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OECC 016—2024 柔性显示器件 折痕测试方法-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OECC 016—2024 |
中文标题 | 柔性显示器件 折痕测试方法 |
英文标题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Test method of crease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31.1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97 电子器件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4年02月20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2月23日 |
起草人 | 党鹏乐、唐欣、周军、程骥、朱修剑、刘宏欣、陈海、刘梦茹、段永华、江山、朱成显、王超、潘彬彬、冯峰、谈诚燕、熊星、尹天鹏、张惠花。 |
起草单位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计量测试院、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的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清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昆山梦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汇显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给出了用折痕程度来表征的柔性显示器件或模组的折痕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器件或模组,折叠方式包括内侧折叠和外侧折叠。 |
主要技术内容 |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用折痕程度来表征的柔性显示器件或模组的折痕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器件或模组,折叠方式包括内侧折叠和外侧折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001.11 柔性显示器件 第1-1部分:术语与文字符号(GB/T 38001.11-2020,IEC 62715-1-1:2013,IDT) GB/T 38001.62-2020 柔性显示器件 第6-2部分:环境试验方法 SJ/T 11461.6.2-2016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第6-2部分:测试方法 - 视觉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GB/T 38001.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折痕 crease 由于折叠导致的显示屏或模组上出现的不可恢复的扭曲或者形变。 [来源:IEC 62715-6-22:2023,3.1.1] 4 测试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采用GB/T 38001.62-2020中5.3规定的标准环境条件: ——温度:15℃ ~ 35℃; ——相对湿度:25%RH ~ 85%RH; ——大气压力:86kPa ~ 106kPa。 5 测试原理 人眼对折痕程度的感受来自折叠区和周围非折叠区在光源下反射光的亮度差。通过测试折叠区和周围非折叠区的亮度差来表征人眼能感知到折叠区域的折痕程度。 6 测试装置 测试装置由成像式亮度计和匀环型光源组成,如图1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1—成像式亮度计 2—匀环型光源 3—样品 4-可移动支架 图1 折痕测试装置示意图 成像式亮度计:通过使用滤光片模拟人眼对光的响应,使加滤光片的探测器具有与CIE 1931标准观察者相近的特性,其分辨率应超过显示器件或模组的分辨率,其最小亮度大于或等于0.001nit,亮度精度±3%; 匀环型光源:光源直径比显示屏和模组的宽度大,光源的均匀性大于70%,在点亮情况下照度为1000lux。 成像式亮度计、匀环形光源、可移动支架三者间的距离自行设定,需保证匀环形光源能清晰照亮折痕区域,成像式亮度计能得到清晰的光学云图。 7 测试样品 用于测试的样品应未进行过弯曲试验,且样品表面无气泡、凹痕、刮痕和异物,点亮目视观察无光电缺陷(光电缺陷包括亮点、暗线、云纹等,光电缺陷见SJ/T 11461.6.2中6.2规定),试验样品应为同一批次的产品,试验数量不少于3片。 8 测试步骤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1)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动态弯曲设备(内弯或外弯设备)上进行2万次的弯曲; 2)从动态弯曲设备上取下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图1所示样品处,调整测试装置,使成像式亮度计、匀环型光源、折痕区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3)打开匀环型光源,用成像式亮度计测试样品整面的亮度并保存测试得到的光学云图。 9 测试结果 对于得到的光学云图,在弯曲轴线垂直方向上选取5段扫描线,5段扫描线位置为测试样品的长度Lf的6等份的等间距,扫描线的长度Ls由Lf决定,且应满足Ls=Lf-5mm。如图2所示: 图2 光学云图选取扫描线示例 在每一条扫描线中,选取该条线中的最大亮度值和最小亮度值,折痕程度由公式(1)和公式(2)进行计算: △Li = ……………………………………………………………(1) △L=……………………………………………………………(2) 其中: Lmax i:表示第i条线中亮度最大值(i为1~5); Lmin i:表示第i条线中亮度最小值(i为1~5); △Li:表示第i条线的亮度差; △L:表示柔性显示屏或模组的折痕程度。 10 测试报告 测试结果记录表如表1所示,测试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测试环境; 2)测试人; 3)测试日期; 4)测试设备; 5)测试样品质量、测试样品数量; 6)测试结果。 表1 折痕测试结果记录表 测试环境 测试人 测试日期 测试样品数量 测试样品质量 测试设备 序号 第1条线 第2条线 第3条线 第4条线 第5条线 折痕程度 测试结果 △L1 △L2 △L3 △L4 △L5 △L 1 2 3 …. n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 ||
登记证号 | 51320500509777875D | 发证机关 | 苏州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第七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是在会员与政府、会员与会员、会员与市场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传达政府的方针政策,协助政府部门对光电产业进行指导、协调、咨询服务。监督会员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法规制度。本会的具体业务范围是: 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光电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行业规章,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接受社会组织监督。 2、团结从事光电产业的教育、科研、商贸、信息、服务的单位,对国内外光电产业供需形势、管理体制、利用保护、产品开发以及产品进出口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为光电产业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开展光电产业的科研、标准、设计、创新等服务。 3、协助光电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系,促进光电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以提高生产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组织和开展国内外有关光电产业的各项活动,多方面加强同国内外对口组织的联系,学习、借鉴和及时推广国内外有关发展光电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加强技术管理等专业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5、收集、整理、研究国内外光电产业的经济技术信息,出版有关光电产业方面的书刊及海报,及时反映行业动态和经验,宣传政府对光电产业的政策。 6、承担社会公益责任,提高会员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筹备成立慈善基金。 7、搞好本会自身建设,设立专业委员会,开办实体机构,推进数字化商会建设,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并努力承办政府委托其有关事项。 8、本会大力发展光电产业自主品牌建设,力争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冯峰 | ||
依托单位名称 |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 | ||
通讯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澄湖路888号恒润国际B座2002 | 邮编 : 21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