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PA 12—2024 黄褐斑临床治疗及长期管理-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APA 12—2024
中文标题  黄褐斑临床治疗及长期管理
英文标题  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melasma
国际标准分类号  11.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Q841 医院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27日
实施日期  2024年09月27日
起草人  何黎、刘玮、李利、许爱娥、赖维、项蕾红、马慧群、李春英、涂颖、张丽、谈益妹、宋坪、路永红、熊霞、吴艳、李雪莉、梁虹、纪超、杨智、雷铁池、孙振亮、王飞飞、于立明、祁晓烨、袁登峰、张文献。
起草单位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功效性化妆品分会、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空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宏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嘉氏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一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部深浅不一、边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亚洲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达30%,该病具有易复发,难治愈、影响身心健康的特点。临床上采用口服及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术、光电技术、微针治疗以及祛斑美白类护肤品防治黄褐斑。但由于黄褐斑的诱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表明,日晒、睡眠障碍、激素紊乱、使用汞、铅含量超标等劣质化妆品、烹饪等热辐射、甲状腺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肝脏疾病等都可诱发或加重黄褐斑。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突破:黄褐斑除了与黑素合成增加有关外,还与皮肤屏障受损、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增生和光老化相关。依据其临床表现,黄褐斑可分为2期:活动期、稳定期,2型:色素型及色素并血管型。黄褐斑的治疗应全面考虑其诱因、发生机制及临床分期和分型,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促进黄褐斑患者身心健康。因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功效性化妆品分会组织全国该领域专家,围绕黄褐斑的临床治疗和长期规范管理编写本标准。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21502G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制定标准、学术交流、调查研究、信息收集、书刊编辑、展览展示、教育宣传、专业培训、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张斌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体育馆内邮编 : 100039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回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