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SXSYSJSXH 0002—2024 土壤 有效汞的测定DTPA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XSYSJSXH 0002—2024 |
中文标题 | 土壤 有效汞的测定DTPA浸提-原子荧光光谱法 |
英文标题 |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Mercury in soil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by DTPA Extraction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71.040.20 实验室器皿和有关仪器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401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4年05月07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5月07日 |
起草人 | 马熠罡、展向娟、张浏波、胡平、吴随周、刘亮、石艳琪、黄程裕 |
起草单位 | 陕西省有色金属学会、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测定土壤中有效态元素汞的原子荧光光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中汞(Hg)的有效态元素的测定。 |
主要技术内容 | 4 方法原理 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氯化钙-三乙醇胺(DTPA-CaCl2-TEA)缓冲溶液浸提出土壤中有效态元素汞,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含量。 经预处理后的试液进入原子荧光仪,在酸性条件的硼氢化钾还原作用下生成汞原子,被载气输入石英原子化器中,在特制汞空心阴极灯为光源的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试液中砷含量成正比。 5 干扰和消除 5.1高于一定浓度的铜等过渡金属元素可能对测定有干扰。本标准实验条件下,样品含100mg/L以下的Cu2+、50mg/L以下的Fe3+、1mg/L以下的Co2+、10mg/L以下的Pb2+和150mg/L以下的Mn2+不影响测定。 5.2常见阴离子不干扰测定。 5.3物理干扰消除。选用双层结构石英管原子化器,内外两层均通氩气,外面形成保护层隔绝空气,使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不与空气中的氧和氮碰撞,降低荧光淬灭对测定的影响。 6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6.1 三乙醇胺(C6H15NO3):TEA,分析纯。 6.2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C14H23N3O10):DTPA,分析纯。 6.3 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分析纯。 6.4 盐酸:ρ(HCl)=1.19g/ml,优级纯。 6.5 硝酸:ρ(HNO3)=1.42g/ml,优级纯。 6.6氢氧化钾(KOH),分析纯。 6.7硼氢化钾(KBH4),分析纯。 6.8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 6.9氯化汞(HgCl2):优级纯。 6.10硼氢化钾溶液:ρ=20g/L 称取0.5g氢氧化钾(6.6)放入盛有100mL实验室用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称好的1.0g硼氢化钾,搅拌溶解。此溶液当日配制。 注:也可以用氢氧化钠、硼氢化钠配置硼氢化钠溶液。 6.11 盐酸-硝酸溶液:分别量取300mL盐酸(6.4)和100mL硝酸(6.5),加入400mL水中,混匀。 6.12 盐酸溶液:1+1,用盐酸(6.4)配制。 6.13 盐酸溶液:5+95,移取25mL盐酸(6.4)用实验室用水稀释至500mL。 6.14 硝酸溶液:1+1,用硝酸(6.5)配制。 6.15 硝酸溶液:2+98,用硝酸(6.5)配制。 6.16 浸提液:c(TEA)=0.1mol/L,c(CaCl2)=0.01mol/L,c(DTPA)=0.005mol/L:pH值为7.3。 在烧杯中依次加入14.92g(精确至0.0001g)三乙醇胺(6.1),1.967g(精确至0.0001g)二乙烯三胺五乙酸(6.2),1.470g(精确至0.0001g)二水合氯化钙(6.3),加入水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继续加水稀释至约800ml,用盐酸溶液(6.12)调整pH值为7.3±0.2(用pH计测定),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6.17 汞(Hg)标准溶液 6.17.1 汞标准固定液 称取0.5g重铬酸钾(6.8)溶于950mL水中,加入50mL硝酸(6.5),混匀。 6.17.2 汞标准贮备液:ρ=100.0mg/L 购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样品,或称取0.1354g于硅胶干燥器中放置过夜的氯化汞(6.9),用少量汞标准固定液(6.17.1)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汞标准固定液(6.17.1)稀释至刻度,混匀。贮存于玻璃瓶中。4℃下可存放2年。 6.17.3 汞标准中间液:ρ=1.00mg/L 移取汞标准贮备液(6.17.2)5.00mL,置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50mL盐酸溶液(6.12),用汞标准固定液(6.21.1)稀释定容至标线,混匀。贮存于玻璃瓶中。4℃下可存放100d。 6.17.4 汞标准使用液:ρ=10.0μg/L 移取汞标准中间液(6.17.3)5.00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盐酸溶液(6.12), 用实验室用水定容至标线,混匀。贮存于玻璃瓶中。用时现配。 6.18 载气:氩气(纯度≥99.99%)。 7 仪器和设备 7.