人  :敖妍、马履一、贾黎明、彭祚登、苏淑钗、侯新村、费世民、曹红星、张良波、田秀铭
起草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辽宁省朝阳市果树技术推广站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果用型油料能源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果用型油料能源林的培育技术,包括树种适生条件和区域、育苗、造林、经营管护、采收和贮藏、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麻疯树、文冠果、黄连木、光皮树、无患子、油棕等树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557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3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LY/T 2309 《麻疯树育苗技术规程》
NY/T 3519 《油棕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果用型油料能源林 fruit-utilization type of oil-bearing energy forest
以生产油脂基液体燃料为目的,果实或种子富含油脂或其它类似碳氢化合物,具备含油量(或含碳氢化合物)高、产量高且稳定、适合规模化培育等特点的森林。
4 树种适生条件和区域
参见附录A。
5 育苗
5.1 苗木类型
麻疯树、文冠果、黄连木、光皮树、无患子宜用优良无性系的营养繁殖苗,油棕采用优良实生苗。具体参见附录B。
5.2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便于灌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坡度1°~3°为宜,多雨地区可以为3°~5°缓坡。
5.3 播种育苗
5.3.1整地
播种前翻耕土地20 cm ~30 cm。育苗前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剂消毒,按照GB 6001执行。
5.3.2施基肥
以生物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主,撒施腐熟的有机肥、厩肥或复合肥。具体用量参见附录B。
5.3.3苗床类型选择
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气候特点确定苗床类型。气候湿润地区、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或地下水位高的圃地采用高床或垄作;气候干旱或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的圃地采用低床或平作。
5.3.4选种及种子处理
应采用粒大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和经过认定的种子园的种子。如无种子园,可在现有林中选择高产、高含油率的优良单株做采种母树。种子质量应达到GB7908要求的Ⅰ级种子或LY/T 2293、LY/T 2309等规定的合格种子的标准。播种前应做好种子处理。
5.3.5播种
5.3.5.1  大田育苗
根据树种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春播应适时早播,对晚霜敏感的树种适当晚播。覆土厚度应考虑种粒大小、发芽类型、育苗地土质等。播前灌足底水。实生繁殖和砧木苗培育所需播种量参见附录B,可根据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水平调整。
5.3.5.2  容器育苗
根据树种根系特性、造林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容器和基质。具体参考LY/T 1000、NY/T 3519等的要求执行。
5.3.6播后管理
按照GB 6001、NY/T 3519等规定执行。
5.4 嫁接育苗
5.4.1砧木培育
5.4.1.1  砧木树种选择
选择与培育树种同种或嫁接亲和力强,对于营建地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并且病虫害少的树种或品种作为砧木。
5.4.1.2  砧木育苗
参考5.3、附录B。
5.4.2接穗采集
从良种采穗圃或优良品种、无性系、母树上剪取发育正常、芽体饱满的枝条作为穗条。
5.4.3嫁接时间与方法
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实生苗作砧木。春季嫁接在休眠期采集接穗,夏季随采随接。接穗放置于低温湿润处,防止失水、霉烂和发芽。根据树种特性和季节选择嫁接方法,具体参见附录B。
5.4.4苗期管理
嫁接后及时检查成活率,解除绑扎物,芽接的在接口上方1 cm~2 cm处剪砧。未成活的及时补接。去除砧木萌蘖,接穗上保留1个健壮萌芽为主干,根据情况立防风柱。根据树种特性适时适量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适时适量施肥。出圃前1个月停止施肥浇水。
5.5 扦插育苗
5.5.1插穗采集
采穗植株的选择方法同5.4.2。根据树种特点选择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或根插,参见附录B。种条选择当年生健壮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种根采用起苗切断和修剪下的侧根或挖取幼、壮年树木周围侧根。硬枝种条和种根在晚秋或早春采集,之后沙藏或窖藏。嫩枝种条在夏季采集,制穗后插入水中,置于阴凉处。扦插前将种条(根)按一定长度截制成插穗,插穗至少保留2个节间。
