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SPSTC 139—2024 光伏电站场区总平面布置技术要求-团体标准
目录
| 标准详细信息 |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CSPSTC 139—2024 |
| 中文标题 | 光伏电站场区总平面布置技术要求 |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plan desig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7.160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F 12 |
| 国民经济分类 | D441 电力生产 |
| 发布日期 | 2024年09月30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0月30日 |
| 起草人 | 陈春喜、尚林林、张瑞钰、王飞、李永辉、朱葛峻、韩愚非、王建民、孙一鸣、郭悠然、孙晓丹、张秉义、李书博、孙晨曦、高维清、傅天豪。 |
| 起草单位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电站场区总平面的基础资料、场址选择、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电缆与架空线路、交通运输、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光伏电站场区总平面布置工作。本文件规定的光伏电站不包括海上光伏电站。 |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电站场区总平面的基础资料、场址选择、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电缆与架空线路、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一)范围 标准规定的光伏电站不包括海上光伏电站,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光伏电站场区总平面布置工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编制引用了建筑设计防洪规范、66kV及一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防洪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三)术语和符号 本标准术语包括三区三线、水面光伏电站、桩柱式水面光伏、漂浮式水面光伏、柔性支架、地面自然坡度的定义。 (四)基础资料 4.1 标准规定了应收集的规划类资料。 4.2 规定了应收集国土、林业相关矢量化资料。 4.3 规定了应收集的气象资料。 4.4 规定了应收集的地形资料。 4.5 规定了应收集的场址区工程地质资料。 4.6 规定了应收集所在地自然地理、对外交通条件。 4.7 规定了应收集周边粉尘、废气等污染源分布情况。 4.8 规定了应收集取得的相关性支持文件。 4.9 规定了建筑光伏应收集所采用建筑的相关图纸。 (五)场区选择 5.1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地区自然条件、太阳能资源、交通运输、接入电网、地方政府能源发展规划、其他设施等因素全面考虑。 5.2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结合电网结构、电力负荷、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要求,地质、地震、地形、水文、气象、出线走廊、占地拆迁、施工以及周围工矿企业对电站的影响等条件,提出论证和评价。 5.3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避让耕地、生态红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特殊自然景观价值和文化标识区域、天然林地、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 5.4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避让军事用地、文物保护区等特殊使用价值的地区。 5.5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避让有开采价值的露天矿藏或地下浅层矿区。 5.6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不应破坏原有水系,做好植被保护,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5.7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 5.8 规定了站址选择在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时,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5.9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结合规划容量考虑防洪等级、防洪标准及防洪措施。 5.10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宜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或国土空间规划。 5.11 规定了光伏电站选址应符合国家及当地政策规定。 5.12 规定了光伏电站站址宜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区或北高南低的坡度地区,附近不存在高山或障碍物遮挡。 5.13 规定了光伏电站站址应结合工程具体条件,做好场区的防洪(涝)规划. 5.14 规定了光伏场区范围应根据建设和施工的需要按规划容量确定。 (六)总平面布置 6.1 对光伏场区总平面布置提出了总体要求,并对光伏电站根据地形进行了分类。 6.2 对光伏方阵布置从运行方式、前后排间距、支架形式、不同运行方式的地形选择、组件离地高度、不同场景方面作出了技术规定; 6.3 规定了光伏电站场区道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排水及防护设计、沿线设施钻越的技术要求; 6.4 规定了直流汇流箱、组串式逆变器、箱式变电站、箱逆变一体机等电气设备布置技术要求; 6.5 规定了场区围栏布置技术要求; 6.6 规定了场区安全防护设施布置技术要求; (七)竖向布置 7.1 规定了不同容量下的防洪标准,对不同区域光伏电站提出了防洪技术要求; 7.2 规定了场区土石方、挖填方、边坡、排水等竖向设计技术要求。 (八)电缆与架空线路 8.1 规定了场区电缆敷设形式,不同场景下电缆布置技术要求; 8.2 规定了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及交叉跨越要求。 (九)交通运输 规定外部交通运输对道路的平面、纵坡、转弯半径以及路径优化的要求。 (十)技术经济指标 规定了光伏电站场区总平面布置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列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 团体详细信息 |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21588B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 业务范围 | 调查研究、学术研讨、书刊编辑、专业培训、信息交流、成果推广、展览展示、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惠小兵 | ||
| 依托单位名称 | 科学技术部 |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26号院4号楼9层 | 邮编 : 1000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