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13—2023 黄瓜优质种苗育苗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YNRZ 013—2023
中文标题  黄瓜优质种苗育苗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aising high quality seedling of cucumber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B31
国民经济分类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4日
实施日期  2023年11月30日
起草人  龙荣华、朱彩华、杨树祥、高婷、李梅、普兴林、王嘉玲、岳海彦、李洪文、周晓波、聂胜勇、杨树琼、杨和团、李志杨、李石开、陆琳、陈树国、耿其勇、张振林、李玉华、沙毓沧、陶婧、邰杰、蔺应达、李谦、王勇、何品斌、念红艳、袁艺、汪骞、朱建良、章凤、唐梅、董四洪、伏晓、李财刚、周菊玲、吴秀、范朝坤、雷秀梅、王嘉玲、陈伟、王兴荣、赵秀华、张天富、王成荣、栾春娥、刘文艳、刘凌、罗靖、李兴宏、李建开、江华琼、刘秀英、刘双泽、孙应康、郭旭俊、赵永化、秦乔生、牛红芬、高松林、杨丽娟、杨槟瑜、邢贵荣。
起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陆良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昆明市东川区经济作物推广站、双柏县农业农村局、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曲靖市经济作物推广站、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鲁甸县农业农村局、曲靖市沾益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曲靖市沾益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管理服务站、沾益区白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元阳县农业农村局、陆良县中枢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罗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宣威市经济作物推广站、陆良县召夸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瓜优质种苗生产的品种选择、育苗场地环境条件、育苗设施、基质选择、播种前准备、育苗、嫁接育苗、壮苗要求、装运与标识和育苗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黄瓜种苗的育苗。
主要技术内容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丰产、抗病性强、瓜柄短、皮色较好,且适宜当地小气候环境栽培的黄瓜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的要求。
3 育苗场地环境条件
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场所;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 育苗设施
4.1 棚室选择
选择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日光温室,水电设施齐全,并具备一定的环境调控能力。
4.2 苗床规格
4.2.1 固定苗床和移动式苗床育苗,苗床长度、宽度、高度分别不超过40 m、1.6 m、1.0 m。
4.2.2 漂浮苗床,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不超过20 m、1.5 m、0.3 m。
4.3 育苗容器
黄瓜常规育苗和嫁接育苗选用50孔或72孔穴盘,嫁接苗的接穗可采用撒播或使用128孔穴盘育苗。
5 基质选择
应符合NY/T 2118的规定。以草炭:蛭石:珍珠岩替代营养土作蔬菜育苗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的配比为3:1:1,1 m3基质加氮磷钾平衡复合肥(15:15:15)1.2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 g,充分拌匀放置2 d~3 d后待用。
6 播种前准备
6.1 设施消毒
6.1.1 棚室
播种前7 d~10 d,清洁棚室,宜采用硫磺粉进行密闭熏蒸消毒,每亩使用硫磺粉3 kg~5 kg,24 h后通风,或用800倍的石灰水进行消毒。
6.1.2 穴盘
新购置的穴盘,用洁净的自来水反复冲洗;重复使用的穴盘,必须清洗污垢,并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浸泡,或用800倍的石灰水进行浸泡15 min~20 min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2 基质处理
6.2.1 预湿
洒水的同时搅拌基质,直至基质用手抓起来能捏成团,掉落地上能散开即可。
6.2.2 装盘
