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GAMDPM 018—2024 岭南避暑胜地评价方法-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GAMDPM 018—2024
中文标题  岭南避暑胜地评价方法
英文标题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summer resort in Lingnan
国际标准分类号  07.0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CCS A 47
国民经济分类  M7410 气象服务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2日
实施日期  2024年12月09日
起草人  杨颖璨、朱平、钟雄蔼、靳奎峰、林芳妮、陈珑珑、李文慧
起草单位  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广东气象影视宣传中心)、茂名市气象局、广东华云技术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岭南避暑胜地”评价活动旨在充分挖掘地区气候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岭南生态文明 建设工作,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水平,同时减缓气候变暖背景下夏季城市群压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了能够对岭南避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客观评价,保证评价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性,特制定本文件。 
(2)适用范围 
      中国岭南地区避暑旅游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配套设施完善,适宜夏季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区域参与“岭南避暑胜地”评价活动。 
(3)评价方法 
      通过统计气候属性、环境属性、地理景观、配套设施四类中所有三级指标的优良率(达到优、良的累计项数除以参与统计的总项数)和达优率(达优的累计项数除以参与统计的总项数)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4)气候属性 
      气候属性指标包括气温属性、降水属性、湿度属性、风属性、气压属性、气候舒适属性、强对流指标等共计 7 个二级指标,用来表征评价区域内避暑气候条件。 
(5)环境属性 
      环境属性指标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植被环境等共计 3 个二级指标,用来表征评价区域内环境条件。 
(6)地理景观 
      地理景观指标包括气象景观、其他景观,用来表征评价区域内的气象旅游景观资源。 
(7)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指标包括交通设施条件、住宿接待条件、旅游胜地建设水平指标、防灾减灾能力指标共计 4 个二级指标,用来表征评价区域内便利性、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情况。 
(8)气温属性 
      统计区域内平均气温、适宜温度(日平均气温不小于 18℃且不大于 28℃)日数占比、平均最低气温、日最低气温小于 26℃日数占比、平均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小于 31.5℃占比、高温(日最高气温超过 35℃)日数占比、平均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超过 5.5℃年均日数等 9 个三级指标。基于评价区域气象监测数据获取该数据。 
(9)降水属性 
      统计区域内适宜降水(日降水量不小于 0.1mm 且小于 10mm)日数占比、无降水(日降水量小于0.1mm)日数占比、大雨(日降水量不小于 25mm)日数占比等 3 个三级指标。基于评价区域气象监测数据获取该数据。 
(10)湿度属性 
      统计区域内平均相对湿度、适宜湿度(平均相对湿度不小于 40%且不大于 80%)日数占比等 2 个三级指标。基于评价区域气象监测数据获取该数据。 
(11)风属性 
      统计区域内适宜风(日均风速不小于 1.5m/s 且不大于 7.9m/s)年均日数、强风(日最大风速不小于 10.8m/s)日数占比、静风(日均风速不大于 0.2m/s)日数占比等 3 个三级指标。基于评价区域气象监测数据获取该数据。 
(12)气压属性 
      气压指标是参照《气候康养地评价》(T/CMSA 0019-2020),计算区域内年平均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的比值。基于评价区域气象监测数据获取该数据。 
(13)气候舒适属性 
      统计区域内人体舒适度指数舒适以上日数占比、气候度假指数适宜以上日数占比、气候旅游指数适宜以上日数占比等 3 个三级指标。基于评价区域气象监测数据获取相关计算基础数据,并按照附录中提供的计算标准进行计算。 
(14)强对流 
      统计区域内强对流(冰雹、雷暴、龙卷、飑线合计)日数占比。 
(15) 大气环境 
      统计区域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占比、臭氧超标日数占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等 3 个三级指标。基于评价区域内或附近的负(氧)离子监测装备、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获取该数据。 
(16)水环境 
      统计区域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功能水体中水质。基于当地政府部门权威发布的统计资料或当地环境主管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 
(17) 植被环境 
      当地政府部门权威发布的统计资料或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森林覆盖率。
(18)气象景观 
      统计区域内出现的天气景观种类数量(如云雾、云海、虹等)。基于评价区域内提供的景观资料或图片。 
(19)其他景观指标 
      统计区域内出现的地质地貌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景观等非气象景观种类数量。基于评价区域内提供的景观资料或图片。 
(20)旅游胜地建设水平指标 
      旅游胜地建设水平指标包括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设施完备程度、荣誉等 3 个三级指标。基于评价区域内提供的资料。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广东省气象防灾减灾协会
登记证号51440000073496967E发证机关广东省民政厅
业务范围维护权益、行业自律、制订标准、产品认证、学术交流、举办展览以及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的其他事项。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杜尧东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梅东路29号304房邮编 : 5106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