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DT 005—2023 城中村公共区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SZDT 005—2023
中文标题  城中村公共区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指南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20.01 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N7820 环境卫生管理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27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8月01日
起草人  钟燕强、郝忠容、王友斌、赖伟强、宋军
起草单位  深圳市康达深害虫防治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江有害生物防制治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翔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豪俊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深圳市浩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城中村公共区域病媒生物防制的一般要求、调查方法、调查内容、防制方案、防制措施、效果评价及资料归档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并给出了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城中村公共区域的病媒生物蚊虫、蝇类、蜚蠊、鼠类的防制。
主要技术内容  4 一般要求
防制原则
城中村建筑密集、潮湿、巷道不规范,人员密集、环境复杂,缺少必要的城市公共设施。在进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时,应选用安全、环保、简便、易操作的方法,保证城中村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作为防制工作的首要原则。
城中村宜采用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物理防制和化学防制相结合,通过清除蚊虫、蝇类、蜚蠊、鼠类各类孳生栖息场所,建立完善防鼠、防蝇、防蚊虫基础设施,搭配必要的化学治理手段,防、治并举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城中村公共区域的病媒生物危害。
通过定期和持续的检查、监测、分析评估城中村的病媒防制效果。
用药管理
使用的灭病媒生物药物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使用具备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及农药标准,并在有效期内,且对人和动物安全的卫生杀虫剂;
b)应交替使用卫生杀虫剂,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配置杀虫剂需在管理方指定的区域,药品器械按照说明书使用,规范操作;
c)应对毒鼠屋进行编号,并在毒鼠屋所在的显眼位置粘贴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内容包括药物名称、警示提示、有效解药、紧急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投药安全、可靠;
d)应有专人统一管理药物,记录出入库情况,并保留采购记录及用药记录2年以上。
个人防护
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
a)操作前,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
b)应确保使用的施工器械运行正常、无渗漏;
c)在进行化学防制作业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物品,遵守管理方的现场管理要求;
d)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做好施工器械的清洗维护。
5 调查
总则
结合城中村特点,病媒生物防制、监测重点依次为蜚蠊、蚊虫、鼠类、蝇类。
蜚蠊密度
蜚蠊密度调查方法依据GB/T 23795采用目测法、路径法进行,监测记录见附录A。
蚊虫密度
蚊密度调查方法依据GB/T ?23797进行,其中:
a)蚊幼虫(蛹)密度调查方法宜采用蚊虫吸管法、幼虫勺捕法或路径指数法进行,监测记录见表B.1;
b)成蚊密度调查方法宜采用人诱停落法、二氧化碳诱蚊灯法进行,监测记录见表B.2。
鼠类密度
鼠密度调查方法依据GB/T 23798进行,其中:
a)地下管井、排水沟、雨(污)水井、下水道宜采用鼠迹法;
b)绿化带、广场周边等地面公共区域宜采用路径法。
监测记录见附录C。
蝇类密度
蝇密度调查方法依据GB/T 23796中的成蝇笼诱法和幼虫目测法进行, 监测记录见附录D。
6 调查内容
蜚蠊
城中村公共区域蜚蠊调查点包括:
a)雨(污)水井、电缆井;
b)化粪池;
c)垃圾站(点)、垃圾桶;
d)餐饮店(点)周边、农贸市场周边等。
调查对象包括:
e)蜚蠊成若虫;
