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01—2024 精品咖啡庄园建设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YNRZ 001—2024 |
中文标题 | 精品咖啡庄园建设指南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04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6 坚果、含油果、香料和饮料作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4年02月08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2月25日 |
起草人 | 罗正刚、姜东华、王志全、陈保、朱荣、邓家有、王苏天、彭海明、李建春、廖海鹰、王培涌、官勇、杨立昊、邓家录、聂景璐、陈舰飞、李志、李洪海、张雄、许正宏、董燕梅、李亚男、李晓波、周南南、徐银春、赵明、王宪文、李继祥、胡树林、谢显文、尹海万、杨文润、石建车、梅丽玉、祝何文、马丁、刘海峰、陈单奇、李春梅、侯家志、叶萍、罗珏成、杨琼、黄许俊。 |
起草单位 | 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咖啡质量基础与产业服务)、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小凹子咖啡庄园有限公司、孟连曼宁咖啡有限责任公司(来珠克咖啡庄园)、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宁洱淳乐咖啡庄园有限公司、云南宏基咖啡产业有限公司(香橼树精品咖啡庄园)、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普洱咖啡协会、孟连县咖啡产业协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保山比顿咖啡有限公司、保山益嘉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保山市新寨咖啡有限公司、保山市高老庄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保山市隆阳区佐园咖啡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精品咖啡庄园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环境要求、规划原则、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区建设、加工区建设、体验区建设、庄园功能拓展服务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精品咖啡庄园建设。 |
主要技术内容 |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1 精品咖啡庄园Boutique Coffee Estate 有固定的种植、生产、经营、体验等场所,看得到咖啡园、触得到咖啡加工、喝得到精品咖啡、听得到咖啡故事、体验得到咖啡文化,支持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咖啡文旅融合综合体。 2 建设原则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精品咖啡庄园建设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国土空间、村庄规划等要求,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土地,并结合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科学布局生产、生活、观光、体验等区域,处理好山林、水体、道路、建筑的关系。 2.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根据咖啡庄园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发展模式,体现差异性和形态多元性。 2.3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坚持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现代循环农业机制,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立足精品咖啡生产,引导咖啡庄园结合资源禀赋,挖掘人文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势,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 环境要求 3.1 环境条件 3.1.1 咖啡庄园周边、上风口及水流的上游无污染源,与工厂区、垃圾场等污染源的直线距离宜不小于2 km,与城镇、高速公路等的直线距离宜不小于500 m,中间无自然遮挡的宜设置隔离带或缓冲区。 3.1.2 咖啡庄园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庄园不同功能区域内布置合理、整洁美观。 3.2 立地条件 咖啡种植园环境条件宜符合DB53/T 149.3的相关要求。土壤质量宜符合GB 15618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规定;地表水质宜达到GB 3838中规定的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宜达到GB 5084的要求。 4 规划原则 4.1 园区规模 4.1.1 因地制宜,个性化建设咖啡庄园,咖啡种植园面积占咖啡庄园面积70%以上。 4.1.2 相对集中连片规模不小于3.3公顷。 4.2 规划布局 咖啡庄园规划建设宜结合实际,综合评估咖啡庄园的发展条件,统筹咖啡种植园建设、生态修复与完善、咖啡加工厂房建设、观光旅游设施建设等因素,规划布局可参考NY/T 3934第7章的相关内容。 5 基础设施建设 5.1 交通 5.1.1 出入咖啡庄园的道路路况良好。从主干公路连接出入咖啡庄园及庄园内道路宜达到GB/T 51224要求,路面硬化率达100%。 5.1.2 咖啡种植园道路宜符合DB53/T 149.3的相关要求。