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SIC 0001—2023 低代码开发平台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HASIC 0001—2023 |
中文标题 | 低代码开发平台通用技术要求 |
英文标题 |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w 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35.08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I651 软件开发 |
发布日期 | 2023年10月08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1月01日 |
起草人 | 闫荣新、陈月、修非、于萍、孟凡华、贺峰、谷莉方、康鹏、李焕、刘建广、张炳威、龙珊珊、赵丽 |
起草单位 | 河北网新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先见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国创明慧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网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章帆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昀真数网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技术要求,包括能力要求和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设计开发、测试验证和实施应用。 |
主要技术内容 | 低代码开发平台能够汇聚基础设施及边缘设施资源,用户可在低代码开发环境下完成可视化开发、测试、集成等,同时低代码开发平台能够支撑多种应用场景及行业应用. 能力要求: 低代码开发平台能力模型将平台能力划分为基座能力、管理提升能力、集成化能力、可视化提升能力、生态部署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并从能力提升的角度将低代码开发平台划分为初阶能力、进阶能力和卓越能力。 5.1 初阶能力 5.1.1 应用开发能力 5.1.1.1 界面拖放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在应用设计研发过程中的组件拖放和排布。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默认组件库,需包含多种不同能力组件; b) 组件属性可视化配置面板,例如配置组件外观、组件接口等; c) 页面布局能力,例如堆叠布局,分栏布局,表格布局等页面布局方式; d) 组件嵌套能力,例如拖放子组件、父子组件接口连线等。 5.1.1.2 可视化流程设计能力 用于以可视化形式设计流程类业务。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配置流程触发条件的能力,例如数据增删改查触发、直接触发、定时触发; b) 添加/配置任务的能力,包括用户任务 (例如审批、加减签等) 和服务任务 (例如数据库增删改查等) ; c) 配置任务处理人以及限制各任务数据访问权限的能力,例如某些字段仅可读,某些字段可编 辑等; d) 配置判断网关的能力,例如排他、并行、聚合等; e) 事件触发配置能力,例如流程开始、流程完成、创建任务、任务完成等。 5.1.1.3 可视化逻辑编排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应用开发过程中的可视化逻辑组合复用。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基础的功能性节点能力,例如 HTTP 请求发送、数据库增删改查等; b) 基础的数据处理能力,例如设置变量、编码转换、格式化等; c) 执行控制能力,例如分支、循环、跳出循环、继续循环等; d) 支持配置调用验证方式,例如用户登录校验、各种非对称校验等。 5.1.1.4 数据建模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在应用设计研发过程中的数据模型搭建。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外部数据源接入能力,可接入主流数据库; b) 基础数据格式支持能力,例如文本、整数、时间等一般数据格式; c) 数据模型关系编辑能力,例如一对一,多对一等数据模型关系; d) 数据索引能力,例如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普通索引等; 5.1.1.5 应用发布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在应用制作完成后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的过程。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应用一键发布能力,例如实现应用的可视化发布; b) 应用版本切换能力,例如选择不同的开发版本进行发布; c) 在线/离线发布能力,例如实现应用上线、迁移、导入到其他环境。 5.1.2 应用管理能力 5.1.2.1 项目管理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从设计研发到实施部署全过程中的应用管理。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项目全流程管理能力; b) 应用创建、复制、删除、修改能力; c) 日志管理能力,例如管理访问日志、操作日志等; 5.1.2.2 权限配置能力 权限配置能力分为开发阶段权限配置能力和运行阶段权限配置能力。 5.1.2.2.1 开发阶段权限配置能力 用于限制具体用户可开发、修改的部分。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应用环境访问权限配置能力,例如配置访问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等; b) 页面级别的开发权限配置能力,可开放页面创建权限; c) 数据模型的开发权限配置能力,可开放数据模型创建权限; d) 逻辑编排的开发权限配置能力,可开放逻辑编排创建权限。 5.1.2.2.2 运行阶段权限配置能力 用于限制线上用户可访问的部分。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应用级别权限配置能力,可限制用户是否能访问某个应用; b) 页面级别权限配置能力,可为不同用户授权不同的应用内可访问页面; c) 数据行列级别权限配置能力,可为不同用户授权不同的可访问数据行列; d) 数据管理权限配置能力,可为指定用户群体开放线上数据管理权限。 