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HZTA 006—2024 杭州工艺白茶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HZTA 006—2024 |
中文标题 | 杭州工艺白茶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03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15日 |
起草人 | 李红莉、黄海涛、郑旭霞、赵芸、杨宇宙、黄小萍、卢健、滕瑞敏、牛小军、丁一。 |
起草单位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西湖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民生保障服务中心)、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杭州工艺白茶栽培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件适用于杭州工艺白茶生产区域的茶园栽培管理 |
主要技术内容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杭州工艺白茶生产茶园 在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以生产名优茶为主,兼制工艺白茶(GB/T 22291)的茶园。 4 采摘 4.1采摘标准 按照GB/T 22291。 4.2 采摘方法 根据生产产品要求留2~3叶进行采摘,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宜捋采或抓采。 5 施肥 5.1肥料要求 宜符合GB/T 15063,GB/T 18877和NY/T 525的要求。 5.2 基肥 10月中旬~11月上旬结合深耕施用基肥。每亩茶园施用有机肥200~500 kg,配施茶树专用复合肥20~30 kg。宜在树冠垂直下方开沟15~20 cm,施肥后及时覆土。 5.3追肥 5.3.1 春茶催芽肥:2月下旬~3月上旬,春茶采摘前30~40 d施入,每亩施用尿素15~20 kg或茶树专用肥30~40 kg。宜在树冠垂直下方开沟10 cm,施肥后及时覆土。 5.3.2 夏秋茶追肥: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追肥,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进行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15 kg或茶树专用肥20~30 kg,施用方法同5.3.1。 6 修剪 春茶采摘结束后离地40~50 cm重修剪,夏秋季以采代剪。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体,科学用药相辅助的综合防控措施。 7.2 农业防治 7.2.1 分批及时采摘。 7.2.2 合理修剪,增强树势。 7.2.3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清除病虫残枝,用石硫合剂等封园。 7.3 物理防治 7.3.1 茶园宜安装杀虫灯以诱杀茶尺蠖、灰茶尺蠖、茶毛虫等害虫的成虫,15~20亩安装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为离地1.6~1.8 m。 7.3.2 在害虫发生高峰前,放置诱虫色板捕杀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茶黄蓟马和黑刺粉虱等害虫。色板宜高于茶蓬20 cm、20~25张/亩,使用2~3周后清理出园。 7.4 生物防治 7.4.1 利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等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 7.4.2 放置性诱捕器诱杀茶尺蠖、灰茶尺蠖、茶毛虫等害虫成虫,2~4套/亩。 7.5 化学防治 7.5.1 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7.5.2 结合虫情测报,按照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附录A)进行防治。 7.5.3 宜用低残低毒农药,不宜使用新烟碱类等高水溶性农药,适当混用和轮用。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杭州市茶叶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330100A9362499X6 | 发证机关 | 杭州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研讨、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余继忠 | ||
依托单位名称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通讯地址 |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清谷路88号 | 邮编 : 310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