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XFSXH 1—2024 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XFSXH 1—2024 |
中文标题 | 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breeding virus-free seedlings of Suixi sweet potato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 05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2 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4年03月28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4月28日 |
起草人 | 谢怿、付光中、刁兴旺、赖明威、叶梓颖、罗光华、陈海平、宋景标。 |
起草单位 | 广东省湛江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湛江市标准化协会、遂溪县番薯协会、广东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瑞盈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
范围 | 本文件确立了遂溪红薯脱毒育苗的流程,规定了脱毒组培苗繁育、温网室繁育、脱毒种苗大田扩繁、采苗、种苗运输的操作指示及转换条件,描述了档案管理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湛江市遂溪县区域内红薯脱毒苗的生产。 |
主要技术内容 | 4 育苗流程 育苗程序由脱毒组培苗繁育、温网室繁育、脱毒种苗大田扩繁、采苗和种苗运输共五个阶段构成。 5 脱毒组培苗繁育 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品种审定(鉴定)或登记、适宜当地种植的红薯品种。挑选具有品种典型性状,茎叶生长健壮、叶片无叶斑、无花叶、无卷叶、无皱缩、无黄化等病症表现的薯块或薯苗。 5.2 操作前消毒 5.2.1 实验室消毒 选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提前 7 d对实验室空间进行消毒。先将高锰酸钾放入容器内,再注入甲醛溶液,密闭熏蒸 24 h,通风直至实验室无异味。用量为每 1 m3用 40% 甲醛 20 mL和 高锰酸钾 15 g。 5.2.2 器具消毒 使用紫外灯照射超净工作台 30 min,台面和内壁用 75% 酒精消毒。将用于组培的所有器具在 1.1 kg/cm2、121 ℃ 条件下高压灭菌 20 min。操作过程中所需的镊子、剪刀、解剖针等工具在使用前采用酒精灯或高温灭菌器消毒。 5.2.3 操作人员消毒 操作人员应用肥皂仔细清洗双手,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口罩。进入操作台用75%酒精严格擦拭双手或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5.3 茎尖材料准备 5.3.1 预备苗培育 将薯块或薯苗种植于泥炭土或营养基质的花盆中,在温度 25 ℃~30 ℃,光照度 2000 lux~ 2500 lux,光照时间 12 h/d条件下进行培养。 5.3.2 茎尖脱毒材料 剪取长约 4 cm、再生能力强、生长健康的预备苗茎尖部位作为茎尖脱毒材料。 5.4 茎尖苗培育 5.4.1 茎尖消毒处理 茎尖脱毒材料除去叶片,并用自来水连续冲洗 10 min~15 min后,在超净台中,用 75%乙醇或者次氯酸钠浸泡 5 min~6 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 4 次~5 次。 5.4.2 茎尖剥离 将茎尖脱毒材料在 40 倍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剥离带 1 个~2 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 5.4.3 茎尖苗诱导 将剥离的茎尖分生组织放入添加 0.5 mg/L~1.5 mg/L 6-BA 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 25℃~30℃,光照度 2000 lux~ 2500 lux,光照时间 12 h/d 条件下培养 50 d~60 d 后,茎尖成苗。 5.4.4 茎尖苗扩繁 将茎尖苗切成一叶一节或两叶两节的茎段,迅速接种于MS培养基,培养条件同5.4.3,扩繁至 20 株时进行病毒检测。 5.5 茎尖苗病毒检测 按NY∕T 402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RT-PCR)和指示植物检测法对同一个茎尖苗扩繁的株系进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G病毒(SPVG)、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甘薯双生病毒(SPSV)等6个病毒进行检测。 5.6 脱毒组培苗扩繁 将确认的脱毒组培苗切成一叶一节或两叶两节的茎段,扦插在MS培养基上,培养条件同5.4.3,40 d~45 d进入下一轮扩繁,循环不高于13代直至移栽。 6 温网室繁育 6.1 苗圃准备 6.1.1 脱毒组培苗在 80 目防虫网室和温室扩繁。中等肥力地块每 666.67 m2 施尿素 15 kg,磷酸二铵 20 kg~25 kg,硫酸钾18 kg~20 kg。 6.1.2 防虫网室和温室宜隔离条件好,周边无红薯及旋花科、十字花科和茄科等植物。 6.2 脱毒组培苗准备 将长至 5 片~6 片叶的组培苗用镊子轻轻从培养瓶中夹出,去掉老叶,用无菌水洗掉残留培养基。 6.3 脱毒组培苗移栽 组培苗按行距 10 cm和株距 10 cm移栽,保持棚内温度 25 ℃~35 ℃。气温超过 30 ℃时,宜覆盖遮阳网。 6.4 表型鉴定 观察脱毒组培苗表型,检验是否发生变异,淘汰变异的株系,保留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株系。 6.5 温网室管理 按 DB44/T 1803-2016 附录A中防治方法杀灭烟粉虱和蚜虫等害虫,及时淘汰感染病虫害植株。保持常规水肥管理,防止干旱湿涝。 7 脱毒种苗大田扩繁 7.1 将网室扩繁的脱毒苗剪成 20 cm~30 cm 长的茎段,栽插至隔离条件好的无病田进行大田扩繁。田间施肥用料及用法同6.1.1。 7.2 观察不同阶段脱毒苗表型特征,检验是否发生变异,淘汰变异的种苗,保留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种苗。不同阶段脱毒苗的病毒检测及质量要求按照NY/T 1200的规定执行。 7.3 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同6.5。 8 采苗 当脱毒种苗长至 25 cm~30 cm(5 个~8 个节)时即可采摘薯苗进行大田种植。 9 种苗运输 将采摘的健康壮苗捆绑成扎,装入周转筐或包装箱,按 GB 7413 的规定执行产地检疫后进行运输。 10 档案管理 建立种苗档案,内容简明记载,包括品种名称、来源及病毒检测等繁育基本情况与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使用情况。档案至少保留两年。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遂溪县番薯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40823MJL853588L | 发证机关 | 遂溪县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大力普及科学种植番薯知识,组织本会会员交流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帮助了解市场信息,促进本行业共同发展。掌握本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政府反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承办政府及有关部门委办的事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须经批准的事项,依法经批准后方可开展。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陈海平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遂溪县遂湛路99号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 | 邮编 : 52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