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NAASS 105—2024 枸杞蛀果蛾防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NAASS 105—2024
中文标题  枸杞蛀果蛾防控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robipalpa erichiodes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51 农业专业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30日
实施日期  2024年12月20日
起草人  刘晓丽、李锋、王彦、孙伟、沙月霞、郭剑兵、张丽萍、陈清平、马晓平、侯改玲、刘国民、王鑫、朱金忠、徐兴业、张健、王孝、岳艳丽、刘传敬
起草单位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惠农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吴忠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宁夏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宁夏菊花台庄园枸杞种植有限公司、银川刘传敬枸杞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宁夏科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枸杞蛀果蛾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监测方法及防治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枸杞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防治对象
枸杞蛀果蛾学名刺沟须麦蛾(Scrobipalpa erichiodes Bidzilya et Li),属鳞翅目,麦蛾科(Gelechiidae),是枸杞的专食性害虫,详见附录A、附录B。
5监测
5.1地点
根据枸杞种植区域分布,每6.67 hm2设置1个样区,每个样区确定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布设3套诱虫灯,每灯间距50 m以上。
5.2时间
枸杞展叶和抽梢期、果熟期、秋梢生长期。
5.3方法
采用便携式太阳能光控诱虫灯进行监测。将诱虫灯悬挂于树冠的2/3高处,避免树叶遮蔽。每天调查1次并更换粘虫板,当发现有第1头成虫时即进行防控。
6防控技术
6.1清园
每次修剪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6.2草把灭虫
在展叶和抽梢期、果熟期、秋梢生长期,采用树干上捆绑稻草、麦秸、瓦楞纸等诱集成虫,集中处理。
6.3剪除虫梢
幼虫活动期4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田间出现害状时,及时剪除虫梢、花器、虫果。
6.4光诱
采用紫色(波长401nm)地插式太阳能光控诱虫灯(见附录C)诱杀成虫。3月初,按5套/667 m2~10套/667 m2将诱虫灯布设于两树之间,高度约为树冠2/3,太阳能板面南。
6.5天敌控虫
保护和利用赤眼蜂、绒茧蜂、中华绿螳螂等天敌。
6.6药剂防控
6.6.1生物药剂
在幼虫发生始期,施用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5% d-柠檬烯可溶液剂5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600倍液+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7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
6.6.2化学药剂
当田间发现有1个嫩稍卷缩弯曲并下垂时,选用菊酯类、酰胺类等药剂喷雾防治。农药施用严格按照GB/8321.9规定执行。


附  录  A
(资料性)
枸杞蛀果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mm,体淡红褐色。翅展9-10mm。头、胸和翅基片淡褐色,额淡黄色。下唇须长,向上弯曲,超过头须,第2节粗壮、外侧棕色,基部杂有少许白色鳞片,内侧黄白色;第3节尖细、黑色、中部具白色环。复眼绿褐色。触角黑色,丝状,长度超过前翅中部。前翅狭长,褐色,距前缘1/3处有1个大黑斑、2/3处有1个小黑斑;中室有2个小黑斑,外缘与翅端有1黑斑,且明显;后缘基部散布有黑斑,缘毛黄白色;后翅灰色,具密而长的黄白色缘毛。幼虫:淡粉红色,体长约7mm,圆筒形,粉红色,头及胸足黑褐色。前胸盾板黑褐色,成2个近三角形斑。腹部背面有5条红色纵纹,腹部背中线、亚背线及气门线清楚,均为红色,臀板三角形,无色或淡黄色。蛹:体长约5mm,红褐色。触角及翅芽达腹部第六节后缘。体侧密布微刺,背面光滑,腹端肛门两侧各有5根小刺钩,背部有1个黑色小突起,具臀刺多根。
  







附  录  B
(资料性)
枸杞蛀果蛾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枸杞蛀果蛾以幼虫为害枸杞嫩枝、幼蕾、花器及果实,俗称钻心虫。幼虫活泼,不仅能前后来回爬行,还能吐丝下坠。幼虫常钻蛀为害枸杞嫩枝,造成新梢端部大约10cm长的范围下垂而后枯萎,通常在嫩枝上能看到幼虫形成的蛀孔但从外观上看不到幼虫虫体(图B.1);也有缀粘嫩梢幼叶、食害生长点的现象,受害后,嫩梢始终直立、不下垂,只是嫩梢端部的数个叶片因缀连扭曲而被封头,生长点停止生长,这与文献的记述存在差异(图B.2);为害幼蕾、花器,造成花、蕾枯萎或脱落(图B.3)。果实受害时,被害果表面正常,但内部被蛀成虫道,易脱落(图B.4),受害果晒后变成黑色霉果,品质下降,幼虫老熟时在被害果蒂或幼茎上咬一小孔钻出,寻找合适的场所结茧化蛹。通常,枸杞蛀果蛾为害后的嫩枝、幼茎和果实上有明显的蛀孔。枸杞蛀果蛾在宁夏地区1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较为明显。越冬代成虫于4月上旬出现,4月中、下旬此代幼虫开始出现并蛀害枸杞的七寸枝或粘缀嫩梢危害;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6月此代幼虫蛀果危害期;7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此代幼虫蛀果期,是全年危害枸杞果最严重的时期;8月底9月初第3代成虫羽化,此代幼虫主要危害秋果及花蕾,10月中、下旬随气温下降逐渐进入越冬。









附  录  C
(规范性)
枸杞蛀果蛾诱虫灯示意图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学会
登记证号51640000MJX153778E发证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业务范围理论、政策研究,学术经验交流,人才培训,技术咨询。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宿文军
依托单位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通讯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邮编 : 750002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