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DASTC 006—2023 眩晕病中西医结合基层诊疗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DASTC 006—2023 |
中文标题 | 眩晕病中西医结合基层诊疗指南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1.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C05 |
国民经济分类 | Q841 医院 |
发布日期 | 2023年09月01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09月08日 |
起草人 | 彭伟、徐向青、吴宏赟、杨洁、赵雷勇、支洪伟、姬翔、王怡斐、袁杰、张倩、李思毅、孙一焱、李晓童、杨净雅、左天琪、孙圣竹。 |
起草单位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范围 | 本文件给出了眩晕病中西医结合基层诊疗在前庭系统性眩晕与非前庭系统性眩晕鉴别、眩晕分类与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康复调摄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基层执业医师的规范性诊疗。 |
主要技术内容 | 基层医师往往对眩晕病的规范化诊疗和研究进展掌握不足,导致诊断不清、治疗过度现象普遍存在。眩晕病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康复科、心内科等多系统、多学科,分类复杂,诊断困难。基层医师普遍对眩晕的分类和概念存在困惑,往往将眩晕归因为颈椎病、腔隙性脑梗死、梅尼埃病等,甚至不熟悉和不能识别恶性眩晕,治疗上也存在滥用抗组胺药、过度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等误区,以及中医治疗手段应用不足,导致前庭功能不能及时恢复,眩晕症状持续不缓解。 中医药治疗眩晕具有深厚的积淀和显著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快速缓解眩晕症状和持久预防眩晕复发,且中医特色疗法具有良好的群众接受度,二者结合标本兼治。制定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眩晕病中西医结合基层诊疗指南将有助于提高基层眩晕病诊疗水平,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山东科技咨询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370000MJD602805P | 发证机关 | 山东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信息交流、经验交流、科技培训、会议会展、咨询服务等。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魏正杰 | ||
依托单位名称 | 山东省科技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 ||
通讯地址 | 济南市历下区文东街道经十路15982号第一大道17楼 | 邮编 : 25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