f)活卵鞘 ;
g)蟑迹(空卵鞘壳、死尸、残尸等)。
调查取样原则应:
a)采用路径法累计调查1?000?m路径内的雨(污)水井、电缆井、餐饮店(点),统计总数和阳性数;
b)采用目测法调查城中村内垃圾桶总量的20%~30%,统计阳性数;
c)采用目测法调查城中村内所有化粪池、垃圾站(点),统计蜚蠊阳性数。
询问城中村居民区蜚蠊的侵害情况,主要包括蜚蠊种类、侵害时间、侵害范围、危害程度和以往用药情况等。
蚊虫
城中村公共区域蚊虫孳生地调查区域包括:
a)小型水体,如景观水池、积水等;
b)社区公园、广场;
c)绿化带、灌木丛、叶腋、竹筒、树洞;
d)化粪池、排水沟、雨(污)水井;
e)垃圾站(点);
f)餐饮店(点)周边、农贸市场周边;
g)待建地等。
调查对象包括:
a)成蚊;
b)蚊幼;
c)防蚊设施。
鼠类
重点检查城中村室外环境,主要包括:
a)污水井、化粪池、排水沟、雨水井、电缆井;
b)绿化带、灌木丛;
c)待建地;
d)垃圾中转站(点);
e)餐饮店(点)周边、农贸市场周边等。
调查对象包括:
a)活鼠及种类;
b)鼠迹分布,包括活鼠、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鼠道及分布位置;;
c)防鼠设施等。
依据GB/T 27770检查挡鼠板、防鼠栅栏等防鼠设施建设合格情况,计算防鼠设施合格率。
蝇类
城中村公共区域蝇类调查区域包括:
a)餐饮店(点)周边、农贸市场周边;
b)垃圾站(点);
c)公厕;
d)化粪池等。
调查对象包括:
a)成蝇;
b)幼虫、蛹。
7 防制方案
应根据以下调查结果,制定防治方案:
——蟑迹、蜚蠊密度及分布;
——蚊虫类、蝇类孳生地性质、分布、种类与密度;
——鼠类种类、分布等。
防制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防制的病媒生物种类,重点防制区域和一般防制区域;
b)方法和措施;
?使用的药品、器械的种类;
?处理方式,包括处置场所的范围、面积和防制方法;
?防制频次;
?取的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c)鼠类防制方案应明确防鼠设施、标识毒饵的放置点; 
d)效果评估时段与方法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e)告知书;
f)被服务单位职责等。
8 防制措施
总则
根据防制对象不同,病媒生物防制一般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防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环境治理
应依据GB/T 31712、GB/T 31717要求,开展鼠类、蚊虫类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同时病媒生物聚集区域、孳生地性质和类型,实施清理和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a)平整硬化地面,修复破损墙面、下水道设施等,填堵鼠洞;
b)填平积水坑洼,疏通明、暗排水沟渠及下水道;
c)封堵建筑物地基、墙体表面的孔洞和缝隙,及室内与外界相通的孔洞和缝隙(包括上下水、 空调、电器线路、燃气等管道);
d)定期清理居家外环境中的杂物,清除卫生死角、蟑迹、鼠迹;
e)及时清理厨余垃圾,垃圾桶加盖并日产日清;
f)清除居家外及庭院前后各类盆、罐、缸、坛、瓶等容器内的积水,对暂时闲置的容器逐一翻转倒放或加盖处理;
g)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每周换水1次,并冲洗植物根部及洗刷容器内壁,也可改用粗砂、碎石等填充满容器,并定期加水;
h)垃圾收集实行袋装化,做到日产日清;
i)及时清理外环境中散在的动物粪便;
j)定期修剪与地面接触的杂草、树枝,及时清理绿化带的落叶等。
蜚蠊防制
8.3.1 一般要求
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城中村蜚蠊防制主要以化学防制手段为主。
8.3.2 化学防制
蜚蠊化学防制方法主要包括:
a)对公共环境可能孳生幼虫的地方,包括化粪池、雨(污)水井定期采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进行滞留喷洒;
b)对餐饮店(点)、农贸市场周边应遵循“点多、量少、面广”的原则,按照药品推荐剂量使用灭蟑胶饵;
c)对垃圾中转站(点)、垃圾桶等有食物残留区域,采用高效低毒的卫生杀虫药物配合常量喷雾器,进行滞留喷洒;
d)对下水道、雨(污)水井、化粪池、电缆井等相对密闭环境进行热烟雾消杀。
蚊虫防制
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城中村蚊虫防制以多种防制措施并举的方式开展。
8.4.1 物理防制
物理防制是用灭杀、驱赶、捕捉根据和安装防蚊设施进行防制蚊虫的方法,包括:
a)在绿化带、广场周边安装灭蚊灯;
b)在下水道井口安装防蚊闸;
c)雨(污)水井安装防蚊贴;
d)居民住户可安装防蚊设施,如纱门、纱窗等。
8.4.2 生物防制
对景观水体,包括池塘、景观水池等水体应放养鱼类和使用生物制剂控制蚊幼虫孳生。
8.4.3 化学防制
幼虫防制
对不能清除的小型积水和各类地下管道井、污水沟等,可使用灭蚊幼剂进行处理。
成蚊防制
成蚊防制措施包括:
a)依据GB/T 31714进行空间喷雾处理;
b)依据GB/T 31715进行滞留喷洒处理;
c)定期对绿化带、灌木丛等场所进行绿篱技术喷洒处理;
d)定期地下管井、雨(污)水井等相对密闭环境进行热烟雾消杀。
鼠类防制
8.5.1 一般要求
