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SIA 0002—2023 电力气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入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JSIA 0002—2023 |
中文标题 | 电力气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入规范 |
英文标题 | Data access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power meteorological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35.08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I659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
发布日期 | 2023年12月12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12月20日 |
起草人 | 汤铭、何金陵、杜元翰、夏飞、王鹏飞、宋浒、蒋承伶、谭晶、马洲俊、魏清、杜玲、冒志鹏 |
起草单位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中堃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数据更新频率 数据更新频率取决于接入对象、采集设备及业务应用需要,档案数据的更新频率原则上按照有变化更新,计量数据的更新频率原则上按照设备采集频率或业务应用需要更新。 示例:台风实时路径数据按小时更新,强对流预报数据每5分钟更新。 7 数据接入方式 采集终端接入方式 数据通过采集终端接入应使用专用通信通道传输至平台。 数据集成接入方式 7.2.1 政府气象部门数据接入 政务外网与平台通过中转库进行集成,使用VPN专线进行数据传输。 7.2.2 电力企业内网系统数据接入 在信息内网部署数据调用接口程序,将信息内网的数据提取至中转库中,最后通过隔离装置将数据传送至平台。接口程序应符合GB/T 36345—2018和GB/T 38672—2020的规定。 7.2.3 气象数据服务商数据接入 气象数据服务商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平台标准数据接口,实现数据接入。不具备调用平台标准数据接口条件的特殊用户,需开发个性化数据接口,并通过统一模型转换代理,将数据转换成标准模型,以实现数据接入。 8 数据传输模式 采集终端传输模式 计量设备与数据网关之间结合场景采用ModbusRtu,ModbusTCP,IEC61850通信规约,数据网关与平台之间采用CDT、IEC60870-5-101、IEC60870-5-102、IEC60870-5-103、IEC60870-5-104规约进行数据传输,数据通过数据网关进行编译,转换成统一格式转发至平台。 数据集成传输模式 8.2.1 政府气象部门数据传输模式 平台与政务外网通过MPLS VPN建立专用网络,进行数据对接,并在MPLS VPN专用网络上使用IPSEC进行加密处理传输数据。 8.2.2 电力企业内网系统数据传输模式 通过隔离装置与电力企业内部业务应用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进行点对点数据集成。 8.2.3 气象数据服务商数据传输模式 气象数据服务商数据的接入传输应采用Web服务接口方式完成。针对具备调用平台标准接口环境的用户,直接调用平台统一标准接口,进行数据对接;针对特殊用户(不具备调用平台提供的标准接口环境),平台提供通用数据模型,用户将数据服务接口或其他通讯方式提供给平台进行调用,实现数据线上对接。 其他数据传输模式 对于不具备以上方式对接的情况,通过组建小型局域网或者租用运营商专线进行组网,实现数据内部线上对接。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32000050918018XW | 发证机关 | 江苏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行业调研、信息技术服务、编辑出版、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徐凯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285号电子大楼4楼 | 邮编 : 21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