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ECRPA 011—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组件-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ECRPA 011—2024 |
中文标题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组件 |
英文标题 | Greenhouse gases —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for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 Photovoltaic module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20.01 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N772 环境治理业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11日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11日 |
起草人 | 邓陈宁、谢明辉、吕彬、王二丹、王一波、黄小娱、柏瀚林、张嘉、宋晓聪、吕连宏、谭玉菲、李林子、丁宁、朱芳、周羽化、李根臣、李丹、汪子阜、焦雅萱、王星灿、付加锋、魏玉霞、聂春雷、李晓萍、王寅佳 |
起草单位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工作,其结果可作为产品碳足迹绩效评价、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环保信息公开等不同应用的依据。碳抵消不在产品碳足迹量化的范围内。 本文件仅针对单一影响类型,即气候变化,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产生的其他方面环境潜在影响,也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
主要技术内容 | 6.1标准框架 本标准结构框架包括以下内容: 前 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量化目的和范围 5 清单分析 6 影响评价 7 结果解释 8 产品碳足迹报告 本标准包含8个章节,2个资料性附录,1个规范性附录。内容的设置主要考虑满足《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的相关要求,同时保持与现有技术规范体系的协调一致。 6.2适用范围 本文件采用与生命周期评价(LCA)标准(GB/T 24040和GB/T 24044)一致的方式,规定了光伏组件碳足迹量化和报告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碳足迹相关研究,其结果可作为产品碳足迹信息发布、产品碳足迹绩效评价等不同应用的依据。碳抵消不在产品碳足迹量化的范围内。 本文件仅针对单一影响类型,即气候变化,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产生的其他方面环境潜在影响,也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6.3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清单。 6.4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共有5个。其中光伏组件和产品碳足迹与已发布的相关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致,光伏组件采用了GB/T 2297中的定义,产品碳足迹采用了GB/T 24067中的定义,产品碳足迹因子和数据质量等级的定义为标准编制组和专家共同商议后确定,数据质量采用了GB/T 24040-2008中的定义。GB/T 24067-20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6.5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依据GB/T 24067《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标准内容,经专家研讨确定光伏组件碳足迹量化方法的主要内容。 6.5.1 范围 在本标准中,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的量化工作包括生命周期评价的四个阶段,即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的确定、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和生命周期结果解释。构成光伏组件产品系统的单元过程应按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分组,例如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分销阶段、使用阶段和生命末期阶段。 本标准定义功能单位为“标称功率为1 kWp的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的系统边界见图6-1,部分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A1-A3)、生产阶段(B1、B2)、分销阶段(C1)和使用阶段(D1),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A1-A3)、生产阶段(B1、B2)、分销阶段(C1)、使用阶段(D1)和生命末期阶段(E1、E2)。光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产品情况,在核算产品碳足迹时选择部分生命周期或者全生命周期。 图6-1光伏组件产品系统边界图 6.5.2 清单分析 根据光伏组件产品的系统边界,进行数据收集。按照标准文本附表A中信息采集表要求,数据收集应尽可能收集企业基本信息、工艺流程、生产信息等,以及系统边界内相关阶段及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初级数据和次级数据。对数据获得方式和来源应予以说明,并按照一定的取舍准则和数据质量要求、选择要求对数据进行审定、整理。 6.5.3 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应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分销阶段、生命末期阶段涉及的所有单元过程。原材料获取阶段和生产阶段的产品碳足迹计算方式为采用相应阶段中原材料、能源的消耗量乘以相应的产品碳足迹因子,再加上不同运输方式的加权运输距离乘以该种运输方式的产品碳足迹因子。分销阶段主要涉及到运输,因此该阶段的产品碳足迹计算方式采用运往光伏组件安装场所的产品量乘以不同运输方式的加权运输距离,再乘以该种运输方式的产品碳足迹因子。使用阶段主要涉及到清洁用水,因此该阶段采用清洁用水的消耗量乘以清洁用水的产品碳足迹因子。生命末期阶段主要涉及到退役光伏组件运输到废弃地点处置的过程,该阶段的产品碳足迹计算采用产品废料或能源的消耗量乘以相应的产品碳足迹因子,再加上运输阶段的碳足迹。企业可按照此核算方法,选取部分生命周期或全生命周期,依据本单位的活动水平数据和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进行核算。 6.6产品碳足迹解释 最后根据量化结果,形成碳足迹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概况、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 6.7产品碳足迹报告 明确了碳足迹研究报告所需信息内容和报告形式。产品碳足迹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概况、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 6.8附录部分 附录部分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清单、数据质量评价、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报告(模板)。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717829895N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创建服务 业务培训 宣传教育 书刊编辑 技术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刘青松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 邮编 : 100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