5.5.2扦插时间与方法
硬枝扦插和根插在春季适时进行,嫩枝扦插随采随插。扦插易成活的树种可采用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较低的树种及灌木可采用荫棚或建立全光喷雾设施。嫩枝扦插选用的床面地势应略高,易排水。插前用生根促进剂处理插穗,扦插深度为穗长三分之一左右。插前灌足底水,早晨或傍晚扦插。插后踏实,及时喷水保湿。生根后及时炼苗,适当减少喷水。具体参见附录B。
5.6 苗木出圃
出圃苗规格参见附录B。容器育苗出圃前应炼苗。起苗时间与造林季节配合。起苗时少伤侧根,起苗后进行分级。苗木出圃时应严格检验检疫。根据苗木大小和运输距离采取相应的包装方法。运输苗木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假植。
6  造林
6.1 造林地选择
应结合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气候条件、立地条件选择造林地。宜选择阳坡、半阳坡、土层深厚的造林地。具体参见附录A、C。
6.2 规划设计
按照LY/T 1607的规定执行。
6.3 林地清理
杂灌荒草、采伐剩余物等影响到造林技术实施时应进行造林地清理,具体方式采用带状或块状清理,地势平坦、集约经营强度较大的也可采取全面清理。
6.4 整地
造林前需进行整地,根据树种、气候、立地条件确定整地时间和整地方式。平坦地采用穴状整地,坡地采取鱼鳞坑、水平阶、撂壕或反坡梯田整地。
6.5 施基肥
以各种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配以少量无机肥。施肥量视土壤养分状况而定,亦可测土配方施肥。基肥与一定量表土混合均匀,在定植前一个月施入种植穴中,表面盖土。具体参见附录C。
6.6 栽植
6.6.1栽植时间
北方地区一般春季土壤解冻后苗木发芽前、秋冬季落叶后土壤冻结前均可栽植。南方土壤不冻结地区可冬季造林。干热河谷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下旬,透雨后尽早栽植。
6.6.2栽植密度
参见附录C。
6.6.3苗木处理
造林苗木采用Ⅰ~Ⅱ级苗。适当修剪受伤根系、过长主根和侧根。干旱地区栽植裸根苗宜采用蘸泥浆、保水剂等方法。
6.6.4配置授粉树
自交不亲和树种、雌雄异株树种、雌雄异熟树种,需要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雌雄同株树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3~4︰1。雌雄异株树种按8(雌)︰1(雄)中心点式配置。
6.6.5栽植技术
做到根舒、苗正、土实,栽植深度为苗木根颈处与地面齐平或略低于地面。栽植后浇透水,干旱地区宜采用栽植穴覆膜等保墒措施。
6.7 补植
未成活的苗木及时补植备用的同龄大苗。
7经营管护
7.1 土壤管理
7.1.1 中耕除草   
幼林期春季进行中耕,每年宜割灌除草1~3次。提倡以耕代抚。具体参见附录C。
7.1.2水肥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种特性、花果物候期的生长需求等进行适时适量合理施肥。花期前、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应施肥。可采取环状沟施、放射沟施、条沟施肥、撒施、灌溉施肥等方式。随树体增大,施肥量酌量增加。提倡采用有机肥或测土施肥。可以根据需要在生育期进行根外追肥,参见附录C。
根据物候期及土壤墒情,结合施肥进行适量灌溉。鼓励使用滴灌。无灌溉条件的要充分利蓄水保墒措施。对于不耐涝树种,林地处于地势低洼地段或盐碱地或雨季林地有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7.2 树体管理
幼树至初产期,以整形为主,及时定干定型,加速扩大树冠,促进提早结果,修剪程度要轻。盛产期以后,修剪程度应适当加重,使营养枝与结果枝有一定比例。进入衰老期,更新复壮。及时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等。根据需要在花期、果期采取疏花、疏果等措施。具体参见附录C。 
7.3 病虫害防治
及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防治措施,具体参见附录D,农药使用应按照GB/T8321执行。
8 采收和贮藏
按照不同树种果实或种子适宜的成熟度确定采收期和收获方法,可参见附录C。种实调制方法按照GB/T 16619要求执行。种实按规格、质量分级包装。种子库应避荫、通风,定期检查种温变化,避免果实或种子内油脂酸败和裂变,具体贮藏条件按照GB10016执行。
9 技术档案
按照LY/T 1557、LY/T 2280执行。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林学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05772G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科技推广、技术认证、科教奖励、展览展示、书刊编辑、成果鉴定、专业培训、科学普及、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陈幸良
依托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2号邮编 : 100091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