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BK 007—2023 焙烤食品中丙烯醛的快速测定 酶标仪法(荧光探针法)-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GDBK 007—2023 |
中文标题 | 焙烤食品中丙烯醛的快速测定 酶标仪法(荧光探针法) |
英文标题 | Rapid determination of acrolein in baked food——Microplate reader method (fluorescent probe method)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7.05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141 焙烤食品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3年10月20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10月20日 |
起草人 | 中山市食品学会、中山洪力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广东省焙烤食品糖制品产业协会、暨南大学、中山市日威食品有限公司、利诚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强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中山海关技术中心、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廉江市检验检测中心、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技师学院、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中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山联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中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所、中山市神湾镇大石头盘菠萝专业合作社、中山永恒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创味舌尖冻干食品科技(中山)有限公司、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食品药品监督所、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焙烤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起草单位 | 胡志高、郑萍、林国强、吕品、欧隽滢、罗紫明、钟光波、唐丽、唐光华、唐雪娟、欧仕益、陈伦韬、黄思韵、陈琼华、谭应职、张发妙、黄焯枝、冯鹏、叶文杰、陈丽红、莫康扬、李蓉、陈月玲、吴小勇、朱华兴、叶文杰、李向丽、张延杰、刘金川、董二飞、范雪琳、张瑶、谈欣乐、普昕瑞、吴洁伊、黄乐炫。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焙烤食品中丙烯醛含量测定的荧光法快速测定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制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精密度和试验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焙烤食品中丙烯醛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1.12 μg/kg,定量限为3.92 μg/kg。 |
主要技术内容 | 4 原理 N-乙酸甲酯-4-巯基-1,8-萘酰亚胺中的巯基对萘酰亚胺荧光母核具有PET效应,其本身荧光十分微弱;而当丙烯醛存在的情况下,N-乙酸甲酯-4-巯基-1,8-萘酰亚胺的巯基与丙烯醛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形成加合产物,使得PET效应被抑制,加合物在波长380 nm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强荧光,峰值在510 nm波长处,其荧光强度在固定条件下与待测样品中丙烯醛浓度成正比,使用带荧光检测器的酶标仪检测,外标法定量。荧光探针法测定丙烯醛的原理见图1。 图1 荧光探针法测定丙烯醛的原理图 5 试剂和材料 5.1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4-溴-1,8-萘二甲酸酐(分析纯)。 甘氨酸(分析纯)。 三乙胺(分析纯)。 乙醇(分析纯)。 盐酸(分析纯)。 对甲苯磺酸(分析纯)。 甲醇(分析纯)。 九水合硫化钠(分析纯)。 二甲基亚砜(DMSO,分析纯)。 柠檬酸(分析纯)。 磷酸氢二钠(分析纯)。 丙烯醛(分析纯)。 5.2 荧光探针的制备 将554 mg 4-溴-1,8-萘二甲酸酐和165 mg甘氨酸、252 mg三乙胺在80 ℃的乙醇回流磁力搅拌反应6 h,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2.5 mL 1M 盐酸溶液调节pH至白色沉淀析出,经抽滤得到的固体分别用10 mL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得到的白色固体即为N-乙酸基-4-溴-1,8-萘酰亚胺;室温下,将167 mg N-乙酸基-4-溴-1,8-萘酰亚胺和600 mg九水合硫化钠溶解于5 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反应24 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并用1M 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2,有黄色沉淀析出。经抽滤得到的固体用水洗涤五遍后,得到的黄色固体即为N-乙酸基-4-巯基-1,8-萘酰亚胺(Pr-ACR),冷冻干燥,置于-20 ℃冰箱中备用。 5.3 试剂配制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 pH为2.2,1 mmol/L,15.198 g一水合柠檬酸和1.955 g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溶解于水中,再用250 mL容量瓶定容。 探针母液:2.15 mg Pr-ACR溶于0.5 mL DMSO中,制成浓度为150 mmol/L探针母液,母液要现配现用。 探针工作液:移取50 μL Pr-ACR母液加入到5 mL容量瓶中,用4.3.1的缓冲溶液定容到5 mL,工作液要现配现用。 5.4 标准品 丙烯醛标准品(C3H4O ,CAS号:107-02-8):纯度大于 98.0%。 5.5 标准溶液的配置 用水配制成丙烯醛浓度为30 μmol/L的溶液,再用水稀释混匀得到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0 μmol/L、3 μmol/L、6 μmol/L、12 μmol/L、18 μmol/L、24 μmol/L、30μmol/L)。 6 仪器设备 6.1 酶标仪(带荧光检测器,Ex 250-600 nm,Em 280-600 nm)。 6.2 96孔板(黑色)。 6.3 粉碎机(细度 30-100目)。 6.4 天平:感量0.00001 g。 6.5 移液枪(1 μL-10 μL、10 μL-100 μL和100 μL-1000 μL)。 6.6 常规玻璃仪器。 6.7 离心机(12000转/分,14000×g)。 7 试验步骤 7.1 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100 μL 4.3.3中的探针工作液到96孔板中,再加入50 μL 4.5中不同浓度的丙烯醛标准液,使丙烯醛浓度分别为0 μmol/L、1 μmol/L、2 μmol/L、4 μmol/L、6 μmol/L、8 μmol/L、10 μmol/L,摇匀,并置于25 ℃下反应90 min后,置于酶标仪中进行荧光检测,读取波长51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激发波长为380 nm),其荧光发射光谱图见附录A。 7.2 样品的制备 将1 g 磨碎的食品粉末加入到15 mL离心管中,加入5 mL水,搅拌均匀并超声提取20 min,再用离心机在10 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离心管中的沉淀物质再用2 mL水按上述操作重复提取两次,合并3次提取得到的上清液,定容到10 mL,备用。 7.3 样品的测定 移取100 μL 4.3.3中的探针工作液到黑色96孔板中,再加入50 μL 6.2中的样品提取液,摇匀,置于25 ℃下反应90 min后,用酶标仪进行荧光检测,读取波长51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激发波长为380 nm),每次处理重复3次。 7.4 空白实验 除不称取样品外,均按照上述测定条件和步骤进行。 8 试验数据处理 样品中丙烯醛的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1) 式中: X—— 样品中丙烯醛的含量,毫克/千克(mg/kg); 56.06 —— 丙烯醛的摩尔质量; C —— 样品液中丙烯醛的摩尔质量浓度,微摩/升(μmol/L); V —— 被测样品的总体积,毫升(mL); m —— 称取样品的质量,克(g)。 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3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 精密度 9.1 一般规定 本文件的精密度按照GB/T 6379.2的规定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值以 95% 的可信度来计算。 9.2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0% 。 9.3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0% 。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验对象; ——所使用的标准; ——所使用的方法; ——结果; ——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附录A (资料性) 荧光发射光谱图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广东省焙烤食品糖制品产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40000MJK8000708 | 发证机关 | 广东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政策宣传,技术交流与合作,行业自律,信息统计,信息咨询与服务,会员技术培训和考核,编辑内部刊物。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陈子嘉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海珠区宝岗路润田街19号503 | 邮编 : 51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