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TRSA 013—2023 |
中文标题 |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与代码 |
英文标题 |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for earth system scientific data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7.04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A44 |
国民经济分类 | M731 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
发布日期 | 2024年02月01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2月01日 |
起草人 | 王卷乐、林海、杨雅萍、黄鼎成、王玉洁、宋佳、诸云强、杨飞、闫冬梅、何国金、李国胜、刘高焕、苏奋振、赫运涛、许东惠、徐波、杨青海、朱艳华、崔辰州、胡晓彦、熊森林、许琦、潘小多、杨晓娟、车涛、徐超、董明媚、赵宏丽、赵秀宽、宁百齐、邵彬、蒋涵、段博文、卜坤 |
起草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原则、分类方法、编码规则,以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与代码。
本文件适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获取、处理、保存、加工和共享,其他学科亦可参考使用。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标准规定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原则、分类方法、编码规则,以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一级类、二级类)编码体系与代码。标准适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获取、处理、保存、加工和共享,亦适用于相关学科、领域的数据平台和系统应用。 本标准以要素主题作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主分类刻面,采用一级类、二级类两级分法。一级类以地球系统科学圈层结构和学科特点为主,以陆地表层系统数据要素及属性扩展为辅,组织为大气、陆地表层、人文因素、生物、海洋、冰冻圈、固体地球、古环境、日地空间物理与天文及其他等10个类别。二级类是对一级类的要素对象或其重要属性的分类,主要参考国际全球变化主目录(GCMD)的分类方案,结合现有各类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家、行业标准分类,以及国内外相关数据资源集聚和用户需求程度,当前设计有163个二级类目。并且通过规范性附录(附录A)规定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分类体系与代码。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团体名称 | 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 |
登记证号 | 51110000MJ01004655 | 发证机关 | 北京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开展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有关的政策宣传、理论研究、平台搭建、信息咨询、编辑内部刊物、宣传服务、对外交流、承办委托。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梁奎阳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505-506室 | 邮编 : 100083 |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