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YNRZ 014—2024 三月白枇杷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YNRZ 014—2024
中文标题  三月白枇杷栽培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loquat Sanyuebai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B31
国民经济分类  A015 水果种植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4日
实施日期  2024年06月10日
起草人  张惠云,宋云连,郑健,罗心平,毕珏,李戈,陈友祥,李松开,王跃全,杜朝金,章勇,王美存,陈于福,余卫霖,赵爱秋,王思云,陈德香,杨庆华,江虺,赵秀华,李聪元,潘静,马维丽,吕娟,周浩,李阳,柯劭樨。
起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屏边苗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蒙自市果蔬技术推广站,元阳县热带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站,元阳强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河言辰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三月白枇杷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定植、幼树管理、成年树管理、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三月白枇杷种植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1   疏散型树冠 dispersal canopy
干高30 cm~50 cm,培养5级~6级枝条,末级枝留2个~4个结果枝,树高小于2.5 m。
1.2  塔式树冠 tower crown
培养中心主干,3层主枝群,各层留4个~6个结果枝,上下层不重叠,每层间隔50 cm~60 cm,树高小于3.5 m。
2 建园
2.1园地选择
2.1.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7℃,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600 mm。
2.1.2  环境条件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近、坡度小于25°的地块,园地周边5 km以内无污染源,符合NY/T 391的规定。
2.1.3 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pH值 5.5~6.5,地下水位1.5 m以下。
2.2  园地规划
2.2.1 分区
果园应结合地形地貌分为若干生产区,1个生产区包含5个~6个生产小区,每个生产小区面积以6亩~10亩为宜。
2.2.2 开垦
坡度小于5 °果园,局部整平;坡度5 °~25 °果园建设等高梯田,梯面宽度不低于3 m。
2.2.3 道路
果园应结合生产区建设主路和支路,主路宽3 m~5 m,支路宽1 m~2 m。
2.2.4 排灌设施
排灌设施按如下要求建设:
a)每50亩建1个150 m3蓄水池,1个4 m3打药池;
b)结合果园分区安装灌溉管道;
c)结合生产区和道路建排水沟。
2.2.5 防风林
在每个生产区迎风面选择与枇杷无相似病虫害的树种建设防风林。
3 定植
3.1  定植密度
行距5 m~6 m,株距5 m~6 m,每亩定植18株~26株。
3.2  定植前准备
3.2.1  山地果园在种植前3个月按设定株行距挖定植穴,长、宽、深不小于0.8 m。每穴放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40 kg ~ 50 kg、钙镁磷肥1 kg ~ 1.5 kg、生石灰0.5 kg~1 kg混匀,回穴高于地面15 cm~20 cm。肥料符合NY/T 394的规定。
3.2.2  平地果园采用深沟高畦,畦间沟宽40 cm~50 cm,深30 cm~40 cm;挖穴混肥与山地果园相同。
3.3  定植时间
定植宜在1月~3月进行。
3.4  定植方法
3.4.1 种苗要求
嫁接口愈合良好,生长健壮,接穗第二次梢老熟,嫁接口上方接穗直径0.8 cm以上的营养袋(杯)嫁接苗。
3.4.2 苗木处理
苗木长途运输时,须剪去全叶的1/2叶片,每3 h~4 h淋水一次。
3.4.3 种植
在定植点正上方挖深度和土球高度一致,直径为土球2倍的定植穴,定植时,剪去过长主根、嫩梢,受伤根、叶;将苗垂直放入,回土压实,使根茎高于树盘2 cm~3 cm。定植时遇高温,剪去剩余叶片的1/3。
4 幼树管理
4.1  水肥管理
幼树施肥应勤施薄施,每次抽梢以速效化肥为主,每株用0.2%~0.3%尿素、0.1%~0.2%复合肥(N:P:K为15:15:15)的水肥5 kg~8 kg浇灌;秋冬季施有机肥一次,每株15 kg~20 kg。定植一年后,每株施复合肥(N:P:K为15:15:15)200 g~300 g,年施2次~3次。没有降雨或降雨量不足时,每个月浇水1次~2次,每次30 kg~50 kg。
4.2  整形修剪
