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B 0388—2024 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技术条件-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AB 0388—2024
中文标题  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技术条件
英文标题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system for biohazard factors
国际标准分类号  19.1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N 50
国民经济分类  M746 环境与生态监测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
实施日期  2024年12月30日
起草人  周蕾、李越希、夏晓东、邓国宏、毛旭虎、饶贤才、宋宏彬、王清勤、田桢干、刘杰、张娟、张富利、朱洪波、蔡亮、江永忠、蔡昆、崔仑标、张青雯、黄学勇、刘晓辉、刘旭、胡秋实、田胜男、邵高祥、张悦、孙崇思、陈婷婷。
起草单位  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苏州生安臻检技术有限公司、苏州中科苏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的构成、功能、运行流程、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的生产者以及疾控、海关、军队等公共卫生和安全领域的使用者对系统的设计、检测以及使用。本文件中的实时监测检测系统只适用于对常见微生物、毒素等生物危害因子进行实时监测检测。
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在根据当前生物气溶胶实时监测检测技术的发展需求,明确了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应满足的功能、技术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除通用的系统性能要求外,对通信、环境适应性、协同性、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
标准的第1章“范围”。规定了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技术条件的适用范围。
标准的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汇集了标准编写所引用的主要标准,是引用标准的清单,充分保证了本标准条款的可依性和可行性。
标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的重要术语为了加深理解进行了解释,对本文件系统、生物因子、生物危害因子、协同性进行了定义。
标准的第4章“构成”。明确了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的核心结构及组成,包括监测单元、采样单元、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辅助设备。
标准的第5章“系统功能”。明确了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应具备的生物危害因子监测检测功能、设备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和通信安全功能。
标准的第6章“运行流程”。规定了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从本底监测、生物危害因子监测、触发干预到采样,定性定量检测确定生物危害因子种类的全流程。
标准的第7章“技术要求”。规定了生物危害因子实时监测检测系统外观、监测检测项目、性能方面、环境适应性(适用时)、可靠性、系统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标准的第10章“试验方法”。明确了外观、监测检测能力、监测单元、采样单元、检测单元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的性能、环境适应性、可靠性、系统质量的具体试验方法和步骤。。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209059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成果推广 展览展示 教育培训宣传普及 书刊编辑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王建华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A座804邮编 : 100089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回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