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OAA 0032—2023 米槐“高接换种”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GDOAA 0032—2023 |
中文标题 | 米槐“高接换种”生产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d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i Huai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CCS B 38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7 中药材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3年11月05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11月23日 |
起草人 | 卫志勇、雷茂端、毛亚莉、杨红钧、黄金星、雷迎波、李红娟、卫晓丽、王媛媛。 |
起草单位 | 山西迎波米槐开发有限公司、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局、中益汇(北京)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标准化研究中心、运城市盐湖区鑫中晟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广东首标科技创新研究院、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山西绿林逢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绘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稷山向阳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四地质队有限公司、山西天之润枣业有限公司、山西红灯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稷山县兴阳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临猗县富硒大枣种植专业合作社、闻喜佳惠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米槐“高接换种”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高接方式、品种选择、高接时期、高接方法、嫁接管护,整形修剪、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米槐“高接换种”的生产技术管理。 |
主要技术内容 | 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1、科学性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盐湖区鑫中晟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茂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米槐,从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广东、广西、重庆等30多个省(市),研究了十几万株国槐,相继培育出米槐1号等3个高芦丁单季米槐品种。起草组在雷茂端的带领下,一直在皂荚育苗、良种培育、栽培生产上不断探索和创新,2011年开始种植双季槐,2012年完成“米槐优良单系选育及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晋科鉴字[2012]第041号)”。在生产示范推广基础上,结合查阅近年来米槐栽培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调查、研究、试验形成本文件相关内容,经过多年田间验证和反复修正,并经专家论证修订,确定本文件。因此,本文件的制定以相关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各项技术指标均来自于试验数据,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本文件中的技术指标是起草组在米槐栽培技术方面多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米槐栽培技术推广同行专家最新的试验结论得出的。在起草本文件时我们借鉴了GB6000,查阅了DB14/T1270、DB14/T1307 、DB14/T 1314 等标准中的一些相关规定内容,现有的标准种子育苗,嫁接育苗均为单一性技术标准,本规程的创新点是适宜米槐改良品种(包括米槐良种、新品种)的嫁接改造。在主要内容的描述中,重点描述了创新性成果,提出了米槐“高接换种’的3种创新方式:落头降冠改造、单头多穗改造、多头改造。 3、先进性 米槐良种是米槐优系、是乡土树种,是高芦丁米槐新品种,是经济生态型树种,具有米槐的特性,栽培管理模式由生态树种管理逐步转向经济树种管理,把果树的培育模式运用到米槐改良,形成独特的米槐“高接换种”技术,进一步探索理想的高芦丁槐米,,以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中药材原料。 4、实用性 本文件中的各项技术均来自于多点试验数据,经过多年生产示范之后确定,内容描述具体,适用于米槐改良生产。本文件的制定为米槐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持。 5、社会性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争取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米槐改良已成为林业草原国际核证碳减排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碳汇项目的优势树种,社会效益显著。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广东省有机农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40000MJK802527K | 发证机关 | 广东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宣传推广生态有机产业,构建良好的生态有机产业发展平台,为会员及相关农民提供生态有机种养所需技术服务,标准制修订与发布,协助会员申请有机认证等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魏明水 | ||
依托单位名称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白云区同泰路同泰一街233号东方汇美商务大厦8楼 | 邮编 : 5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