5.1.2.3 制品管理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研发过程中的产物管理。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应用管理能力,例如实现应用的新增、删除、查找等; b) 自定义组件及模板管理能力,例如添加、删除、编辑、版本管理等; c) 逻辑编排管理能力,例如逻辑编排的添加、删除、编辑等; d) 流程管理能力,例如流程的添加、删除、编辑等; e) 审计日志能力,例如实现日志的存储、监控、审计、分析、报警等。 5.1.3 应用部署能力 5.1.3.1 资源配置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连接外部资源时对资源的查找识别。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e) 对象存储配置能力,例如配置常用类型对象存储等; f) 平台数据库连接配置能力,例如配置基础业务数据库等; g) 消息配置能力,例如系统参数消息、系统接入消息等; h) 缓存配置能力,例如缓存时间、优先级等。 5.1.3.2 应用配置能力 用于配置应用内的通用信息。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基本信息配置能力,例如配置应用名称、LOGO、描述等; b) 环境变量配置能力,例如配置应用内通用环境变量等; c) 接口配置能力,例如配置接口代理、接口适配器等; d) 主题配置能力,例如配置应用主题等。 5.2 进阶能力 5.2.1 管理提升能力 5.2.1.1 流程监控能力 用于通过权限授权使得不同身份的用户对不同流程进行监控。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流程实例查看能力,例如流程与环节状态查看、变量查看等; b) 任务查看能力,例如办理时长、任务状态,办理人,开始结束时间等; c) 流程实例管理能力,例如流程的作废、暂停、唤醒、办结、重做等; d) 流程数据批量操作能力,例如流程历史数据归档、实例数据清洗等。 5.2.1.2 流程仿真能力 用于对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业务流程进行模拟,得到拟实仿真结果。 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流程图的连通性、完整性检查的能力; b) 流程环节逐步模拟执行的能力; c) 模拟数据编辑能力,例如环节变量、属性值等模拟数据; 5.2.1.3 流程预测能力 用于对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流程效率进行分析。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任务处理效率分析能力,例如通过图表方式统计各流程的任务平均处理时长; b) 任务处理资源饱和程度分析能力,例如任务量与资源利用率的占比等; c) 任务延时分析能力,例如任务吞吐量、任务量、任务等待量等; d) 任务完成情况分析能力,例如任务平均完成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 5.2.2 集成化能力 5.2.2.1 模板/组件复用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使用开源市场或自有的模板/组件来构建新应用。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对原模板/组件的修改能力,例如修改模板/组件生成功能块的各组成部分; b) 复制为一个新模板/组件的能力,例如修改新模板/组件的各组成部分; c) 组合能力,例如实现模板/组件与其他制品进行组合使用。 5.2.2.2 插件集成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自有或第三方插件进行集成,以扩展主体特定功能。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渲染组件集成的能力,扩展设计器内的容器、输入、展示、导航、反馈等组件能力; b) 功能型插件集成的能力,扩展图标库、图片库等外部资源引入等能力; c) 逻辑元件集成的能力,扩展逻辑编排的元素动作、 自定义事件、账户、接口调用、公式等能力; d) 流程节点集成的能力,扩展审批工作流的连接器、数据操作、基础逻辑节点、消息节点等能力; e) 接口单元集成的能力,扩展接口编排的账户、数据操作、对象操作、社交通信、云接口、支付、算法、公式等能力。 5.2.2.3 中间件集成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自有或第三方中间件进行集成, 以赋予主体具体环节特定功能。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数据库中间件集成的能力,能够进行复杂场景的数据库访问,例如读写分离、分库分表、分布式事务控制等; b) 消息中间件集成的能力,例如支持跨平台的异步消息、发布/订阅、通知等消息模式; c) 应用服务器集成的能力,可在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部署。 5.2.2.4 应用接口集成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与其他系统间实现互联互通,能够集成自有或第三方接口。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提供调用其他系统的接口的能力,可通过可视化配置方式,定义和适配其他系统接口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 b) 提供接口供其他系统调用的能力,通过可视化配置方式,将应用功能和数据封装成开放接口提供给其他系统调用; c) 接口安全策略的可视化配置能力,例如接口调用过程中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解密等安全策略的配置; d) 支持主流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的能力,例如HTTP/HTTPS 、WebService 、TCP 、JSON 、XML等; e) 第三方登录方式配置能力,可配置接入第三方/自定义登录系统。 5.2.2.5 设备集成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采集仪器、传感器、摄像头、智能设备等物联网设备进行集成。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1) 支持原生协议、TCP行业协议和泛协议接入能力,例如COAP 、MQTT(s) 、HTTP/HTTPS等; 2) 边缘系统和设备网关提供能力,可接入Modbus 、OPC UA等协议; 3) SDK提供能力,可接入第三方设备网关; 4) 设备安全接入的能力,可接入密码认证和证书认证。 