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ZBXBZ 016—2025 余甘子栽培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ZBXBZ 016—2025 |
中文标题 | 余甘子栽培技术规范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 38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1 谷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5年01月15日 |
实施日期 | 2025年01月15日 |
起草人 | 黄永平、聂莹、邹湘辉、郑玉忠、黄乙生、刘谋泉、朱慧、张建生、翁振坚、 余奕勤、吴国典、黄美生、张福平、何勇、黄惠伍、张振霞、刘亚群、何献明、佘秀琼、方芳、胡蕾、 丁莫、柯锦洵、林建、陆奕彬。 |
起草单位 |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潮州市标准化协会、汕头市绿 生果园有限公司、潮州中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饶平县永盛农牧养殖有限公司、揭阳市农益社生态农业 有限公司、广东基泰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潮州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余甘子栽培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整地、育苗、苗木管理、定植、种植 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粤东地区余甘子的栽培。 |
主要技术内容 | 4.1 园地选择 在年平均温度18 ℃~28 ℃、极端低温≥0 ℃,年降雨量≥1000 mm、海拔≤500 m、3月~4月少雾 的地区,选择酸性或微酸性红壤土、土层厚度50 cm以上的向阳坡地或平地作为种植区域;排水不良、碱 性强的土壤不宜种植。园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要求,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土壤环境 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 4.2 整地和定穴 4.2.1 整地 平地以畦面宽3 m,沟宽0.5 m、深0.3 m起畦。山坡地适当整成宽1.5 m,间距1 m的等高梯田。 4.2.2 定穴 平地按行距为3 m~4 m、株距为4 m~5 m在畦面上挖种植穴,穴规格为50 cm×50 cm×50 cm,在种 植前20 d每穴用腐熟的有机质肥10 kg、过磷酸钙0.3 kg,与表土拌匀,回填至略高于地面。 5 育苗 5.1 选种 选择成熟余甘子的果实作为种子。采种后将其堆积至腐烂,洗干净,放在阴凉处晾干,待硬壳自然 裂开取得种子。 5.2 播种 播种行距一般为10 cm×15 cm,覆盖上一层1 cm~2 cm的细土,浇透水,盖上草或拉遮阳网以遮阴保 湿。 6 苗木管理 6.1 苗期管理 50 %以上幼苗出土时,应除去覆盖的稻草,以免幼苗弯曲、长势弱。幼苗长出4对~5对叶时,开始 施稀薄粪水或液肥,每隔7 d~10 d施一次,随着幼苗的长大施肥量加大,减少施肥次数。 6.2 嫁接 一般砧木径粗达0.8 cm以上,即可嫁接。 6.3 苗木标准 苗木为嫁接苗,自然高度40 cm以上,地径2 cm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且离地面不超过20 cm,嫁 接口上部有3条或3条以上长度不少于15 cm的分枝;裸根苗主根可适当短截,不应有其他伤害;全苗无明 显的病虫害。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潮州市标准化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45100756457369U | 发证机关 | 潮州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开展标准化活动,普及标准化法律,承担标准化技术,培训标准化人员,提供服务标准化。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蔡新雁 | ||
依托单位名称 | 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通讯地址 | 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凤新大厦首层西侧6号铺面 | 邮编 : 52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