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YNRZ 032—2024 朝天椒育苗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YNRZ 032—2024
中文标题  朝天椒育苗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breeding of pod pepper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B31
国民经济分类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
实施日期  2024年12月15日
起草人  胡华冉、桂敏、杜磊、张芮豪、钟秋月、刘发万、李卫芬、吴丽艳、龚亚菊。
起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朝天椒育苗技术的时间、苗圃地选择、育苗设施及设备、基质、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生产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朝天椒育苗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育苗时间
春季栽培在1月下旬~2月中旬播种,秋冬栽培在6月~8月播种。
3 苗圃地选择
育苗场所环境符合NY/T 5010的要求,灌溉用水符合GB/T 5084的相关规定。
4 育苗设施及设备
4.1  设施
温室大棚,应包括喷灌系统、降温系统、遮光系统等,设施内应配置与育苗床架相适应的人行道及排水系统。播种机。
4.2  苗床
设施内配置育苗移动床架或固定床架,架高65 cm,床面宽度约1.7 m,长度依设施长度而定。
4.3  穴盘
育苗盘应采用优质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质量。依据育苗量情况,采用不同规格育苗盘。
5 基质
基质符合NY/T 2118的规定,满足无有害物质、无病原菌的要求。也可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2年~3年内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土按1:2~3比例混合均匀配制而成,也可从专业厂家购买。
6 播种
6.1  品种选择
可根据不同种植季节选择抗病、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朝天椒品种。种子质量标准应符合 GB/T 16715.3的规定,优选丸化包衣种子。
6.2  种子消毒处理
包衣种子在阳光下暴晒4 h~6 h可直接播种;若不是包衣种子,播前需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具体操作方式见表1。
6.3  催芽
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清水中,置于28 ℃~30 ℃的环境浸种24 h后,用清水冲洗种子3次~5次,置于干净表面进行回干(晾干),可普遍提高后期辣椒种子的萌发率、出苗整齐度。包衣种子以及采用机械播种时不需要浸种催芽。
6.4  穴盘处理
对于使用过的育苗盘,首先用0.5 %~0.1 %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每个孔洞无残留物。最后将育苗盘放在干燥的地方晾干,确保在使用前完全干燥。
6.5  装盘
基质水分调节到40 %~50 %,湿度标准为基质手握成团不散,指缝湿润但无水滴析出。将符合第7章要求的基质装至穴盘的80 %,适度压紧,保证基质松紧适中,用打孔盘进行打孔,孔深0.5 cm~1.0 cm左右,整齐摆放在苗床上。
6.6  播种方法
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人工播种时,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入穴盘的正中,每穴播一粒种子,然后覆土0.5 cm~1.0 cm,再用喷壶浇水,一次必须浇透。最后用遮阳网覆盖在穴盘上。催芽种子不可采用机械播种。
7 苗期管理    
7.1  光照
光照过强时,可覆盖遮阳网。光照不足时,可人工补光。
7.2  温度
育苗室内温度白天维持在25 ℃~30 ℃,夜间15 ℃~18 ℃。温度过高时,可采取打开风口、使用遮阳系统、降温系统等措施降低设施内气温。温度过低时,可采取减少通风、启用加温系统等措施提高设施内气温。
7.3  水分
种子萌发阶段基质的含水量应保持在70 %~85 %,以利于出苗。从子叶展开到2叶1心,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5 %~75 %。
7.4  肥料
当苗长至2叶1心时,根据幼苗生长情况,每隔3 d施用一次0.5 ‰~1 ‰NPK复合水溶性肥。肥料使用按NY/T 496的规定执行。
7.5  炼苗
定植前一周,应逐步通风降温、控水控肥进行炼苗,最低夜温降至10 ℃~15 ℃,最高夜温不高于15 ℃。
7.6  壮苗
苗高15 cm~20 cm,茎杆粗壮,节间短,叶片绿且有光泽,根系发达,根色为白色,主根粗壮,须根多,无病虫害。
8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苗期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详见附录A,用药按照GB/T 8321.3的规定执行。
9 生产档案
做好全程农事操作记录,并保存2年以上,以备查阅溯源。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登记证号51530000518357661E发证机关云南省民政局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李维锐
依托单位名称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邮编 : 650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