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QXXH 0002—2023 雷电易发性等级划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GZQXXH 0002—2023
中文标题  雷电易发性等级划分技术规范
英文标题  Technical Code for Classification of Lightning Susceptibility
国际标准分类号  07.0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A47
国民经济分类  M759 其他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30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9月01日
起草人  吴安坤,丁旻,李迪,张弛,张淑霞,刘波,许可,杜正静,杨群,邵莉丽,陈春,张世谨
起草单位  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贵州省省气象服务中心,贵州新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黔东南州气象局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雷电易发区划的术语、一般规定及区划方法。
本文件适用雷电易发区划、雷电防护设计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19663-2022 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
GB/T 21714.2-2015  雷电防护 第2部分 风险管理
GB/T 37047-2018 基于雷电定位系统(LLS)的地闪密度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易发性 Lightning susceptibility
采用雷电观测手段分析区域闪电活动的发生程度。
3.2 
地闪密度 ground flash density;NG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平均地闪次数。
注:单位为次每平方千米年[次/(km2?a)]。
[来源:GB/T 37047-2018,3.1.7]
3.3 
雷暴日 thunderstorm day;Td
一天中可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则称为一个雷暴日。
[来源:GB/T 19663-2022,3.25]

3.4 
雷击大地年均密度Annual average density of lightning strike;Ng
单位面积内年均雷击发生次数,Ng=0.1Td。
注:单位为次每平方千米年[次/(km2?a)]。

4 一般规定
4.1 雷电监测资料应是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年度完整资料。
4.2 雷电监测资料宜为十年及以上的整编资料。
4.3 雷电易发区划应使用当年最新版本的GIS地图。
4.4 雷电易发区划图宜五年更新一次。
4.5 雷电易发区划图分辨率宜为1㎞×1㎞。


5 雷电易发性区划
5.1 雷电易发性等级划分宜采用多种雷电监测资料融合,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雷电易发性等级划分技术流程
5.2 二维、三维雷电监测资料采用点密度分析,星载闪电探测资料采用空间插值分析生成统一分辨率的闪电密度分布图。
5.3 人工雷电观测雷暴日资料,采用0.1Td计算后空间插值生成年预计雷击次数分布图。
5.4 空间插值宜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参见附录A.1
5.5 多种雷电监测资料融合宜采用投影寻踪模糊聚类方法获取指标权重,生成综合雷电密度分布图,方法参见附录A.2。
5.6 按密度值的大小,雷电易发性区划等级宜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自然断点法参见附录A.3。
5.7 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宜采用红、黄、绿色分别标识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
5.8 雷电灾害防范依据区域雷电易发性等级,结合建构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以及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雷电灾害防范措施参见附录B。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贵州省气象学会
登记证号5152000051755660XJ发证机关贵州省民政厅
业务范围气象科技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专业培训、出版刊物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胡跃文
依托单位名称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翠微巷9号邮编 : 550002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