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10—2024 叶菜新型生物肥料制备方法及施用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YNRZ 010—2024 |
中文标题 | 叶菜新型生物肥料制备方法及施用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Leafy Vegetable New Bio-fert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8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10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4年02月08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2月25日 |
起草人 | 孔垂思、徐胜光、杨涛、陈泽斌、鲁耀、范志伟、林丽、和国优、马焕锦、冯光鹏。 |
起草单位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叶菜新型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和施用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叶菜新型秸秆生物有机肥及其复合微生物肥制备及施用。 |
主要技术内容 |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制备方法 2.1 炭基配方肥制备 2.1.1 炭基长效氮肥制备 2.1.1.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1。 2.1.1.2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1.2 高磷高钾掺混肥 2.1.2.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2。 2.1.2.2 制备方法 按照NY/T 798 执行。 2.1.3 炭基配方肥制备 将2.1.1和2.1.2制成的肥料按3:2混合均匀,N:P2O5:K2O为14:6:12最佳,现配现用。 2.2 专用秸秆生物有机肥制备 2.2.1 原料及用量 原料及用量见表3。 2.2.2 腐熟剂及菌剂用量 在2.2.1配制好的肥料中加入腐熟剂和菌剂,用量见表4。 2.2.3 制备方法 按照NY 884执行。 2.3专用复合微生物肥制备方法 将2.1和2.2配制的肥料按1:11.5的比例混合均匀、计量、装袋、包装得成品。 3 施用技术 3.1 第一茬 3.1.1 改土 种植前清除前茬作物,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均匀撒施4.2制备的肥料作底肥(1000 kg/亩),旋耕混土(深20 cm~30 cm),再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 3.1.2 基肥 改土后,即刻均匀撒施4.3制备的肥料作基肥(500 kg/亩),旋耕混土(深10 cm~15 cm),再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两周。 3.1.3 追肥 追肥分3次进行: 1) 第一次追提苗肥,根际撒施硝酸钙,10 kg/亩。 2) 第二次生长初期追肥,根际撒施平衡复合肥,N:P2O5:K2O为17:17:17,20 kg/亩。 3) 第三次旺长期追肥,根际撒施平衡复合肥,N:P2O5:K2O为17:17:17,20 kg/亩。 3.2 第二茬 3.2.1 基肥 清除前茬作物后直接旋耕翻松土(深20 cm~30 cm),闷棚打开遮阴网晒一周后,均匀撒施4.3制备的肥料(500 kg/亩)作基肥,旋耕混土(深10 cm~15 cm)。 3.2.2 追肥 按3.1.3执行。 3.3 第三茬 3.3.1 基肥 按3.2.1执行。 3.3.2 追肥 追肥分3次进行,分别在提苗期、生长初期、旺长期根际撒施平衡复合肥,N:P2O5:K2O为17:17:17,每次施用量20 kg/亩。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30000518357661E | 发证机关 | 云南省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岫峰 | ||
依托单位名称 | 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 ||
通讯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 | 邮编 : 6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