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NAASS 090—2024 旱作区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 标准详细信息 |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NAASS 090—2024 |
| 中文标题 | 旱作区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技术规程 |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in diseases, insect pests and weeds of potato in dry farming area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20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1 谷物种植 |
| 发布日期 | 2024年09月05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0月05日 |
| 起草人 | 余帮强、张国辉、郭志乾、魏固宁、金建新、宿文虎、王剑飞、刘小雨、杨桂琴、刘伟、颉瑞霞、胡智琪、李颖、厚俊、杨勃兴、张学琴。 |
| 起草单位 | 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原州区农业农村局、原州区科技局。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旱作区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定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及同类型旱作区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
| 主要技术内容 |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综合防控Comprehensive control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综合应用农业、化学、物理、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3.2 防控适期 Appropriate period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最佳有利时期,该时期防治可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成本较低。 3.3 防控指标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dicators 又称经济阈值,是指有害生物的某一发生量(病情指数、害虫密度或杂草),达到该发生量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4植物检疫 按照GB7331、GB15569有关规定执行。 5农业防治 5.1 选择抗性品种 选择适宜旱作区栽培的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 5.2合理轮作 可采取糜谷-马铃薯-玉米,胡麻-马铃薯-糜谷等模式进行轮作倒茬,轮作年限3年以上。 5.3种薯选择 选用健康脱毒种薯,脱毒种薯应符合GB 18133的规定。 5.4深耕 秋季深耕,深度在30 cm以上。 5.5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降雨量,每667 m2播种3000~3500株,种植密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 5.6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为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减施化肥,重施基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结合秋耕施用底肥,一般腐熟好的农家肥施用2000~3000 kg/667m2,同时根据土壤肥力施用磷酸二铵10~15 kg/667m2、马铃薯复合肥50 kg/667m2,出苗后根据苗情追施尿素15~20 kg/667m2、硫酸钾10 kg/667m2。 5.7清洁田园 始见中心病株后,要及时连根及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深度1m以上)或集中销毁,对中心病株土壤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收获后将残枝落叶,病残薯块清理深埋。 6物理防治 6.1色板诱杀 在有翅蚜虫发生初期,每 667 m2选用20~30张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悬挂高度以超过植株生长点10~20 cm,采用 Z 形分布或与行向平行分布,东西向放置效果最佳。 6.2灯光诱杀 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密度为5~6 hm2安装1盏。 6.3性信息素诱杀 在田间设置害虫诱捕器放置对应的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密度3~5个/667m2。 6.4覆膜除草 采用覆黑膜覆盖的方式防控杂草,膜面与垄面紧贴,垄侧的膜用土压实。 7生物防治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生菌素防治马铃薯黑胫病、苦参碱防治蚜虫、利用生物天敌控制害虫。具体参照GB/T 8321和NY/T1276的规定,选用已登记的生物农药(详见附录B)进行防治。 8化学防治 严格按照GB4285、GB/T8321、NY/T393规定执行,具体化学防治方法详见附录B。 8.1预测预报 根据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规律进行预测预报。 晚疫病预测预报具体按照 DB64/T 773-2012执行。 8.2种薯处理 播种前15~20 d出窖,剔除病烂薯块,将合格种薯置于具有散射光、温度在16~20℃的环境条件下,堆高30~50 cm摊开,每3~5 d翻动一次,当芽长0.2~0.4 cm时即可切种。 播前1~2 d采用人工或机械切种,切刀选用0.4 %高锰酸钾溶液或75 %酒精浸泡6~8 min。 每120 kg切好的薯块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80 g、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80 g加滑石粉5 kg混匀后拌种,或选用有效活菌≥5亿/g、有机质≥60%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拌种剂1.5 kg拌种。 8.3土壤处理 播前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0 mL加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兑水150 L/667m2进行土壤处理。 8.4草害防除 8.4.1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二甲戊灵和精异丙甲草胺等除草剂;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乙氧氟草醚等除草剂。 8.4.2 苗后茎叶处理 马铃薯植株4~6叶,马铃薯苗高不高于10 cm,杂草3~5叶时,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选用精喹禾灵或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等除草剂;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选用砜嘧·烯草酮等除草剂;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较多的地块,可以选择上述两类或三类药剂复配使用。 8.5药剂安全使用 与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药剂进行混配,交替使用。用药安全间隔期及用药次数,严格遵循GB/T 8321。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查看 |
| 团体详细信息 | |||
|---|---|---|---|
| 团体名称 |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学会 | ||
| 登记证号 | 51640000MJX153778E | 发证机关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
| 业务范围 | 理论、政策研究,学术经验交流,人才培训,技术咨询。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宿文军 | ||
| 依托单位名称 |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 ||
| 通讯地址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 | 邮编 : 750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