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HZTA 008—2024 杭州白茶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HZTA 008—2024 |
中文标题 | 杭州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51 农业专业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03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15日 |
起草人 | 崔宏春、赵芸、毛宇骁、黄海涛、师大亮、白培贤、高嵩、汪光军、敖存、叶敏。 |
起草单位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葛航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淳安县千岛湖睦州茶业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杭州白茶的术语和定义、鲜叶原料要求、加工场所基本条件、加工工艺、产品质量管理、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杭州白茶的加工。 |
主要技术内容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杭州白茶 Hangzhou white tea 种植在杭州地区的中小叶种茶树鲜叶,经萎凋、干燥、拣剔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白茶特定品质特征的茶叶。根据鲜叶原料不同,可分为杭州银针、杭州牡丹、杭州贡眉、杭州寿眉。根据工艺不同,可分为:杭州白茶散茶、杭州白茶紧压茶。 3.2 自然萎凋 natural withering 一种白茶萎凋方式,是采用日光和无日光交替进行萎凋。 3.3 加温萎凋 heated withering 一种白茶萎凋方式,是采用室内控温进行萎凋。 3.4 复式萎凋 combined withering 一种白茶萎凋方式,是自然萎凋和控温萎凋交替进行。 4 鲜叶原料要求 4.1 原料标准 杭州银针的原料为单芽,杭州牡丹的原料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杭州贡眉的原料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杭州寿眉的原料为茶树嫩稍或叶片。 4.2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4.2.1 鲜叶运输时,必须用清洁、透气良好的篮、篓、筐进行盛装,不得紧压,不得用不通气的物件盛装。 4.2.2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有害的物品混装。 4.2.3 鲜叶及时运送至加工厂后,应立即摊放,并注意保质保鲜,合理贮存。 4.2.4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中,应轻放、轻翻、禁压。 5 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5.1 加工场所 加工场所应符合GH/T 1077的要求。 5.2 加工人员 加工人员应符合NY/T 5019的要求,加工人员须取得健康证、经过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 5.3 加工设备和用具 加工设备和用具应符合NY/T 5019的要求。 6 加工工艺 6.1 散茶工艺流程 鲜叶→萎凋→摇青或轻揉(可选)→干燥→整理、复烘→装箱→成品。 6.2 工艺要求 6.2.1 鲜叶萎凋 6.2.1.1 摊叶量 根据鲜叶嫩度不同,嫩叶薄摊,老叶厚摊。摊青筛摊叶量 1.5 kg/m2~2.0 kg/m2, 单芽型萎凋槽摊叶厚度 3 cm~5 cm,芽叶型、多叶型萎凋槽摊叶厚度10 cm~15 cm。 6.2.1.2 萎凋湿温度 萎凋温度20 ℃~30 ℃为宜,湿度 50 %~80 %为宜。 6.2.1.3 萎凋时间 自然萎凋宜控制 36 h~60 h,控温萎凋和复式萎凋宜控制 30 h~48 h。 6.2.1.4 萎凋程度 萎凋叶含水率 12 %~20 %。 6.2.2 摇青或轻揉 摇青:宜人工轻摇青,用简易水筛摇青,来回为一次,春茶20~40次;夏秋茶40~60次。 轻揉:轻揉捻,春茶3 min~5 min;夏秋茶5 min~10 min。 6.2.3 干燥 6.2.3.1 干燥方式为烘干。 6.2.3.2干燥次数为 2~3 次,温度低于 100 ℃。 6.2.3.3 干燥后的含水率在 8.5 %~10.0 %。 6.2.4 整理 6.2.4.1 拣剔 采用人工、风力或色选等方式进行拣剔,去除蜡叶、黄叶、粗老叶、茶花、茶果及非茶类夹杂物。 6.2.4.2 拼配 按照GB/T 32743要求执行。 6.2.4.3 匀堆 按照GB/T 32743要求执行。 6.2.5复烘 杭州银针复烘温度为 80 ℃~85 ℃,杭州牡丹、杭州贡眉白茶复烘温度为 90 ℃~110 ℃,杭州寿眉白茶复烘温 度为 110 ℃~130 ℃。复烘时间 10 min~15 min,烘至含水率 ≤7.0 %。 6.2.6 装箱 按照T/CTSS 70 要求执行。 6.3 紧压白茶工艺流程 原料整理→拼配→称量→蒸压→定型→干燥→成品包装。 6.4.1 原料整理 6.4.1.1 定级:对加工生产原料进行评审,根据杭州白茶散茶加工级别要求确定原料级别。 6.4.1.2 归堆:在定级的基础上,把原料分成等级堆、品种堆,便于拼配选料。 6.4.2 拼配 按等级、花色对相应原料进行拼配匀堆。 6.4.3称量 根据GH/T 1242的要求,选取不同产品规格准确称取原料。 6.4.4 蒸压、定型 蒸茶的蒸汽温度宜保持在100 ℃~120 ℃,蒸茶时间紧压杭州银针15 s~20 s,紧压杭州牡丹和紧压杭州贡眉10 s~15 s,紧压杭州寿眉20 s~35 s。待蒸汽冒出茶面,茶叶变软时即可压制;压力30 KN~50 KN;保压时间,紧压杭州银针40 s~60 s,紧压杭州牡丹和紧压杭州贡眉20 s~60 s,紧压杭州寿眉80 s~140 s。 6.4.5 干燥 干燥温度宜40 ℃~60 ℃;干燥时间宜24 h~70 h;含水率应≤8.0 %。 7 质量管理 7.1 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关键工艺应有操作要求和检验方法,并记录执行情况。 7.2 建立原料采购、加工、贮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的完整档案记录。 7.3 每批加工的产品应编制加工批号或系列号,一直延用至产品终端销售,并进行出厂检验。 8 包装、运输、贮存 8.1 产品包装应符合GH/T 1070的规定。 8.2 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潮,避免剧烈撞击、重压。 8.3 成品应贮存在干燥的专用仓库,避免阳光直射与高温潮湿存放,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杭州市茶叶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330100A9362499X6 | 发证机关 | 杭州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研讨、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余继忠 | ||
依托单位名称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通讯地址 |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清谷路88号 | 邮编 : 310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