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YNRZ 031—2024 工业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YNRZ 031—2024
中文标题  工业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pepper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B31
国民经济分类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
实施日期  2024年12月15日
起草人  杜磊、桂敏、李卫芬、张芮豪、胡华冉、钟秋月、刘发万、腾荣。
起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楚雄宏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辣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地块选择、品种选择、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档案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辣椒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1  工业辣椒industrial pepper
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中辣椒碱与辣椒红素提取,辣度一般在50万SHU以上,色价15以上的辣椒类型的统称。
2 地块选择
种植地块宜选择海拔500 m~1800 m,PH值中性或微酸性的轻质沙壤土,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避免与茄科、葫芦科作物连作。宜与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作物轮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应符合GB/T 3095、GB/T 5084和GB GB/T 15618的规定。
3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要符合GB/T 16715.3要求。
4 育苗
4.1  育苗时间
根据各地气候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2月~翌年1月育苗。
4.2  育苗设施
具有一定的温光调节、肥水补给和避雨、防虫等功能的保护性建筑结构型式,包括温室、大棚等。
4.3  育苗基质
基质要求质地疏松、营养全面。基质含水量50%~60%,pH值6.5~7.0,经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后的基质。
4.4  穴盘
应根据工业辣椒品种和成苗标准,使用与精量播种机等机械配合的标准化穴盘,一般使用50孔、72孔、105孔,穴深度≥5 cm。
4.5  育苗方法
育苗采用大棚穴盘育苗。
5 苗期管理
5.1  温度
出苗前,昼间温度保持在25 ℃~30 ℃,夜间保持在10 ℃~15 ℃;出苗后,昼间温度保持在25 ℃~30 ℃,夜间保持在10 ℃~15 ℃。
5.2  肥料
当幼苗3片~4片真叶时,根据土壤肥力和幼苗生长状况,结合浇水每亩施0.2%高氮全水溶肥料40 kg~50 kg喷淋方法补充养分,采用喷淋或者滴灌的方式进行施肥。施肥频率、用量根据幼苗长势和育苗环境而异,肥料类别及使用应符合NY/T 1107的规定。
5.3  水分
当基质表面发干时,洒水浇灌,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宜在晴天上午10点左右,并且要浇足,保持育苗基质相对含水量在60%~80%。
5.4  光照
出苗前,穴盘遮荫。当出苗达到1/3以上时逐步提高光照,保持光照充足。
5.5  病虫害防治
针对苗期猝倒病、立枯病、蓟马、蚜虫、粉虱等重要病、虫害,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药剂使用必须严格按照GB/T 8321的规定执行
5.6  练苗
定植前7 d~8 d,逐渐通风降温,确保最低夜温降至适宜的10 ℃左右,最高温度不高于15 ℃。定植前2 d~3 d,可喷65%的代锌森800倍液和辛硫磷1500倍液,主要用于防治常见的辣椒病害和虫害。定植前一天,确保浇足起苗水,每次浇水持续约15分钟。
5.7  成品苗质量要求
株高 15 cm~20 cm,真叶10片 ~12片;根系发达,紧密缠绕基质形成坚实的根坨;茎杆粗壮,节间长度均匀;叶色浓绿、有光泽,无黄叶、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痕迹。
6 定植
6.1  施足基肥
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 kg~3000 kg/666.7?m2、高磷钾含量辣椒专用氮磷钾复合肥50 kg/666.7 m2、硼肥1 kg/666.7 m2于垄内,翻耕入土,整平耙细。
6.2  起垄作畦
根据地势,采用顺坡起垄,一般南北走向,垄宽40 cm~50 cm,沟宽60 cm,起垄打穴,垄高20 cm起垄打塘,将塘心稍微下陷形成锅底状。在每个塘中,使用细土混合阿维菌素、辛硫磷等杀虫剂进行均匀搅拌,然后均匀撒施。沟深25 cm以上,起垄呈马背形。采用单行单株种植,色素椒种植1600株~1800株/667m2,辣度椒种植600株~800株/667 m2
6.3  覆膜
在垄面覆盖银灰双色薄膜,在薄膜上对准塘心打孔,用少量疏松泥土覆盖孔口,确保薄膜稳固。
6.4  移栽
单行定植,定植时做到苗正、直、匀,浇透定根水。
7 田间管理
7.1  查苗补苗
定植后,死苗要及时补栽保证田间全苗。
7.2  水分管理
缓苗后至始果期前,控制浇水,避免过多的水分阻碍辣椒苗的壮根。当土壤出现干旱迹象(如土壤表面泛白)时,应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开花坐果盛期,如果遇到长期干旱,应每隔3 d~5 d浇一次水,并确保每次浇水充分。在生长后期,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积水对辣椒植株造成伤害。在积水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中耕破除板结,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7.3  追肥
定植成活后施用高氮水溶肥10 kg/666.7m2生根壮苗剂1 kg~2 kg进行提苗。坐果后,追施水溶复合肥15 kg/666.7m2并加硫酸钾2 kg、硼砂1 kg和0.5 kg硫酸锌混合施入。每采收1次~2次追肥一次,每追一次肥灌一次水。并每隔15 d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中微量元素肥。追肥方法符合NY/T 496,肥料使用符合NY/T 525的规定.
7.4  防倒
株高40 cm~50 cm 前可采用以下方法防倒伏:
a)用木棍或竹杆等插在辣椒种植垄四周,再用塑料绳加以防固;
b)在垄两侧,每隔4株~6株辣椒分别插好1.0 m~1.5 m长的木棍或竹杆,用塑料绳围在四周防止倒伏。
7.5  整枝打杈
植株长到25 cm~30 cm 时,抹去第一分叉以下的侧枝和老叶。生长过程中将病枝、弱枝及时剪除。
8 病虫害防治
按GB/T 8321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具体方法见附录A。
9 采收
当果实充分膨大,果肉变硬,果实发亮或完全转红后及时采收,符合安全间隔期要求。一般晴天早晨、下午和阴天气温较低时采摘,果实摘下后轻拿轻放,降雨和露水大时不宜采摘 。
10 档案记录
每个生产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保留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记录应当保留两年以上。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登记证号51530000518357661E发证机关云南省民政局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李维锐
依托单位名称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邮编 : 650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