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ZJN T/DZJN201—2023 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 第3部分:正极材料-三元材料-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DZJN T/DZJN201—2023
中文标题  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 第3部分:正极材料-三元材料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29.220.01 电池和蓄电池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C384 电池制造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2日
实施日期  2023年12月12日
起草人  吴孟涛、张翔、康军、赵志安、徐哲、吴小珍、杨威、孙琦、李鹏飞、钟毅、朱祥、张宝、王政强、刘昊、吴芳、李晓艳、刘璐、王晓超、杨清雨。
起草单位  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贝特瑞(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维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新锂想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汉尧富锂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智泽瑞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 第3部分:正极材料-三元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原则、范围界定、核算流程、核算方法、核算报告。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原则
4.1 遵循“关键生命周期”理念
4.2 相关性
4.3 完整性
4.4 一致性
4.5准确性
4.6透明性
4.7避免重复计算
5  范围界定
5.1 产品定义
5.2 系统边界界定
6  核算流程
6.1 数据收集
6.2 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6.3 选择或测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6.4 分配
7  核算方法
7.1 方法选择
7.2 数据计算
7.3 计算与汇总温室气体排放量
8 核算报告
8.1 概述
8.2 报告内容
8.3 评价结果有效期
8.4 保密性
附录A(规范性)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附录B(规范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产品碳足迹评价阶段范围
附录C(规范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框架
附录D(资料性)全球增温潜势
附录E(资料性)电力和热力平均排放因子
参考文献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09781B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信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黄建忠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9号邮编 : 100036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