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符合GB/T 21191-2007规定,配备汞元素空心阴极灯。 7.2 有效态前处理装置(西安科创海光仪器有限公司YXT-001):频率可控制在160-200r/min,温度可控制在15-50℃,程序自动停止在30-180min。 7.3 pH计:分度为0.1pH。 7.4 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和0.01g。 7.5 漏斗架:3×6位。 7.6 试管架:3×6位。 7.7 浸提瓶:100ml。 7.8 中速定量滤纸。 7.9 尼龙筛:孔径2.0mm(10目)。 7.10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8 样品 8.1 样品采集和保存 按照HJ/T 166的相关规定采集和保存土壤样品。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应避免沾污和待测元素损失。 8.2 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样品干物质含量的测定按照HJ613执行。 8.3 样品制备 除去样品中的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按照HJ/T 166的要求,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进行风干、粗磨、细磨至过孔径2.0mm(10目)尼龙筛(7.9)。样品的制备过程应避免沾污和待测元素损失。 8.4 试样的制备 称取10.0g(准确至0.01g)样品,置于100ml浸提瓶(7.7)。加入20.0ml浸提液(6.16),将瓶盖盖紧。在20±2℃条件下,以160-200r/min的振荡频率振荡2h,沉淀静置30min。将浸提液缓慢倾入装有中速滤纸(7.8)的漏斗架(7.5)内,重力过滤后于48h内进行测定。 若测定所需的浸提液体积较大,可适当增加取样量,但应保证样品和浸提液比为1:2(m/v),同时应使用与之体积匹配的浸提瓶,确保样品充分振荡。 8.5 实验室空白试样的制备 不加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8.4)相同的步骤制备实验室空白试样。 8.6 试料的制备 分取5.0mL试液(8.4)置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盐酸-硝酸溶液(6.11)1mL,加塞混匀,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消解1h,期间摇动1~2次并开盖放气。冷却,用实验用水定容至标线,混匀待测。空白试样(8.5)同上制备。 9 分析步骤 9.1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调试 原子荧光光度计开机预热,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设定灯电流、负高压、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等工作参数,参考条件如下:灯电流15~30mA,负高压240~280V,载气流量300~400mL/min,屏蔽气800~900mL/min。 9.2 标准系列 分别移取0.00、1.00、2.00、5.00、7.00、10.00mL汞标准使用液(6.17.4)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mL盐酸-硝酸溶液(6.11),用实验用水定容至标线,混匀。此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依次为:0.00、0.10、0.20、0.50、0.70、8.00、1.00μg/L。 9.3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硼氢化钾溶液(6.10)为还原剂、盐酸溶液(6.13)为载流,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顺序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原子荧光强度。用扣除零浓度空白的校准系列原子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溶液中相对应的元素浓度(μ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9.4 测定 将制备好的试料导入原子荧光光度计中,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如果被测元素浓度超过标准曲线范围,应稀释后重新进行测定。 同时将制备好的空白试料导入原子荧光光度计中,按照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 10 结果计算 10.1 计算公式 土壤样品中有效态汞的含量ω(mg/kg),按照公式(1)计算: ··············(1) 式中:——土壤中有效态元素的含量,mg/kg; ——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测定试液中元素的浓度,μg/L; ——空白溶液中元素的测定浓度,μg/L; V0——浸提液体积,mL; V1——分取试液的体积,mL; V2——分取后测定试液的定容体积,mL; m——称取样品的质量,g; ——样品的干物质含量,%; 10.2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小数位数的保留与方法检出限一致,最多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陕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61000052015551-6E | 发证机关 | 陕西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科普、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刘学武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51号高新大厦 | 邮编 : 710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