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YYJHH 0002—2023 “互联网+”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型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GZYYJHH 0002—2023 |
中文标题 | “互联网+”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型服务规范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1.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Q849 其他卫生活动 |
发布日期 | 2023年08月18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08月18日 |
起草人 | 张震、田维毅、曹峰、许滔、帅伟、欧江琴、周谊霞、翟海英、折小荣、石国凤、焦宏官、杨道斌、朱超、曲婉莹 |
起草单位 |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标准化院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3.3 “互联网+”医养结合机构 “互联网+”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互联网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的医养结合机构。 3.4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养老 利用中医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医养结合机构需求人群开展病症诊疗、保养身心、改善体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服务。 6 技术要求 6.1 “互联网+”医养结合机构应用 “互联网+”医养结合机构应应包含但不限于基本的助医服务、助急服务(紧急呼叫、调度)、助购服务、安全监管(视频管理、 环境监测、报警融合)及安全服务(一键呼叫、定位预警、跌倒监测、体征监测)。 6.2 数据与服务融合层 数据与服务融合层由数据来源、数据融合和服务融合3个部分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 6.2.1 数据来源应包括基础信息资源,智慧养老应用领域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等。 6.2.2 数据融合应具备融合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能力,并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与汇聚、数据整合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管理与治理四类支撑能力。 6.2.3 服务融合应包括服务聚集、服务管理、服务重构和服务使用等。 6.3 计算与存储层 6.3.1 计算与存储层用于接收智慧养老物联感知层和智慧应用层的数据,通过计算和处理后进行存储,形成面向养老管理服务的数据源。 6.3.2 计算与存储层由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3个部分组成。 6.3.2.1 软件资源具备支撑智慧养老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IT设备运营、运维的统一管理能力。 6.3.2.2 计算资源具备实现智慧养老各个应用子系统及感知设备所产生的信息的加工、处理、融合能力。 6.2.3.3 存储资源具备对计算资源处理后的数据和信息的存储能力。 6.4 网络通信层 6.4.1 网络通信层包括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且应符合GB/T 34678中8.2条的有关规定。 6.4.2 公用网络包含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 涵盖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应满足以下要求: 6.4.2.1 具备简单部署的特性,并支持自动上线和配置,实时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6.4.2.2 具备高可靠性,如采用备份、负荷分担、冗余配置等设计方法; 6.4.2.3 具备安全访问链路,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 6.4.3 专用网络用于智慧养老系统与感知设备之间、感知设备与感知设备之间的连接,并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交互。专用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养老服务机构内部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无线传感网络、蓝牙传输网络等。智慧养老中设备接入到专用网络时,应满足以下要求:感知数据上传的能力,具备支持多媒体数据传输,支持视频、语音等多业务并发的能力,具备专用网络到公用网络的转换和融合的能力。 6.5 物联感知层 6.5.1 智慧养老的物联感知层主要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且应符合GB/T 34678中8.1条的有关规定。 6.5.2 感知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具备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环境、设备等)、养老服务等方面的信息获取、采集、感知和识别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身份感知设备、位置感知设备、图像感知设备、环境感知设备、安全感知设备、 健康感知设备、其他感知设备;具有网络接入功能, 将感知数据传送到网络。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贵州省医养结合研究会 | ||
登记证号 | 51520000MJR803063R | 发证机关 | 贵州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医养结合相关理论、方向、实施路径、政策等方面的探索性及创新型研究,着力提高医养结合理论研究的高度与深度,推动医养结合理论研究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基于大数据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四维分析法采集老年人群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信息,构建配套健康管理数据库;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研究构建满足老年人群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全过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规范、标准及评价体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健康养老服务之间的有效衔接及融合发展,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效率,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整合居家、社区、机构、专业中心等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老年人群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应用方案并推广实施;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政府相关部门安排的其他与医养结合相关的工作任务;积极参与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滔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飞山街83号 | 邮编 : 55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