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YNRZ 013—2024 枇杷育苗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YNRZ 013—2024 |
中文标题 | 枇杷育苗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raising of loquat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31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5 水果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4年05月24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06月10日 |
起草人 | 宋云连,罗心平,张惠云,李戈,毕珏,陈友祥,李松开,王跃全,郑健,赵爱秋,杜朝金,章勇,王思云,陈德香,杨庆华,江虺,赵秀华,王美存,陈于福,余卫霖,李阳,柯劭樨。 |
起草单位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屏边苗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蒙自市果蔬技术推广站,元阳县热带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站,元阳强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河言辰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枇杷育苗技术的苗圃选择、砧木育苗、嫁接、出圃和运输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枇杷种苗繁育。 |
主要技术内容 |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苗圃选择 2.1 环境条件 选择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阳光充足,坡度≤15 °,海拔≤1000 m的农业生产区域。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2.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8 ℃,极端最低气温≥0 ℃。 2.3 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pH值5.5~6.5,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或红壤土,地下水位1 m以下。 3 砧木育苗 3.1 苗床准备 苗床宽1 m,长15 m~20 m,苗床间距离为0.4 m~0.6 m。 3.2 营养土装袋 育苗用土曝晒7天以上,每立方土混入商品有机肥150 kg~200 kg、椰糠100 kg~200 kg、钙镁磷1 kg~2 kg,充分混匀,肥料符合NY/T 394规定。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高25 cm ~30 cm×宽18 cm ~25 cm的营养钵(袋),营养钵放于准备好的苗床上。用宽于苗床0.6 m~0.8 m的黑色地膜(厚度0.05 mm)覆盖在营养钵上,用土将膜四周压实。 3.3 种子选择 随采随播,选择‘解放钟’、‘长虹3号’、‘五星’等品种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3.4 催芽 在室内种子与发酵湿润锯木屑按1:5混匀堆放,高度小于50 cm,保持锯木屑含水量50%~60%,定时检查,取出萌动露白的种子播种。 3.5 播种 在每个营养钵中间平放一粒萌动露白种子,覆土高于种子1 cm ~2 cm,并用稻草覆盖。 3.6 苗圃管理 3.6.1 遮阳淋水 遮阳淋水按以下方法进行: a)苗圃搭建高1.5 m,遮光率60%~80%的遮阳棚; b)播种后早晚淋水各一次,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c)嫁接前50 d~60 d,每亩淋水800 kg~1000 kg; d)嫁接前15 d~20 d,每亩淋水800 kg~1000 kg。 3.6.2 除草 播种后,人工除草,保持苗床清洁。 3.6.3 施肥 施肥按以下方式进行: a)第一次枝梢老熟时,每亩淋施0.5%有机水溶肥300 kg~500 kg。每隔10~20天施肥一次。 b)第二次枝梢老熟后,每亩淋施1%有机水溶肥300 kg~500 kg一次。 c)以后施肥量逐渐递增,每亩撒施尿素3 kg ~5 kg,再淋施1%~2%有机水溶肥500 kg~800 kg。1~2个月施肥一次。 d)嫁接前50 d~60 d,每亩撒施高氮型复合肥3 kg~5 kg一次。 3.6.4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A。 3.7 炼苗 第一次枝梢老熟开始炼苗,每天8:00~20:00盖上遮阳网,20:00~8:00拆除遮阳网,连续3~5 天。之后每天14:00~20:00盖上遮阳网,其他时间拆除,连续3~5 天,结束后可拆除阴棚。 4 嫁接 4.1 嫁接时间 嫁接枇杷的最佳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4.2 砧木选择 1年生健壮实生苗,主干直径≥1.0 cm。 4.3 接穗选择 选择综合性状优良、市场前景好的品种,且芽眼饱满、表皮光滑、无病虫害、粗度与砧木相近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4.4 嫁接方法 采用切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口高度离地20 cm,在接穗包扎的时,把芽眼露出。 4.5 嫁接苗管理 4.5.1 抹芽 嫁接成活后,适时抹去砧木新芽,促进接穗生长。 4.5.2 除草 对苗床长出的杂草适时清除。 4.5.3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按本文件5.6.3规定执行。 4.5.4 病虫害防治 嫁接苗病虫害预防按本文件5.6.4规定执行。 4.5.5 解绑 第2次梢完全老熟后,用刀从上向下轻划,切断嫁接膜。 5 出圃 5.1 苗出圃要求 长势好,无病虫害,嫁接口愈合良好,愈合处表皮平滑,嫁接苗接穗高度≥40 cm,接穗直径≥1.0 cm。分级标准按附录B.1规定执行。 5.2 起苗要求 起苗前先断袋外的主根,保持营养钵完整。 6 运输 装运时须将装有苗木的营养钵轻拿轻放,呈品字形依次摆放整齐;运输环境清洁;避免烈日暴晒、雨淋。运出县级以外行政区域的苗木,应到当地植物检疫部门开具植物检疫证书并随苗携带。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30000518357661E | 发证机关 | 云南省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岫峰 | ||
依托单位名称 | 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 ||
通讯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 | 邮编 : 6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