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VIA 05—2023 西兰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HVIA 05—2023 |
中文标题 | 西兰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程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3年12月18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12月18日 |
起草人 | 邸垫平 张尚卿 韩宝林 孙茜 韩晓清 郭明 杨菲 张爱红 孙祥瑞 |
起草单位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唐山农业科学院、沽源县农业农村局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西兰花生产条件和病虫害防治原则及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张家口坝上及邻近地区西兰花种植基地。 |
主要技术内容 | 3 术语和定义 绿色防控技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节本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优化集成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新技术,构建以“绿色减灾、和谐植保”为核心的绿色防控体系,通过早期预防,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 绿色食品规定,园区土壤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旱能浇、涝能排,土壤pH值在7.5以下。 5 种植方式 露地栽培或塑料大拱棚栽培。 6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栽培模式和栽培茬口需要,因地制宜选择“耐寒优秀”、“炎秀”、“中青11”等抗病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的优良品种。 7 育苗 先将 1 公斤 NCD-2 枯草芽孢杆菌混入蛭石中,再与育苗基质(1000 公斤)混匀后 装穴盘,播种(或者播种后,将育苗盘移至育苗棚,喷淋 100 倍 NCD-2 枯草芽孢杆菌。)育苗。 15 天后,育苗盘喷淋 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剂 1000 倍,氨基酸必腾叶 800 倍。 8.定植 喷淋 300 克/升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 1500 倍和 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1000 倍,氨基酸必腾叶 800 倍。 9.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 2~3 年轮作。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农事操作尽量减少对叶片的伤害。 采收后,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植株残体病叶,破坏害虫越冬场所;春、秋季节深翻整地,冻、晒虫卵及虫体,随犁灭虫。 10.物理防控 定植后,田间吊挂夜蛾类和小菜蛾的性诱剂诱集桶和三角台(每亩3个)或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直至收获。 11.化学防治 定植后10-15天,在滴灌水肥后,采用100毫升22.5%啶氧菌酯悬浮剂或80毫升25%嘧菌酯悬浮剂和3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00毫升、氨基酸(阿速勃)必腾根500毫升兑水15升配成母液,随水滴灌15-20分钟。 定植30~45天后,根据病虫发生程度(一般不用再喷药防治)用0.5%苦参碱水剂800~1500倍液或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Bt)(8000IU/μl)乳剂 2000 倍液喷雾2-3次,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幼虫和刺吸式害虫。用800倍47%春雷霉素·王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等间隔7d(天)喷施 3 次防治黑腐病。 12.适时采收 当花球球面直径长至13~15cm,小花蕾整齐未松散,整个花球紧实完好、呈鲜绿色时商品性最佳,为采收适期。采收时将花球连同 10cm左右长的嫩茎一起割下,花球要轻拿轻放,以防损伤。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河北省蔬菜行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30000772777514R | 发证机关 | 河北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交流合作、咨询服务、培训考察、调研普及、展览展销、编辑出版、推广认定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董栾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石家庄市高新区郄马镇东佐村佐美庄园 | 邮编 : 0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