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YNRZ 023—2024 核桃林下牧草种植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YNRZ 023—2024
中文标题  核桃林下牧草种植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ing forage under walnut forest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B20
国民经济分类  A018 草种植及割草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25日
实施日期  2024年07月10日
起草人  易怀锋、张翠仙、尼章光、解德宏、柏天琦、黄海渊、木建忠、姜艳、王铁运、陈于福、王美存、章勇、杨天坤、刘争毅、赛祯赵、李小立、杨从教、刘杨武、赵爱秋。
起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福贡县上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福贡县架科底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隆阳区植保植检站、潞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隆阳区蒲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桃林下牧草种植管理的选地、草种选择、种植前准备、种植、田间管理、刈割及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云南山地核桃林下牧草种植。
主要技术内容  1 选地
选择株距≥5 m,行距≥6 m,排水性好,遮光度≤45%,坡度≤25°的沙土或壤土核桃林。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要求。
2 草种选择
选择的草种应经过国家或地方认定登记,适宜云南山地核桃林种植的牧草,如臂形草、燕麦草和热研4号王草等。
3 种植前准备
3.1 整地
清除林下石块、杂草及其它杂物,疏松表土深10 cm~15 cm。
3.2 施基肥
种子播种或种茎种植前施腐熟农家肥800 kg/667 m2~1000 kg/667 m2,根据不同草种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
4 种植
4.1 种子种茎选择
选择颗粒饱满、无病害种子,种茎应当老熟、芽点完好,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142规定的要求。
4.2 处理
对种子、种茎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播种前使用多菌灵悬浮剂1000 倍~2000 倍液浸泡10 min,种茎使用0.1%~0.5%的生根粉浓度溶液浸泡30 min。
4.3 播种时间
宜在雨季来临前播种。
4.4 播种方法
4.4.1 种子播种
采用条播,株行距30 cm×50 cm,开深3 cm~5 cm的沟,播种后覆土3 cm~5 cm。根据种子类型选择播种量。
4.4.2 种茎种植
种茎长度10 cm~20 cm,保留芽点1 个~2 个,平植,种植密度为60 cm ×80 cm,覆土5 cm ~8 cm。
5 田间管理
5.1 补苗
发现死亡、缺苗,及时补种。
5.2 施肥
出苗后20 d~30 d亩施N:P2O5:K2O为15:15:15的复合肥30 kg~40 kg。每次刈割后亩施尿素13 kg~2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5.3 病害防治
见附录A,施用后30 d内不得放牧或作为饲料储存。
5.4 虫害防治
绿色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首选灯光诱杀、网补、天敌防治等手段,严重时可喷施农药防治(见附表),药物防治时农药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6 刈割
6.1 刈割期
臂形草宜在抽穗期至初花期高50 cm左右进行刈割。燕麦草宜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刈割。热研4号王草在高度1.2 m~2.0 m刈割。
6.2 留茬高度
使用人工或机械采割,臂形草控制留茬高度在8 cm~10 cm,燕麦草控制留茬高度在5 cm~8 cm,热研4号控制留茬高度在10 cm~15 cm。
7 利用
7.1 青饲
采收后可直接饲喂牛羊兔等食草动物。
7.2 青贮
采割后晾晒至含水量65%~75%,切成5 cm以下段状即可密封储存。
7.3 还田
粉碎覆盖于树体根部或埋于土下作为有机肥使用。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登记证号51530000518357661E发证机关云南省民政局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李岫峰
依托单位名称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邮编 : 650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