把处理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使每个孔穴都充满基质,刮平穴盘表面。
6.3 种子处理
6.3.1 消毒
6.3.1.1 包衣种子无需消毒,可直接播种。
6.3.1.2 未包衣种子,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20 min,并不停搅拌,一直搅拌到水温降至25℃,再放入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3.2 浸种与催芽
捞出种子置清水中室温浸种,砧木浸种8 h,黄瓜接穗浸种4 h~6 h,之后捞出放于干净的、用开水烫过的纱布中,再包一层薄膜,放到25℃~30℃的环境中催芽,待7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7 育苗
7.1 播种时间
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各地小气候环境、栽培模式及市场需求等情况决定播种时间。定植前30 d为最佳播种育苗时间。
7.2 播种方法
每穴1粒,将种子平放或芽尖朝下,播种深度为1 cm~1.5 cm,播后覆盖基质,用木尺、木条等刮平,然后用喷壶浇透水。
7.3 苗期管理
7.3.1 水分
每日上、下午各1次检查穴盘基质干湿度,保持基质内含水量70%左右。
7.3.2 温度
冬春季育苗,应采用保温措施维持幼苗生长所需温度。夏秋季育苗,应采用降温措施维持幼苗生长所需温度。具体管理见附录A。
7.3.3 湿度
保持空气湿度在75%左右。
7.3.4 光照
适当遮荫,保持透光率在70%左右。
7.3.5 肥料
用0.2%~0.3%三元复合肥(15:15:15)溶液追肥,并用0.1%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肥料符合NY/T 496的相关规定。
7.3.6 病虫害防治
7.3.6.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或包衣种子;在播种前期,要做好基质和种子的杀菌、消毒;合理施肥、清洁设施。
7.3.6.2 物理防治
设施内通风口安装60目的防虫网;在设施内安装诱虫灯、悬挂粘虫板。
7.3.6.3 化学防治
育苗期间用药应符合NY/T 393的相关规定。具体的防治方法见附录B。
7.3.7 炼苗
定植前5 d~7 d控制浇水,保持基质相对湿度在50%左右,加强棚内通风、透光,适当降温,以秧苗不萎蔫为宜。
8 嫁接育苗
8.1 砧木选择
砧木选择与黄瓜嫁接亲和力强、抗病性强的砧木品种。
8.2 砧木和接穗播种
根据不同砧木、接穗品种和环境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8.3 嫁接时间及准备
8.3.1 黄瓜子叶接近展平,砧木苗胚轴长度和子叶长度比例为1.2~1.8,且第1片真叶长1 cm左右时嫁接。
8.3.2 提前1 d用1000倍的65%百菌清和1000倍75%克菌康的混合溶液对接穗和砧木进行全面喷雾消毒。
8.4 嫁接方法
选择晴天,用嫁接刀将砧木的生长点去掉,用竹签紧贴子叶基部向另一片子叶柄基部成30°~45°方向斜插5 mm~7 mm,不可刺破表皮。取一接穗,在子叶下部1.5 cm处用刀片斜切1个5 mm~8 mm的楔形切口,长度大致与砧木刺孔的深度相同,拔出竹签,切口朝下迅速将接穗插入,使砧木、接穗子叶交叉呈“十”字形。所有的操作应在遮阳条件下进行。
8.5 嫁接后管理
8.5.1 湿度
嫁接后3 d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3 d后逐渐加大通风时间,7 d~10 d后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
8.5.2 光照
棚膜上覆盖遮阳网,前2 d~3 d全天遮光,之后先逐渐增加早、晚见光时间,后缩短午间遮光时间,直至完全不遮光。
8.5.3 温度
嫁接后6 d~7 d内保持棚内白天温度25 ℃~28 ℃,夜间18 ℃~20 ℃,7 d后保持棚内白天温度20 ℃~28 ℃,夜间15 ℃~18 ℃。
8.5.4 摘腋芽
苗床通风后,将未彻底切干净的砧木生长点和腋芽去掉。
8.5.5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见9.3.5。
8.5.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见9.3.6。
9 壮苗要求
种苗整齐一致,具有2~3片真叶,叶色浓绿、肥厚,根系白嫩密集,无病虫害。
10 装运与标识
10.1 装运
在运输过程中宜使用专用托盘架,避免种苗受损,长途运输注意温湿度控制。
10.2 标识
包装箱上须注明种苗的种类、品种、规格、数量、生产者、生产日期、产地和联系电话。
11 育苗档案
种苗生产者须建立育苗档案,包括生产者、品种名称、种子来源、播种时间、育苗产地以及育苗期间水肥、温度、湿度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过程。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登记证号51530000518357661E发证机关云南省民政局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李岫峰
依托单位名称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邮编 : 650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