5.2.2.6 数据库集成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数据库产品进行集成。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数据库连接能力,可连接多种数据库类型,例如mysql 、redis 、mongodb等; b) 可视化配置数据库参数的能力,例如数据源、数据库连接数等参数的配置; c) 数据库模型同步能力,可读取三方数据库已有数据模型,同时可将平台自身数据模型写入到三 方数据库; d) 支持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产品的集成能力,例如关系型数据库、NoSQL、NewSQL等类型数据库 产品。 5.3 卓越能力 5.3.1 可视化提升能力 5.3.1.1 可视化数据展示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中通过可视化配置界面进行数据分析建模。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数据准备能力,例如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数据预处理; b) 分析支撑能力,可建立数据模型和应用模型的算法库/工具库; c) 数据分析能力,例如离线数据分析、流数据分析、交互式分析等; d) 图形化的数据处理逻辑编排能力,可对数据准备/分析建模的数据处理环节进行编排。 5.3.1.2 可视化数据展示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提供图形、图像、动画、计算机视觉等方式,将复杂和抽象的数据以连 贯 和简短的形式直观展示。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多种形式的可视化展示能力,例如图形、图像、动画等; b) 多层级多角色分权限的数据可视化展示能力; c) 多图表、多图形组合展示能力,可提供交互式数据可视化展示; 5.3.1.3 可视化开发调试能力 用于准确定位和发现低代码开发平台模块中的缺陷。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开发期的界面和业务逻辑的调试能力,例如对界面布局、交互效果、逻辑链路等做本地模拟调 试。 b) 运行期的界面和业务逻辑的调试能力,例如对界面布局、交互效果、逻辑链路等进行在线调试 和走向分析。 c) 运行期的系统业务模块诊断能力,例如调度各业务模块实现诊断扩展接口、执行业务模块自身 的诊断逻辑返回并汇总相应的诊断报告结果等。 5.3.1.4 可视化服务编排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图形化拖拽的方式,将已经开发好的微服务,按照一定的业务逻辑和流程 进行编排。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可视化服务重组能力,可通过图形化编排将已开发的微服务进行业务逻辑的重组与重构,并发 布为新的服务; b) 多种模式图形化服务结点流转能力,例如串行、并行、分支、聚合等; c) 分布式事务处理能力,例如分布式事务、回退机制、异常捕获、 日志记录等。 5.3.1.5 可视化数据管理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和使用过程进行流程化、图形化的展示、控制和整合。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对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和使用全流程各个节点以及流转关系的图形化展示能力; b) 数据流转过程中的可观测能力,提供图形化故障告警; c) 数据使用的控制,可对数据使用方进行授权; 5.3.1.6 可视化运维管理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图形化界面可对制品进行部署、升级、启用、停用等相关操作,同时对应用的权限、版本、数据等进行管理。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应用版本的图形化管理,例如应用内容快照、应用版本、部署发布日期等; b) 应用运行状态的可观测性,可通过图形化界面观测各应用的健康状态; c) 应用故障的告警能力,对于故障可及时产生告警; d) 图形化展示应用日志的能力,辅助分析应用故障原因。 5.3.2 生态部署能力 5.3.2.1 配置管理能力 用于对配置库或存储库建立管理机制、控制变更过程和配置审计。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配置库管理能力,例如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基线、按权限操作配置库等; b) 并行分支管理能力,例如为各项目创建分支、并行开发、协同开发等; c) 配置审计能力,例如定期审计配置、权限变更、审计报告等; d) 发布和交付能力,例如存储、发布和交付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等。 5.3.2.2 多环境部署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依据企业不同的用户使用规模和应用场景需求,支持公有云、私有云、物理机、容器化等多种环境部署。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公有云部署能力,可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软件应用; b) 私有云部署能力,可满足企业对数据安全、应用定制开发、对接内网系统等方面的需求; c) 物理机部署能力,可满足企业的特定需求; d) 容器化部署能力,可实现敏捷应用构建、部署和运行。 5.3.2.3 跨平台运行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服务端部分在不同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下运行,终端部分在各类终端平台上 登录和操作。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云端组件适应运行在多类操作系统的能力,可部署windows平台及各类Linux平台上; b) 终端组件适应运行在浏览器、小程序、APP等多种平台的能力。 5.3.2.4 跨平台发布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应用系统在不同的服务端平台和终端平台上发布。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同一个应用的终端组件同时发布到多种平台的能力; b) 应用系统自动识别终端平台并及时切换用户登录状态的能力,例如支持/禁止同一个用户在不 同类型终端平台上同时登录。 