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YJ 0001—2023 新疆黑木耳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SYJ 0001—2023
中文标题  新疆黑木耳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99 有关农业和林业的其他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5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9月27日
起草人  魏佳荣、裴龙英、徐恒、张恒、王晓雨、魏骊霏、魏鹏、刘鹏、何伟
起草单位  新疆理工学院、新疆黑木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4 要求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2375-2013中4.1的规定。
5 栽培基质
应符合NY/T 1935-2010中第4章的规定。
6 菌种
菌种质量应符合GB 19169的规定,菌种生产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
7 设施设备
生产拱棚
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地势平缓、排水良好的地块建造,拱棚采用钢架结构,分小拱棚和大拱棚,小拱棚拱高2.5 m,两侧肩高1.6 m,长24 m,宽6 m;大拱棚拱高3.0 m,两侧肩高1.7 m,长38 m,宽8 m。配备遮阳网和棚膜,根据气温变化,在拱棚顶部及四周覆盖遮阳网或棚膜,调节棚内温湿度。
耳床
拱棚内平整作畦,床宽1.5 m~1.6 m、高15 cm~20 cm,走道宽40 cm~50 cm,耳床上覆盖地膜或遮阳网,上方安装喷淋设施,喷水面覆盖全部菌棒。
晾晒床
每2000个菌棒配备20㎡晾晒床。晾晒床宽1.5 m,距地面50 cm以上为宜,晾晒网选用尼龙筛网,孔径15目~20目。晾晒架可双层或多层摆放。
其他 
应符合NY/T 528中4.3、4.4的规定。
8 栽培技术
栽培时间
阿克苏地区可栽培一到两季。春季1月15日~2月15日制棒接种,4月15日~30日下地催耳,7月30日后出耳结束。秋季5月15日~30日制棒接种,8月5日~15日下地催耳,11月15日前出耳结束。
生产工艺流程
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耳管理→采收→晾晒→收获。
8.2.1 备料
根据黑木耳营养需求科学配比基质,推荐配方见附录A.1。
8.2.2 拌料
按配方称量配料,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55%~60%,pH8~9。在装袋前8 h~12 h,对木屑加水预湿闷堆处理,加水量以浸透木屑为宜。
8.2.3 装袋
菌袋
常压灭菌可采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可采用耐高温的聚乙烯塑料袋,质量应符合GB 4806.7的规定。规格以(16 cm~16.5 cm)×(35 cm~38 cm)×0.04 mm为宜。
装袋要求
菌包湿重1.25千克/袋~1.4千克/袋为宜,应在拌料后5 h内完成。
8.2.4 灭菌
常压灭菌100℃下保持10 h~12 h;高压灭菌120℃、0.12Mpa~0.15Mpa下保持2 h~3 h。

8.2.5 冷却
将灭菌菌棒冷却至25 ℃。
8.2.6 接种
按NY/T 528中4.7.7的规定执行。
8.2.7 发菌管理
菌丝培养
接种后的菌棒移入发菌室培养,采用层架立式发菌,接种第5 d后开始通风,并逐渐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同时检查杂菌,发现污染菌棒及时移除。第一周发菌室温度28 ℃~30 ℃为宜,第二周温度22 ℃~25 ℃为宜,第三周温度20 ℃~22 ℃为宜,第四周温度22 ℃~23 ℃为宜,四周后温度18 ℃~22 ℃为宜。
后熟培养
菌丝长满袋后,温度13 ℃~18 ℃为宜,继续培养2周。
8.2.8 出耳管理
刺孔复壮
经过后熟培养的菌棒,用刺孔机刺孔,孔径0.45 cm~0.6 cm、孔深0.5 cm~0.7 cm,刺孔数量220个~240个为宜。刺孔后继续培养1周,并加大通风换气,温度15℃~25℃为宜,孔眼出现明显白色菌丝晕圈即可。
催芽
复壮后的菌棒转至耳床集中催芽,间隔1cm摆放,用地膜覆盖,再加盖草帘或遮阳网。2周~3周后,耳芽出齐,原基全部形成并长出袋外即可排场出耳。
排场
菌棒直立摆放在耳床上,间隔10 cm~15 cm,放置密度25棒/平方米~30棒/平方米。
幼耳期管理
日间温度在30 ℃以下,湿度以30%~40%为宜,夜间温度在15 ℃以上,湿度以85%~90%为宜。
成耳期管理
日间温度在30 ℃以下,湿度以30%~40%为宜;夜间温度在15 ℃以上,湿度以90%以上为宜。
8.2.9 病虫害防治
按照NY/T 2375-2013中4.6的规定进行防控。
8.2.10 采收
采收标准
从菌棒排场到黑木耳成熟,需要20 d~30 d,即耳根收缩,耳片由黑变褐,耳片舒展并略下垂,耳片卷边未平展时即可采收。采收前24 h禁止喷水。
采收时间
宜在晴天晨露未干、耳片处于潮软状态时进行。
采收方法
采摘时,拿稳菌棒,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耳片向斜下方45°迅速摘下,摘净不留茬,采大留小,采密留疏。
8.2.11 晾晒
晾晒方法
遮阳晾晒,黑木耳单片摆开,耳片朝上,耳根朝下,不重叠,不积压,不翻动,使其自然收缩;待耳片表面发干,触摸略微扎手时,进行摊晒,摊晒厚度以5 cm以下为宜,此时增加翻动次数,避免粘连,促进耳片成形。
8.2.12 收获
黑木耳含水量≤13%,及时收获。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GB 4806.7的规定;包装标识应符合NY/T 1655的规定。
贮存和运输
贮存场所应干燥、清洁,常温贮存,避免阳光直射。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做好防晒、防潮、防雨、防杂菌污染。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用菌协会
登记证号51650103663632447X发证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
业务范围行业调查与研究,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推广,对外交流,会员培训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王健
依托单位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通讯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扬子江路街道314号邮编 : 830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