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SAIAS 017—2024 人形机器人 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AIAS 017—2024 |
中文标题 | 人形机器人 分类分级应用指南 |
英文标题 | Humanoid Robots -Application Guidelines of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5.040.99 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96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4年10月25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10月26日 |
起草人 | 江磊、刘宇飞、杨正叶、李庆展、宋海涛、山栋明、钟俊浩、庞江淼、沈南燕、朱迁乔、陈建宇、田翀、沈荣港、陈曦、蔺道深、刘霄、黄海清、郭彦东、李博阳、奚伟、吴隽文、张恒、李强、倪华良、徐振华、孙滕谌、刘远辉、王新峰、徐天澈、储颖、邢琳、宋华、程耀、章鑫、蒋琛、王松、黄媚、闫维新、姚卯青、董豪、王洪武、胡静萍、程昊、许雄、顾强、王竞凡、肖扬欣、王磊、牟海明、夏涛、涛波、付鹏、齐立哲、吕燕、李永超、代文斌、张吉洋、张洋、赵伟、许华哲、商庆浩、李贺、吴长征、陈天一、牛腾昦、李超逸、董山峰、周铭、刘冬、虞磊、田家林、孟凡奇、安新民、何斌、赖正建 |
起草单位 | 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国评智检机器人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天翼数字生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上海穹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钛虎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武创院机器人开源社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上海期智研究院、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越凡享递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熵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萨恩异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MagicLab、无锡巨蟹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星海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慧智平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艾斯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国讯芯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小象鸿业机电有限公司、辽宁新次元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上衡道国际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文件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分类与分级标准,为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件从外观结构、移动方式、智能模型等维度对人形机器人进行分类,并根据具身智能的应用水平、运动能力及操作环境的复杂程度,将人形机器人分为1到4级。一级机器人适用于简单的固化环境,具备基础的智能应用;二级机器人在结构化环境中具备环境感知与灵活运动能力;三级机器人能在开放环境中自主执行复杂任务;四级机器人则具备在动态环境中完全应用具身智能的能力,支持多模态交互与人机协作。 本文件旨在通过分类和分级,为企业在研发、生产和应用中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规范化和应用场景的拓展。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310000MJ4904153L | 发证机关 | 上海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专业咨询、行业调研、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编辑出版、会展招商、产品推介、参与标准制定、国内外业务交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季昕华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村路231号330室 | 邮编 : 20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