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IA 17—2024 数字人指标要求及评估方法 第 1 部分:平台基础能力-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BIA 17—2024 |
中文标题 | 数字人指标要求及评估方法 第 1 部分:平台基础能力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digital human Part 1: Platform basic competency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33.160.01 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I651 软件开发 |
发布日期 | 2024年02月02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3月01日 |
起草人 | 颜媚、石霖、和婕、冯昊宇、凌玲、纪菁、翁冬冬、任春霞、李志强、郭晓喆、 蒋耀琳、吕海兵、刘彦宾、李松、赵明睿、张佳宁、李金兰、汪磊、周世晟、宋震、孙博、赵晶、朱峰 结、汤本来、司马华鹏、毛丽艳、唐向阳、高宏刚、费元华、于淼、张亦弛、吴红、冯月、曾定衡、郜 静文、张一凡、吴松城、张培养、宋健、罗志文、赵天奇、渠源、沈玥、张逸娟、张晶、朱金晨、涂政、 郭林、耿放、熊伟、吴亚光、曹振、王国林、邢琳、韩蒙、林昶廷、张广亮、李小满、钱代友、贺波、 陈乾、栗兰贺、杨茂森、刘奕宏、钱晓炯、蒋莹凯、龚任娇子、盛琳子 |
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信息化协会元宇宙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智云科信息 科技有限公司、凌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栩生(北京)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海百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闪剪智能 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蔚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芒果融创科技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黑镜次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深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聚力维度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灵芒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爱化身科技(北京)有限公 司、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元宇宙文化有限公司、 浙江君同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次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九度数字科技 (苏州)有限公司、中传景创(北京)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宁波菊风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标准面向数字人系统,从基础技术能力、基础工程化能力、基础安全保障能力三个维度规定了数字人系统基础能力要求及评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第三方测评机构对数字人系统基础能力的评估、验收等工作。 |
主要技术内容 | (1)基础技术能力要求及评估方法,主要从形象技术能力、语音技术能力、驱动技术能力、交互技术能力、内容供给能力、人设定制能力等维度明确相关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从而考察数字人系统的基础功能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普遍的使用需求。 (2)基础工程化能力要求及评估方法,主要从标准资源配置、可移植性、易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时效性、可靠性等方面明确相关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从而考察数字人系统的非功能性能力是否能够支撑业务应用落地。 (3)基础安全保障能力要求及评估方法,主要从形象版权保障、内容追溯能力、内容风险控制等方面明确相关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从而考察数字人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现有合规要求。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北京信息化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10000500313396D | 发证机关 | 北京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行业协调、行业调研、对外交流、信息交流、科普宣传、成果鉴评、成果推广、成果转化、课题研究、社会调查、项目认证、承办委托、专业培训、中介服务、咨询服务、编辑专刊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薛向东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甲21号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座201室 | 邮编 : 100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