咖啡庄园内道路设施建设宜体现因地制宜,生态自然、安全便利,与整体景观建设相协调。 5.1.3 道路宜设置交通指示牌和观光指示牌,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5.2 给排水 5.2.1 生活供水系统宜设施完善,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符合GB 5749的要求。 5.2.2 有条件咖啡庄园宜排污水分流,确定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污水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3 电 5.3.1 供电系统建设,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原则,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电力供应系统符合GB 50052的要求。 5.3.2 咖啡庄园照明设施及线路应合理布局,排列规范,安全美观,便于管控。 5.3.3 户外照明宜使用节能灯具,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5.4 网络化 5.4.1 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稳定通畅,线路架设规范、安全有序。 5.4.2 宜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方便游客手机上网。 6 生产区建设 6.1 咖啡种植园建设宜符合DB53/T 149.3的要求。 6.2 咖啡园道路通畅,步行道宽度不低于1.0 m以上,修建“之”字形或“S”步道绕山开筑。 6.3 应设有咖啡观光配套设施。 7 加工区建设 7.1 加工环境 7.1.1 加工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相关要求。 7.1.2 加工区建设符合GB 14881要求,咖啡及制品应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 7.1.3 因地制宜建立个性化的生产空间隔离区,可视化的参观通道。 7.2 产量和品质要求 加工区产量稳定,达到或超过品种合理的经济产量。品质达到品种特性要求,精品率60%以上。 7.3 加工设备设施 根据咖啡庄园的实际情况需要,加工设备设施宜配备性能稳定可靠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a) 提升机、鲜果浮选机、鲜果色选机、青果分离机、脱皮机、脱胶机 (机械湿法)、烘干机、晾晒架等; b) 收集池、发酵池、洗豆池(槽)、浸泡池、废水(皮)处理池、库房等。 7.4 工艺流程 确保咖啡豆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工艺流程但不限于: a) 湿法加工流程: ——传统湿法加工:鲜果→分拣→脱皮→发酵脱胶→清洗→浸泡→干燥→带壳豆; ——机械湿法加工:鲜果→分拣→脱皮→机械脱胶→浸泡→干燥→带壳豆; b) 半干法加工:鲜果→分拣→脱皮→干燥→带壳豆; c) 干法加工:鲜果→分拣→清洗→干燥→干果。 7.5 加工管理 7.5.1 宜建立咖啡加工技术规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7.5.2 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与卫生管理记录和档案。 7.5.3 宜建立员工档案,加强员工技术和质量安全等培训。 8 体验区建设 8.1 采摘体验 宜划定一定面积咖啡园供采摘体验。 8.2 加工体验 宜设置咖啡加工体验区,建立相应的传统作坊,加工体验场所符合GB 14881要求。 8.3 品尝体验 咖啡品饮体验区宜有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品饮环境、方法、品测等可参照DB53/T 149.6的要求。 8.4 空间展示 咖啡庄园建设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立个性化的展示空间,展示与咖啡相关的历史,文化、技艺以及咖啡庄园特色等。 8.5 产品展示 8.5.1 宜展示本庄园所生产的各种咖啡产品,突出历史、文化和特色。 8.5.2 咖啡产品应符合于NY/T 289等要求。 8.5.3 相关商品应体现精品咖啡庄园特色。 9 庄园功能拓展服务 9.1 讲解服务 宜配备讲解员,服务应达到GB/T 17775的要求。 9.2 咖啡体验服务 9.2.1 提供咖啡采摘、加工等体现自身服务的体验服务。 9.2.2 咖啡体验服务应注重访客的感受,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咖啡定制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DIY的咖啡制作; ——咖啡产品的个性包装; ——咖啡以及咖啡附属产品的工艺品制作。 9.3 餐饮服务 9.3.1 宜提供咖啡庄园特色餐饮。 9.3.2 餐饮设施设备完好,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及污水处理设施。餐(饮)具配套并符合卫生要求,有消毒专用设备。 9.3.3 食材宜采用本地食材。 9.4 住宿服务 宜提供住宿服务应符合LB/T 065的要求。 9.5 产品售卖服务 9.5.1 经营诚实守信,无欺诈行为。 9.5.2 不追逐游客兜售商品,不强买强卖。 9.5.3 态度良好,不得有侮辱游客的行为和语言。 9.5.4 咖啡产品应按公示的价格和计费方式收费。 9.5.5 宜提供产品包装及邮寄服务。 9.5.6 提供现金、电子支付、刷卡支付等支付方式。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30000518357661E | 发证机关 | 云南省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岫峰 | ||
依托单位名称 | 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 ||
通讯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 | 邮编 : 6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