种植密度高的果园培养塔式树冠,种植密度低的果园培养疏散型树冠。树型培养以拉枝为主,拉枝角度以45 °为宜。疏剪弱枝、过密枝、病虫枝。
5 成年树管理
5.1  枝梢管理
5.1.1  花芽提前萌动,可采用以下方法抑制:
a)树冠喷雾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
b)用环割刀在主枝上错口半圆或闭口环割。
5.1.2  花芽推迟萌动,采用拉枝促萌。
5.1.3  末次枝梢老熟须控制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5.2  花果管理
5.2.1 疏穗
按照树冠顶部多疏,树冠内堂、中下部少疏及老树、弱树多疏的原则,疏除花穗较弱的枝条,枝条壮旺的保留2个花穗,枝条中庸的保留1个花穗。
5.2.2 疏蕾
每穗保留3个~ 5个支轴,短截支轴1/3~1/2。
5.2.3 疏果
疏果分2次~3次进行,每穗保留6个~ 10个果。
5.2.4 套袋
在最后一次疏果时进行套袋,在套袋前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以外黄内黑双层防水袋为宜,规格:长25 cm~30 cm×宽17 cm~20 cm。先套泡沫网袋,再套纸袋。
5.3  水肥管理
5.3.1 施肥量
以25 kg/株果实为准。全年每株施肥总量为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2 kg~3 kg,商品有机肥30 kg~40 kg,尿素0.4 kg~0.5 kg,钾肥0.4 kg ~0.5 kg,钙镁磷0.4 kg~0.5 kg。施肥分为采果肥、促花肥、壮果肥。
5.3.2 采果肥
采果后,以速效肥为主,适当搭配有机肥。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30%~40%。施肥后每亩用50 kg~60 kg生石灰撒施。
5.3.3 促花肥
在花穗不再伸长至开花前,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搭配速效肥和钙镁磷,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40%~50%。
5.3.4 壮果肥
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10%~20%,施用方法如下:
a)谢花后10 d~15 d,每株用有机肥5 kg~8 kg、尿素0.05 kg~0.1 kg、氯化钾0.05 kg~0.1 kg兑水50 kg浇灌。
b)谢花后20 d~25 d,每株用有机肥3 kg~5 kg、尿素0.05 kg~0.1 kg、氯化钾0.05 kg~0.1 kg兑水50 kg浇灌。
c)谢花后30 d~40d,每株用有机肥3 kg~5 kg、尿素0.05 kg~0.1 kg、氯化钾0.05 kg~0.1 kg兑水50 kg浇灌。
5.3.5 根外追肥
抽穗期、谢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用0.1%磷酸二氢钾、0.1%硼砂水溶液、0.2%氨基酸、0.2%极量钙(160g/L)等叶面肥进行保果、壮果,叶面肥施用与病虫害防控相结合。
5.4  采后修剪
5.4.1  采果时,结果枝保留5片~7片叶短截、疏除无叶结果枝或果轴。
5.4.2  采果后20 d~30 d剪除多年生弯曲、细弱枝,回缩途长营养枝,对过密枝进行拉枝。对末次梢侧枝进行疏剪,保留1个~2个梢。株距间保留1 m以上空间。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合理采用化学措施。
6.2  防治方法
6.2.1 农业防治
不引入检疫性病虫害种苗、接穗。选择无病虫害优良种苗。加强田间管理,科学修剪,冬季清园,树干涂白,病虫枝集中处理。
6.2.2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诱虫板、性诱剂,人工捕杀等。
6.2.3 生物防治
果园生草覆盖,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昆虫;选择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6.2.4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精准用药。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和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 的规定。
6.2.5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A。
7 采后处理
采后处理按照GB/T 40827的要求进行。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登记证号51530000518357661E发证机关云南省民政局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李岫峰
依托单位名称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邮编 : 650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回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