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GA 002—2023 鸭茅+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YNGA 002—2023
中文标题  鸭茅+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ing artificial mixed pasture of cocksfoot and white clover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1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B40
国民经济分类  A039 其他畜牧业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5日
实施日期  2023年11月16日
起草人  袁福锦、吴文荣、匡崇义、钟 声、欧阳青、李世平、袁 赟、徐 驰、廖祥龙、王 馨、钟绍丽、侯洁琼、汪芳军、仝秀珍
起草单位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鸭茅+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的建植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温带地区海拔3200m以下、北亚热带及类似气候地区鸭茅+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的建植。
主要技术内容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人工草地
3.2  混播草地
3.3 基肥
3.4 种肥
指在播种或移栽时,将肥料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供给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肥料。
3.5 追肥
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苗情需要施用的肥料。以速效的无机肥为主。
3.6 载畜量
在一定草地面积内,在适度放牧(可配合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场可持续利用条件下,能满足放牧家畜生长、繁殖和生产需要,所能承养的家畜头数和时间。
3.7 划区轮牧
草畜平衡前提下,有计划地将季节放牧草地划分成若干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区放牧采食、轮回利用的放牧制度。
4  建植方法
4.1 地面处理
土地耕作前清除地面的石块、树桩、杂草等妨碍机械及人工耕作的杂物。地表易积水的地块应作开挖排水沟处理。
4.2 基肥施用
土壤耕作前施有机肥20t~30t/hm2或施化学肥料:磷肥(钙镁磷或过磷酸钙)450kg~600kg/hm2+ 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90kg~120kg/hm2+硫酸锌3kg~4.5kg/hm2+硫酸铜3kg~4.5kg/hm2+硼砂3kg~4.5kg/hm2作为基肥。化学肥料也可在播种时作为种肥施用,但酸碱度较强的肥料在施用时不应与种子接触,种子与化肥间要有土壤作隔离。
4.3 土地耕作
相对平坦的地块一般采用机耕,机械无法耕作的地块采用畜力及人工耕作。机械耕作一般采用圆盘耙、铧式犁、旋耕机等农机具进行耕作。熟土地块翻耕深度20cm~25cm;生土地块翻耕深度10cm~15cm。翻耕后耙碎土块,平整土地。
4.4草种选择及质量要求
鸭茅选择耐贫瘠、耐践踏、产量高、抗旱性和抗病能力较好的品种。白三叶在亚热带地区种植,要选择耐热性较好的品种;在寒温带地区种植,要选择耐寒性较好的品种。所使用的种子均要达到 GB 6141和 GB 6142 规定的三级或三级以上种子质量要求。
4.5 混播比例与播种量
鸭茅占混合种子播种量的65%~75%,白三叶占混合种子播种量的25%~35%。
具体的实际混播播种量要依据理论单播播种量、种子净度、发芽率等指标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及方法具体如下:
理论单播播种量(kg/hm2):田间合理密度(株/hm2)×千粒重(g)×10‐6 ....................(1)
种子用价(%)=种子净度×发芽率×100 .................................................................................(2)
实际单播播种量(kg/hm2)=理论单播播种量/种子用价(%)..........................................(3)
实际混播播种量(kg/hm2)=S1R1+ S2R2 ..................................................................................(4)
(4)式中:S—某混播牧草的实际单播播种量(kg/hm2);R—某混播牧草的比例(%)
实际生产中,也可参考NY/T 1342 提供的鸭茅、白三叶的参考播种量,利用(4)式直接计算实际混播播种量。
 4.6 种子处理
没有种植过三叶草属植物的地块,白三叶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根瘤菌接种。根瘤菌接种可采用机械或手工进行包衣接种。根瘤菌包衣接种的配方可参考NY/T 1342 。
机械接种:将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根瘤菌剂、钼酸铵和水均匀制成混合液,用包衣机将混合液均匀喷撒在种子上,加入粉状的干燥剂(轻质碳酸钙或钙镁磷肥)充分混合,直到包衣种子均匀分散成颗粒状即可。手工接种:将用水调制的粘合剂与种子均匀混合,加入根瘤菌和钼酸铵混合均匀,再加入干燥剂充分混合,手搓至分散的丸衣状即可。接种种子一般即接即用,用多少接种多少。
4.7  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春播,在雨季来临前播种,北亚热带地区也可初秋播种。播种时一般将鸭茅种子和白三叶丸衣种子混合,以混合种子的方式进行播种,也可两个种子分开播种。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条播和撒播。条播一般采用机械播种,行距15cm~20cm。撒播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播种,人工撒播要选择有播种经验的人进行撒种,力求播种均匀。
4.8  种子覆土与镇压
播种后覆土,覆土深度0.5cm~1.0cm。如在雨季来临前或初秋播种,播种后要使用滚筒等器械进行适当镇压;雨季播种,土壤水分含量能确保种子正常萌发,故不需要镇压。
5 苗期管理 
5.1杂草防除
苗期对杂草进行及时防除,一般采用化学或人工进行除杂。
5.2追肥
在株高7cm~10cm时要及时施用追肥。为提高肥效,施肥要结合降雨进行,尽量在降雨前或降雨间歇期施用。追肥一般施用尿素等速效肥,施肥量90cm~120kg/hm2。
5.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病害(锈病,等)和虫害(粘虫,等)一旦发生,要在发生初期使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控制。
6  利用
秋播草地种植当年不进行利用。春播草地在种植当年夏末秋初可适当轻牧,第二年返青后,参考NY/T 635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进入正常放牧或刈割利用。为便于草地的管理和高效利用,面积较大的草地可开展分区围栏建设,对草地实施划区轮牧管理制度。人工草地围栏建设一般在播种地块确定后或播种后进行,建设标准及方法参考 NY/T 1237。草地划区轮牧的方法可参考NY/T 1343进行。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云南省草地学会
登记证号51530000518360801Q发证机关云南省民政厅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专业服务、培训咨询。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黄必志
依托单位名称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通讯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小哨哨关公路13号邮编 : 650212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