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HBTAIYANG 04—2024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HBTAIYANG 04—2024 |
中文标题 |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40.19 试验 (词汇)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M732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
发布日期 | 2024年11月22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11月22日 |
起草人 | 杨新国、李海峰、张志联、彭扬东、陈斌明、唐树林、黄庆刚、刚轶金、刘晓、 王挺、李海周、黄河、尚毅梓、刘鲲翔、李素敏、王卫苹、马志强 |
起草单位 | 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孝感市光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网物资设备材 料检测分公司、中碳协(湖北)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中 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能力建 设(山西)分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经预研阶段标准核心参编单位讨论,本标准主要是针对我国依法依规条件下建成的检验检测实验室单位,对已建成实验室满足运行1年后可以开展零碳评价服务,标准主要规定实验室在人员、设备、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新建成实验室和已建成实验室均可考本文件执行。 零碳实验室评价体系包含7个方面要求,其中评价基本要求主要是从实验室建筑合规性与相关性要求、最高管理者的领导和责任要求、实验室人员宣传教育的要求。 实验室基础设施要求包含了实验室设计与建设要求,该要求对实验室建设装修用材,功能区设计等方面提出低碳环保要求。实验室照明方面的要求则是充分考虑实验室自然采光需求以及对人工照明、分区照明提出节能分级照明要求。 实验室设备方面的要求,则要求实验室配套设备的采购,应符合国家节能设备的要求,降低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减少设备污染的排放。 实验室管理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化和实验室管理能力的建设2个方面的要求,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对实验室检测流程、检测数据、出具报告等方面实现自动封样、自动获取检测数据,自动分析数据、自动上传检测结果并形成检测报告,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增加检测实验室的公信力。 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相关管理体系运行建设,以提高实验室能持续满足客户检测要求,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 在实验室能源资源投入方面,则主要从实验室用水、用电、用气、实验材料、实验试剂试块等资源进行要求,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减少化石能源的的使用,以及材料的浪费。 在实验室环境方面的要求,主要从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湿度噪音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在满足实验温度、湿度、噪音的条件下,采取智能控制,温控调节等方式,实现减碳的要求。 在实验室排放方面的要求,是要求实验室在采取所有能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后,仍有碳排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自愿减排量来抵消实验室剩余的碳排放,从而实现零排放。 根据上述标准要求,要求第三方机构根据标准规定的评价流程对实验室进行评价得分,零碳实验室评价分为一星级零碳实验室、二星级零碳实验室、三星级零碳实验室三个等级。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湖北省太阳能空气能行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20000503586293A | 发证机关 | 湖北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按核准章程规定的范围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周延强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北路东湖公馆 | 邮编 : 43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