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ICMMA 0003—2021 穿心莲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废止
标准编号  T/GXICMMA 0003—2021
中文标题  穿心莲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 Nees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B05
国民经济分类  A017 中药材种植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0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1月20日
起草人  侯小涛、邓家刚、韦玮、郝二伟、杜正彩、韩丁国、刘振康、黄照明、沙里查尔宾沙鲁丁、Syakur Bin Mohd Suhaimi、庄赐怡、乐粉鹏、王香颖。
起草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马来西亚科鼎集团公司、塔玛拉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检科测试南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检科测试集团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穿心莲种植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和马来西亚产区穿心莲种植,其他产区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要求
NY/T 2590-201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穿心莲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穿心莲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 Nees
爵床科(Acanthaceae),穿心莲属(Andrographis Wall. ex Nees)一年生草本植物。
4 产地环境
产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5 选地整地
5.1 栽培地选择
栽培地以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沙壤或壤土为宜,土壤pH5.5~7.0,宜轮作,忌连作,忌与茄科作物轮作。
5.2 整地作畦
宜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1 000 kg~1 500 kg、45%复混肥(15-15-15)10 kg~20 kg,深翻20 cm,连续深耕松土2次~3次,充分拌匀,起垄作畦。畦宽120 cm~150 cm,畦高20 cm~30 cm,畦间沟宽30 cm~40 cm。栽植地四周宜开30 cm深的边沟,沟沟相通,以利于排灌。
6 育苗移栽
6.1 苗床准备
宜选择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通畅的地块,土壤微酸性或中性,于播种前2个月深翻20 cm,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播种前耙平整细,做成畦高20 cm,宽100 cm,沟宽33 cm的苗床。
6.2 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晒种0.5 h~1.0 h。播种时将1份种子拌入2份细沙的比例装入布袋内,反复搓揉,磨去表皮蜡质层直至表面失去光泽,然后用40 ℃~45 ℃的热水浸种24 h,捞起后催芽,待有个别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6.3 播种
6.3.1 播种时间
宜2月下旬~3月中旬,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播种。
6.3.2 播种方法
将待播苗床淋一次透水,待水渗下后,在畦面上覆一薄层过筛细土。将催芽后的种子与适量草木灰或细沙拌匀,均匀撒播于苗床上,再撒盖3 mm~5 mm厚的泥炭土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用清水喷雾至覆土湿润。畦面宜用稻草覆盖,至齐苗后除去。每m2苗床的播种量为2.0 g~2.5 g,可移栽大田10 m2~12 m2。
在气温低的地方育苗,播种后宜用竹片搭建薄膜小拱棚。
6.4 苗期管理
6.4.1 温度控制
出苗前,苗床拱棚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8 ℃~30 ℃,夜间为16 ℃~17 ℃。高于30 ℃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6.4.2 水肥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前,宜在上午9:00~10:00进行浇水。出苗后,宜每天早晚浇水1次。齐苗后,应减少浇水次数。
每隔5 d喷淋腐熟的稀薄去渣粪水1次,随着幼苗生长浓度可逐渐增加。
6.4.3 间苗、除草
苗高3 cm时,进行间苗、除草,以每m2保留300株~350株壮苗为宜。
6.4.4 出圃
幼苗高10 cm或有4对~5对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前1 d,将苗床浇透水,先拔除病苗、弱苗,带土起苗。
7 定植
7.1 定植时间和规格
播种后35 d~45 d,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定植。行距20 cm~33 cm,株距20 cm~25 cm,每667 m2栽7000株~11000株。密度大小视地力而定,肥沃地块宜稀,瘠薄地块可适当增大。
7.2 定植方法
按行间距挖15 cm×15 cm种植穴,将苗移栽至穴中,用细土覆盖,压实后轻提,使根系舒展。栽后淋足定根水,之后每天浇水1~2次。
7.3 直播
7.3.1 种子选择
应参考NY/T 2590-2014,选择具有药用成分含量高、抗性强、产量高特点的穿心莲品种。种子纯度≥95%,种子净度≥99%。
7.3.2 种子处理
参照6.2进行。每667 m2用种0.3 kg~0.5 kg。