5.3.2.5 移动设备支持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输出应用的前端部分支持在各类移动终端上正常运行。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应用的终端组件运行在各种移动设备的能力,例如小程序、安卓APP 、iOS APP等; b) 终端组件能够根据设备的屏幕参数自动适配显示界面,可自适应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显示界面。 5.3.2.6 集群部署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法平台发布的应用部署到服务器集群,实现跨区域、高并发的各种应用场景。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部署到服务器集群的能力,可同时在多个区域多个容器中进行部署; b) 根据业务需求弹性部署的能力,例如淡季缩减部署的容器数量、旺季时增加部署的容器数量等。 5.3.2.7 可信产品适配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对云计算、软件、硬件、安全等方面可信产品进行适配。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应具备与可信中间件产品的集成能力; b) 应具备与可信数据库产品的集成能力; c) 应具备与可信应用软件产品的集成能力; d) 应具备与可信安全产品的集成能力; e) 应具备在可信操作系统和云产品上运行的能力。 5.3.3 业务创新能力 5.3.3.1 新技术支持能力 用于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流程自动化能力,能够完成模拟系统操作和两个系统间黑盒方式的衔接; b) 语音识别能力,例如语音识别成文字、文字识别成语义等; c) 影像识别能力,例如图像、视频等视觉资源通过设定模型反馈计算结果; 5.3.3.2 复杂模型开发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提供代码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快速构建企业复杂业务需求,实现复杂业务模型的开发。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代码开发环境,可基于开发环境和服务来构建业务逻辑和自定义模块。 b) 编程语言能力,可通过预构建和自定义的模块化组件,例如安全数据模型、业务规则和逻辑等。 5.3.3.3 脚本语言开发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采用JavaScripts 、Python 、Java等语言进行代码编程,实现复杂业务逻辑的扩展。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脚本引擎开发能力,可实现与系统相关的复杂技术和业务逻辑的对接; b) 脚本编辑器开发能力,例如函数联想、智能补全、格式化与语法校验等功能。 5.3.3.4 代码二次开发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提供相应的SDK或API开放接口进行二次开发。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REST API开放能力,可将应用中开发的脚本、服务编排等封装成标准REST接口发布; b) 代码二次开发能力,可通过定制开发构建丰富的功能,来扩展复杂、 自定义的服务。 5.3.3.5 协同开发调试能力 用于支撑传统代码方式调试模式,同时适应于无代码方式对开发成果进行智能调试。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基础断点调试能力,通过在集成开发环境中设置断点来查看信息,例如变量信息、前后端数据接口调用、数据对接等信息; b) 后台数据查询能力,通过查询语言或元数据封装方式进行数据查询; c) 无代码开发时,能够在开发过程中设置断点,例如界面设计、流程设计等过程; d) 全链路跟踪能力,可对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指标进行监控,例如资源消耗情况、对比计划 与实际进度情况、里程碑达成情况等。 5.3.3.6 规则引擎决策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接受输入的环境和业务数据,进行业务评估,执行业务动作,做出业务决 策。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辅助决策能力,企业内决策人员可针对不同决策场景的决策方案模型设计; b) 低耦合能力,支持将业务规则从程序代码分离,减少硬编码; c) 高扩展能力,支持规则可被代码直接调用; d) 生态共建能力,例如支撑多开发者修改规则库等。 5.3.3.7 沙箱环境 调试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公有云产品在隔离环境中进行开发和测试。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在线沙箱环境提供能力,多租户开发互相隔离,调试不受影响; b) 沙箱环境提供的平台能力需要和生产环境一致,例如系统组件版本、应用规格等; c) 应用模型和配置数据应具备在生产环境和沙箱环境相互迁移的能力。 5.3.3.8 扩展/定制开发能力 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应用在发布后进行功能扩展和功能定制开发。 应具备以下能力要求: a) 水平扩展能力,同一个应用可通过插件的形式进行扩展; b) 垂直扩展能力,可在原应用的基础上复制出一个应用进行扩展; c) 低代码领域级扩展能力,支持以平台框架为基础进行扩展; d) ISV扩展能力,支持以原领域应用为基础水平扩展出其他的功能; e) 租户级扩展能力,可将预装应用进行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河北省软件集成电路信息服务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30000728823536U | 发证机关 | 河北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调查研究、交流合作、咨询服务、培训、评估复评、展览展销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何华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402号 | 邮编 : 0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