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DT 004—2023 市政排水管网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ZDT 004—2023 |
中文标题 | 市政排水管网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指南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20.01 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N7820 环境卫生管理 |
发布日期 | 2023年07月27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08月01日 |
起草人 | 张光勋、钟燕强、吴志规、赖伟强、宋军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金江有害生物防治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康达深害虫防治有限公司、深圳市翔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豪俊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深圳市浩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政排水管网病媒生物防制的原则、一般方法、防制程序、信息管理,并给出了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政排水管网的病媒生物蚊虫、蜚蠊、鼠类的防制工作。 |
主要技术内容 | 4 防制原则 4.1 坚持预防为主、环境安全、经济可行和社会可接受的原则。 4.2 以环境防制为核心,物理防制和化学防制相结合,多策并举,标本兼治,有效地控制市政排水管网的病媒生物危害。 5 监测方法 5.1 密度监测 蜚蠊 a)操作步骤:在作业区域内,沿沙井口的分布步行,检查沿线不少于20个污水井、雨水井等排水管网的蜚蠊发生情况,记录监测点数、发现蜚蠊成虫或若虫的监测点数,以阳性率表示蜚蠊密度。 b)计算方法:蜚蠊密度计算见式(1) (具体公式详见标准文本) ——阳性率,单位为百分率(%); ——阳性井数,单位为处; ——监测点数,单位为处。 蚊类 a)操作步骤:在作业区域内,沿沙井口的分布步行,检查沿线不少于20个污水井、雨水井等排水管网的蚊虫发生情况,记录监测点数、发现蚊虫的监测点数,以阳性率表示蚊类密度。 b)计算方法:蚊类密度计算见式(2) (具体公式详见标准文本) ——阳性率,单位为百分率(%); ——阳性井数,单位为处; ——监测点数,单位为处。 鼠类 a)操作步骤:打开下水道井盖,用铁丝网将饵料(蜡块)吊入井内,系牢铁丝网,盖好井盖,做好标记。次日检查,被鼠类盗食或留有啮痕的饵料即为阳性饵料。以盗食率表示鼠密度。 b)计算方法:盗食率计算见式(3) (具体公式详见标准文本) R——鼠饵盗食率率,单位为百分率(%); ——阳性饵料数,单位为块; ——总饵料数,单位为块。 5.2 危害评估 危害评估标准 根据现场病媒生物的密度计算结果,按GB/T 27770、GB/T 27771、GB/T 27773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指标,评估危害程度。 危害评估结论 1.1.1.1 按GB/T 27770的规定,将鼠密度控制水平定为A、B、C三级,其中,C级为鼠类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 1.1.1.2 按GB/T 27771的规定,将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定为A、B、C三级,其中,C级为蚊虫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 1.1.1.3 按GB/T 27773的规定,将蜚蠊密度控制水平定为A、B、C三级,其中C级为蜚蠊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 5.3 制定预案 现状分析 1.1.1.4 现状分析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现状和流行特征; b)病媒生物侵害状况和密度; c)病媒生物栖息场所分布及调查; d)当地病媒生物抗药性情况; e)居民对病媒生物危害、生态特点及预防控制的知识、态度和参与度。 1.1.1.5 通过现状分析建立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的基础资料,并作为后续的重要参考条件。 制定防制计划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前宜根据作业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制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作业人员,作业范围及面积; b)实施方案; c)防制工具; d)防护用品; e)防制药品、投放部位; f)防制频次 g)检查评估的方法和预期达到的效果; h)实施记录表。 人员与物品要求 1.1.1.6 在工作实施前,宜组织各有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和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和培训。 1.1.1.7 有关部门应提前备足服务用品(检查工具、设备设施、药械和实施记录表等)。 1.1.1.8 作业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宜按照检查、监测、控制、消除有害生物危害的防制服务流程,实施现场防制服务,同时跟进以往防制服务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情况。 1.1.1.9 实施化学防治处理时,宜与管理方负责人沟通,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使用符合国家管理规定的且管理方允许的药物,并在有效期内;配置药物需在管理方指定的区域,按照说明书规范配置。 6 防制措施 6.1 环境防制 对市政排水管网及周边作业区域进行清除小型积水容器、排除积水等措施,定期清理淤堵,清除和减少市政管网病媒生物栖息孳生环境。 6.2 蜚蠊防制 蜚蠊防制方法包括:滞留喷洒和热烟雾消杀。 1)对于市政排水管网可见部分的井口内及井口周边1 m的地面,可根据GB/T 31715进行滞留喷洒处理。 2)对于市政排水管网的井口内,条件适宜时,可采用热烟雾消杀,热烟雾消杀前需得到管理方的允许,在管理方指定的区域内作业。 6.3 蚊类防制 蚊类防制方法包括:化学防治、滞留喷洒和热烟雾消杀 1)化学防治适用于蚊幼虫防制,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不能密封的水井、下水道等,可投放灭蚊幼颗粒剂,杀灭蚊幼虫。 2)滞留喷洒和热烟雾消杀适用于成蚊防制,热烟雾消杀前需得到管理方的允许,在管理方指定的区域内作业。 6.4 鼠类防制 鼠类防制方法宜采用毒饵法。打开下水道井盖,用铁丝网将饵料(蜡块)悬挂于井内,系牢铁丝网,盖好井盖,做好标记,蜡块宜定期更换,长期保持有毒饵。 6.5 作业注意事项 a)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前要提前张贴作业通知,作业时应放置警示标识。 b)在下水井等密闭场所进行作业时,在作业前应打开井盖进行通风处理。 c)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穿戴好口罩、防护镜、手套、安全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d)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宜交替使用卫生杀虫剂。 e)用药安全宜满足使用具备“三证”(登记证、许可证、使用标准)的药物时,宜将所用的药物“三证”资料交给当地主管部门进行备案,不应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 7 防制效果评价 7.1 防制前后选择相同的调查点和调查方法进行密度调查,按式(4)计算密度下降率。 (具体公式详见标准文本) 式中: C——密度下降率; A——防制前密度; B——防制后密度。 7.2 根据防制效果,评价各项防制措施的有效性。如防制效果未达到目标密度控制水平,应分析原因并对防制措施进行调整。 8 信息管理 8.1 病媒生物防治记录宜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结果记录、施工位置范围、使用药物名称、药物比例、用药量、使用器械、施工人员及现场施工意见等。 8.2 图片资料整理:每次服务过程中,防制工作组组长宜拍摄现场施工情况与环境状况,服务完毕后,组长可将相片编制附加文字说明后,再交给管理方一份。 资料建档:宜将项目涉及的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技术方案、施工平面布局图、双方的往来文件、项目监测(验收)资料、使用药物、器械、项目付款等资料进行建档。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深圳市绿色低碳科技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4403005776993388 | 发证机关 | 深圳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低碳理念普及、推广,会员交流、学术调研,会员咨询、会员培训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媛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国威路72号高新技术产业第一园区117栋五楼502 | 邮编 : 51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