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QAAS 002—2024 彩色马铃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QAAS 002—2024 |
中文标题 | 彩色马铃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9 其他农业 |
发布日期 | 2024年11月18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11月18日 |
起草人 | 钟巍然、马强、李平、杨津、梁峰铭、古愉川、蔡宇、邓旭明 |
起草单位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巫溪县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彩色马铃薯 Colored Potato 彩色马铃薯指马铃薯薯肉含有一定花青素,呈现红色、紫色、紫纹、红纹等肉色的品种。 3.2 马铃薯脱毒种薯 Virus-free Seed Potatoes 符合 GB 18133 质量要求的各级种薯。 3.3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 Potato late blight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指将晚疫病预测模型、气象数据监测终端、无线通讯、Web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疫病知识、防治建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对监测地的马铃薯晚疫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诊断,对晚疫病发生及流行进行预警的系统。 4 产地环境 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前茬为非茄科作物。产地环境符合 NY/T 391 要求。 5 品种及种薯 5.1 品种选择 选择审(鉴)定或登记的并适合重庆种植的彩色马铃薯品种。 5.2 种薯要求 宜选择马铃薯脱毒种薯。种薯质量符合 GB 18133 要求。 5.3 种薯处理 种薯处理符合 GB/T 31753 要求。 6 种植技术 6.1 整地 要求播前半月对土壤深翻 25 cm~35 cm,之后旋耕,深度 10 cm~15 cm。 6.2 适时播种 海拔 1000 m 以下的种植区于 12 月至次年 1 月抢晴天及时播种;海拔 1000 m 以上的种植区可视天气状况于 2 月至 4 月播种。 6.3 高垄栽培 进行高垄栽植方式,垄距 100 cm,垄高 25 cm,一垄双行,双行错窝播种,株距 24 cm~27 cm。播种后灌水盖膜,宜使用生物降解膜。 6.4 施足底肥 在播种沟内每 666.7 m2 条施腐熟农家肥 1500 kg~2000 kg,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60 kg~8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要求。 6.5 田间管理 薯芽出苗顶膜时,及时引苗出膜。现蕾期末每隔 7 d~10 d 用 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共追 2 次~3 次。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灌补水。如遇涝害,做好清沟排渍。 7 主要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晚疫病、早疫病和疮痂病。 蚜虫、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 7.2 防治 晚疫病防治按照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执行,先施用保护剂,后施用治疗剂防控。保护剂可选用 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治疗剂可选用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 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50%氟啶胺等药剂,交替使用。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要求。 病虫害防治按照 GB/T 31753 执行。整地深翻旋耕后,撒施绿僵菌或白僵菌,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黄板、杀虫灯诱杀害虫。 8 收获与贮藏 8.1 收获 地上茎 70%的叶片落黄时,及时抢晴天收获。 8.2 贮藏 用秸秆覆盖、堆藏、架藏、通风库贮藏,避光,温度以 4 ℃~5 ℃为宜,湿度以 85%~90%为宜。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剔除病薯、烂薯。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重庆市农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00000450417997P | 发证机关 | 重庆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培训人员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明陆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高峰寺村(农科大道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综合大楼2-13房间) | 邮编 : 401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