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BIAIM 0010—2024 汽车碰撞安全分析软件工具测评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BIAIM 0010—2024
中文标题  汽车碰撞安全分析软件工具测评规范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50 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I651 软件开发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27日
实施日期  2024年09月27日
起草人  王泽兴、王明、原诚寅、崔向阳、蔡勇、张常有、叶璐、杨世春、赖宇阳、范长伟、陈光、范松、史爱民、闫锦华、王海华、陈飞、曹银锋、李玥、邹广才、郝维、张媛、季双、董琪、李伟、熊玥、唐伟奇、施金金、任秉韬、谢欢、孙凯博、罗程、刘彦梅、赵帅、曹耀光、龚益坚、方立桥、陈磊
起草单位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湖南迈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湖南大学、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易士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树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除了标准的规范性要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等)外,本标准的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功能要求、汽车应用场景需求、软件测试和软件评价。其中:
(1)功能要求:根据汽车碰撞安全分析软件工具产品特性和操作描述,提出软件的功能分为如下三类,包含前处理、求解及后处理,并针对上述三类功能提出具体要求;
(2)汽车应用场景需求:针对汽车行业实际需求,定义汽车碰撞安全分析软件的应用场景,软件需要全面覆盖汽车碰撞安全开发分析需求,分为如下四类:汽车整车碰撞分析、汽车乘员保护分析、汽车行人保护分析和汽车子系统分析,标准中已明确针对以上性能开发对软件提出的需求,以及应用软件过程中的输入、输出信息;
(3)软件测试:标准中已明确测试流程、测试准备、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其中测试方法针对前述功能要求一一对应,明确测试项、测试步骤等内容;
(4)软件评价:标准中已明确汽车碰撞安全分析软件工具的评价体系、评分方法以及测评结论。
标准的附录部分包含两类内容:
(1)附录A评分标准使用建议:包含前处理、求解、后处理三个模块评价,以上三项评价标准与功能要求的前处理、求解、后处理三项内容一一对应,已明确测试项及详细评分细则的使用建议,软件测试方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权重继而计算软件评分;
(2)附录B软件评价等级使用建议:根据测评结果对软件进行等级评价,包含A(优)、B(良)、C(及格)、D(差)四个等级,标准给出软件等级评价与评分范围的使用建议。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北京智能制造创新联盟
登记证号51110000500317194Q发证机关北京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开展技术研发、咨询与服务;制定行业标准;组织技术培训、会议与展览;承接政府委托项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周恢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31号生产力大楼邮编 : 100088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