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城中村鼠类防制以物理防制与化学防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8.5.2 物理防制
城中村鼠类物理防制主要手段是建立防护设施,应依据GB/T 31712要求安装防鼠设施,具体做法包括:
a)与外环境或市政下水道相通的下水道口,安装竖箅子(金属栏栅)或横箅子,箅子缝隙应小于10 mm,且无缺损;
b)地漏应加盖;
c)与外界相通的门雨门框、门与地面间缝隙钧应小于6 mm;
d)与外界相通的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300 mm高的铁皮;
e)食品库房门口应安装600 mm高的挡鼠板;
f)排风扇或通风口应有金属网罩,网眼应小于6 mm,门窗玻璃应无破损;
g)堵塞进入室内的供排水、电缆和空调等管线的墙洞,缝隙应小于6 mm。
8.5.3 化学防制
化学防制以毒饵防制为主,布放方式及布放量应根据环境而定:
a)在垃圾中转站、垃圾存放点(桶)、绿化带等处应布放毒鼠屋,每个毒鼠屋内投放饵剂30?g~50?g,记录和标识投放位置和数量,定期检查并补充;
b)在下水道、地下管井等处应用铁丝吊放蜡块毒饵,毒饵吊放高度应距离井底200?mm。
8.5.4 鼠尸处理
鼠尸处理应:
c)定期检查各个饵点周围及角落,发现死鼠应记录鼠种并立即清理;
d)处理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医用防护口罩,用镊子将鼠尸装入密封塑料袋中;
e)鼠尸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蝇类防制
8.6.1 一般要求
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城中村蝇类防制以物理防制与化学防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8.6.2 物理防制
城中村蝇类物理防制主要手段主要包括:
a)餐饮店与外界相通的门安装防蝇胶帘或风幕机,防蝇胶帘底部离地距离小于20 mm,相邻胶条的重叠部分不少于20 mm;
b)与外界相通的窗安装纱窗;
c)公共卫生间安装纱窗门帘等防蝇设施;
d)外环境蝇类活动季节,在绿地、垃圾桶周边可设置适量捕蝇笼,诱饵定期更换等;室外环境可安装粘捕式灭蝇灯或电击式灭蝇灯。
8.6.3 化学防制
蝇类化学防制法主要包括:
a)依据GB/T 31714进行空间喷雾处理;
b)依据GB/T 31715进行滞留喷洒处理;
c)在绿化带、垃圾站(点)周边放置贴有警示标识的灭蝇毒饵如颗粒毒饵或液体毒饵的容器。
9 效果评价
一般要求
各项防制措施完成后,根据需要或杀虫剂、杀鼠剂作用时间,应依据 GB/T 23797、GB/T 23796、GB/T 23798、GB/T 23795的方法,对防制区域内的蚊虫、蝇类、鼠类、蜚蠊活动危害情况和密度进行监测,比对实施防制措施前的危害和密度水平,评价防制效果。
评价内容和方法
防制前后选择相同的调查点和调查方法进行密度调查,按式(1)计算密度下降率。
 (具体公式详见标准文本)
——密度下降率;
——防制前密度;
——防制后密度。
防制效果
蜚蠊密度控制水平应符合GB/T 27773中C级及以上规定要求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应符合GB/T 27771中C级及以上规定要求。
鼠密度控制水平应符合GB/T 27770中C级及以上规定要求。
蝇密度控制水平应符合GB/T 27772中C级及以上规定要求。
10 资料归档
病媒生物防治记录:
a)鼠类防制记录:对防制区域,及各防制区域内的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鼠道、鼠类、防鼠设施进行记录;
b)蜚蠊防制记录:对防制区域,及防制区域内的蜚蠊、活卵鞘、蟑迹(空卵鞘壳、死尸、残尸等)进行记录;
c)蝇类防制记录:对防制区域,及各防制区域内的成蝇、幼虫及蛹进行记录;
d)蚊虫防制记录:对防制区域,及各防制区域内的成蚊、幼蚊、防蚊设施进行记录。
图片资料整理:每次服务过程中,防制工作组组长拍摄现场施工情况与环境状况,服务完毕后,组长将相片编制附加文字说明后,再交给管理方一份。
施工记录整理:填写施工记录单与服务记录卡(可一式二份,双方各留一份),施工单内容包括当天施工时间、天气情况、施工位置范围、使用药物名称、药物比例、用药量、使用器械、施工人员及现场施工意见等,并要求所在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作为每次工作的记录。
季度资料汇编:每季度向管理方提交《服务质量监测报告》。
资料建档:将项目涉及的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技术方案、施工平面布局图、双方的往来文件、项目监测(验收)资料、使用药物、器械、项目付款等资料导入服务方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深圳市绿色低碳科技促进会
登记证号514403005776993388发证机关深圳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低碳理念普及、推广,会员交流、学术调研,会员咨询、会员培训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李媛媛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国威路72号高新技术产业第一园区117栋五楼502邮编 : 518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