7.3.3 播种时间
3月~5月,宜在4月上中旬。
7.3.4 直播方法
主要直播方法包括:
——条播法。整地耙细作畦,畦宽120 cm~150 cm,畦高20 cm~30 cm,畦间沟宽30 cm~40 cm。按行距20 cm~35 cm开沟,深约2 cm~4 cm。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覆细土3 mm~5 mm,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穴播法。整地耙细作畦,畦宽120 cm~150 cm,畦高20 cm~30 cm,畦间沟宽30 cm~40 cm。按行株距25 cm~35 cm×15 cm~25 cm开浅穴。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于穴内,覆细土3 mm~5 mm,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机械直播法。播种前整地,耙地,起垄作畦。畦宽120 cm~150 cm,畦高20 cm~30 cm,畦间沟宽30 cm~40 cm。播种行距33 cm,深度0.5 cm~1.0 cm,保持每行行进1 cm播入2粒~3粒种子,每667 m2播种量0.4 kg~0.5 kg。
8 田间管理
8.1 间苗、补苗
直播种植后,应在苗高7 cm~10 cm时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1~2株。
8.2 除草和中耕培土
8.2.1 幼苗成活后第一次除草,并追肥1次;每隔15 d进行下一次除草,并结合追肥1次;封行以后不再进行。除草时不应伤及植株根系。
8.2.2 中耕培土应结合除草追肥,保证茎基部和侧枝基部接触土壤,着生不定根,增强水、肥吸收能力,同时加固植株,防止倒伏。
8.3 施肥
8.3.1 施肥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有机肥的质量应符合NY/T 525的要求。
8.3.2 施肥方案
8.3.2.1 纯有机肥方案
整地时每667 m2施农家肥、土杂肥或有机肥1 500 kg~2 500 kg;移栽缓苗后,开始浇施稀薄人畜粪液,结合浇水每隔15天l次,每次施2 000 kg/667 m2,封行后不浇。
8.3.2.2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方案
整地时每667 m2施农家肥、土杂肥或有机肥1 500 kg~2 500 kg;移栽缓苗后,追肥以尿素为主,结合浇水分2次~3次冲施,每次施尿素10 kg/667 m2~15 kg/667 m2,共30 kg/667 m2~40 kg/667 m2。或整地时每667 m2施腐熟猪牛粪2 000 kg~3 000 kg、18%钙镁磷肥15 kg~20 kg、45%复混肥(15-15-15)10 kg~15 kg作基肥;缓苗后,结合第1次中耕除草,每667 m2追施46%尿素10 kg、56%硫酸钾10 kg;此后每隔20 d~30 d再追肥2次,每次追施46%尿素8 kg/667 m2~10 kg/667 m2。
8.3.2.3 氮、磷、钾化肥配合施肥方案
整地时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0 kg~25 kg作基肥,追肥以尿素为主,每667 m2追尿素30 kg~40 kg,封行前结合浇水分2次~3次追完。中后期结合浇水喷药,喷施0.2%磷酸二氢钾以及硼肥和锌肥,每隔5 d~7 d喷1次,连喷2次。
8.4 水分管理
暴雨后,应挖好防水沟,及时进行排水防涝。缓苗前,每天浇水1~2次。缓苗后,每隔3~7d浇水l次,高温干旱季节,早晚各浇水1次,中午不浇水。
8.5 病虫害防治
8.5.1 防治原则
穿心莲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病毒病、蝼蛄、地老虎、夜蛾科害虫以及蚜虫飞虱等。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综合治理原则,综合考虑穿心莲的栽培环境、影响穿心莲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因地制宜有选择和协调地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8.5.2 农业防治
科学选地,避开潜在风险区域进行种植;选用无病虫健康植株;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方式清除杂草,或定植前铺设防草布防草;雨后及时疏沟排水,不积水;出现检疫性病虫害应全株挖除焚烧,并进行土壤消毒。
8.5.3 物理防治 
采用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种植区域悬挂害虫性诱剂、或用糖醋液、卤水,腥味或在麦麸皮、饼肥等食物中掺入适当毒剂诱杀害虫。
8.5.4 生物防治 
采用微生物防治、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防治害虫。
8.5.5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规定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 1276的要求。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
9 采收
在当年8~10月植株现蕾期或开花期进行采收。采收宜选择晴天,用镰刀在茎基2~3节处割取全草。
10 档案管理
对各项生产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建立生产档案。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广西中药材产业协会
登记证号51450000507162199M发证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业务范围制定中药村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制定行规行约;开展科技服务与开发;建立行业信息交流系统。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史玉宝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邮编 : 530023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