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TNCXH 001—2023 乌鳢“玉龙1号”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JTNCXH 001—2023
中文标题  乌鳢“玉龙1号”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ecological aquaculture for North snakehead “YL No.1”
国际标准分类号  01.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41 水产养殖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5日
实施日期  2023年10月01日
起草人  焦晓磊、苏建、翟婉婷、苏全森、吴俊、卓婷、邓语、樊威、罗煜、张伟、彭震宇、何建兵、张超博、李君莲
起草单位  内江市市中区家庭农场协会、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市农业农村局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鳢“玉龙1号”(North snakehead “YL No.1”)生态养殖环境要求、成鱼饲养、饲料与投饲和病害预防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乌鳢“玉龙1号”的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
主要技术内容  3  环境要求
3.1  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36的规定,生产设施符合SC/T 000的规定,水源充足,排管方便,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的规定。
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池水pH值7.0~8.5,溶解氧5mg/L以上。
3.2  池塘条件
池塘以符合表1条件为宜。
表1  池塘条件
面积 池形 水深 底质 池水
透明度 淤泥厚度
200~1334㎡ 池塘规整,东西走向,通风向阳,池埂高于最高水位0.7m以上 1.5~2.0m 池底平坦,方便捕捞,壤土、沙壤土,不渗漏 ≥0.4m ≤0.15m
3.3 稻田条件
稻田开沟以符合表2条件为宜。





表2  稻田条件
开沟面积 沟形 水深 底质 水透明度 淤泥厚度
≥30㎡ 稻田开沟规整,东西走向,通风向阳,田埂高于最高水位0.4m以上 1.5~2.0m 沟底平坦,方便捕捞,不渗漏 ≥0.3 m ≤0.15m
4  养殖
4.1  清塘
放养前10d~15d,进行清塘消毒处理。
①干塘清塘排干池水,清淤,晒塘3d~5d,然后加水10cm~20cm,每667m2水面用块状生石灰75kg~100kg化水全池泼洒,随后注水至1m左右,进水口用16目以上的筛绢布(网)过滤,pH值保持在7~8。
②带水清塘排去池水剩余20cm左右,每667m2水面用块状生石灰150kg~200kg化水全池泼洒,随后注水至1m左右,进水口用16目以上的筛绢布(网)过滤,pH值保持在7~8。
4.2  鱼种来源
从乌鳢“玉龙1号”良种场引进鱼苗、鱼种。外购鱼苗、鱼种需检疫合格。
4.3  鱼种质量
体形、体色正常,鳍条、鳞片完整,体表光滑,集群游动、行动活泼、体质健壮、体表鲜亮、体色正常、规格整齐、大小一致、无病无伤无畸形。
4.4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应进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见表2,其药浴的浓度和时间可以根据鱼种大小、水温高低等做相应改变。
表2  鱼种常用消毒方法
用药名称 方法
3%~5%食盐水溶液 浸浴5min~10min
1%食盐+1%小苏打溶液 浸浴5min~10min
20mg/L~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 浸浴10min~20min
5mg/L~10mg/L高锰酸钾 浸浴5min~10min
4.5  放养规格、密度
3~5cm的鱼种10000~15000尾/667m2,10~15cm的鱼种3000~6000尾/667m2,同池鱼规格要统一整齐。
4.6  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时间宜在6月下旬~7月初进行。
5  饲料管理
5.1  饲料种类
人工配合饲料。
5.2  饲料质量
饲料粗蛋白含量须达到42%及以上。饲料安全卫生要求应该符合GB 13078、NY 5072和SC/T 1077的规定。
5.3  饲料规格
人工配合饲料根据鱼体口裂大小投喂相应粒径的饲料。
5.4  投喂次数及投喂量
每天2次,上午8:00~9:00 时,下午5:00~6:00时,各一次,生长旺盛季节可投喂3次,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并根据水温、天气、鱼体大小及吃食情况(有无残饵)灵活掌握。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投喂原则。
5.5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按《SC/T 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查看水质水色变化、水位变化、鱼的吃食及活动情况,检查进出水口和鱼是否发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6  水质调控
养殖过程中,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为原则。每20d~30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为池塘1/5~1/4。高温季节每5d~15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为池塘1/4~1/3,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7  防逃
鱼池周围及进出水口应该设有防逃设施。
6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止鱼病发生。
a) 彻底清塘和严格消毒;
b) 苗种严格检疫和消毒;
c) 注意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与加注新水,定期对池水消毒处理;
d) 定期对料台和常用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e) 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池塘出现死鱼应及时打捞并深埋。
7  捕捞
按照鱼体重确定捕捞时间,达到上市规格即可捕捞上市。
8  包装及运输
8.1  产品标识
产品应标明规格、重量、生产单位、产地、出池日期。
8.2  材料要求
包装材料及运输工具应洁净、无毒,符合SC/T 0004的规定。
8.3  运输
成鱼鱼运输宜用充氧鱼罐车运输。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内江市市中区家庭农场协会
登记证号51511002MJY8813126发证机关内江市市中区民政局
业务范围1.开展从事农事、农业培训、农业信息服务等活动。2.接受政府及相关部门委托,承担区名优土特产及内江特色农产品宣传、培育工作。3.依托市供销社建立的“四川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做好体验中心建设、品牌宣传、商标及标签的使用与管理、会员企业管理、外包装及版权的使用与管理服务、交流。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周璇曦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大堰村7社邮编 : 641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