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JAMIA 003—2024 离心泵机组经济运行评价-团体标准
目录
| 标准详细信息 |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JAMIA 003—2024 |
| 中文标题 | 离心泵机组经济运行评价 |
| 英文标题 |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3.080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44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13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13日 |
| 起草人 | 贾凤红、胡喜宁、缪佳敏、张锦程、郑浩、尹星、赵鹏、高翔、任天成、郭梦青、唐少春、周鸿运 |
| 起草单位 | 江苏华飞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冠德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凡新泵业有限公司、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
| 范围 | |
| 主要技术内容 | 4 基本要求 原则要求 离心泵机组经济运行应符合 GB/T 13466 的规定。 离心泵机的设备选型 应选择能效指标符合 GB 18613、GB 19762 等相关强制性能效文件的电机、泵等设备,不得选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设备的选型应采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选择经济性高的设备。 年运行时间大于 3 000 h、负载率大于 60% 的电机,能效等级应达到相应强制性能效文件中能效 2 级要求。 离心泵机组的选型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满足系统的使用扬程和流量; b)泵的选择应符合 GB/T 9481、GB/T 13007 等相关文件的规定; c)设计运行工况点应在泵制造厂规定的经济工作区内。 在多种工况生产工艺条件下,按系统负载特性选择匹配的泵,对多台泵联合运行选型时应满足串并联技术条件的要求。 采用多台泵联合运行时,在满足工艺、安全及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采用高效泵承担基本负荷,使输送单位液体电耗最低。 多机组并联运行时,应采用等扬程特性的泵。串联运行时,应采用等流量特性的泵;采用调速装置控制调节时,应满足泵串/并联运行规则,宜采用变频泵高效节能区串并联运行模式。 根据生产庄艺要求,合理确定管网系统的管材和管径。 应在优化生产工艺的条件下合理确定管网配置方案和输送距离。 离心泵机组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应按照制造厂的安装规定,由专门的安装技术人员进行安装。 安装场地与位置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运行管理的方便,预留必要的检修空间。 离心泵机组安装后应进行联机调试,检查泵是否偏出泵允许运行的高效区,并按照第 6 章进行测试。 离心泵机组的合理使用 4.4.1 设备的经济运行 应根据系统负载特性确定泵的调节方式。 机组应与系统负载特性相匹配,机组控制设备应能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4.4.2 系统的经济运行 应根据用户的流量和扬程需求,采用适用的控制调节系统。 对于运行时间长、负荷变化较大及非连续运行工况,宜采用包括变频调速装置在内的调节装置系统,变频调速装置的应用技术条件应符合 GB/T 21056 的规定。 当流量变化幅度小于 20%,或年运行时间小于 4 000 h 时,宜采用以下流量调节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小型离心泵可用节流法; b)流量变化幅度小于 10% 时,采用变流恒压法; c)电动机轻载时可采用降压节电技术。 输送高(低)温介质的设备和管网应符合保温技术条件相关文件的要求,减少热(冷)能损耗。 对于不同压力区域的供水,宜充分利用一次网压头,采用分级供应,尽量减少使用压力平衡阀。 可通过能源计量器具、现场监测仪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及其他自动化信息系统采集系统运行数据。可采用仿真模拟计算分析等技术,分析系统经济运行状况,优化运行方案。可运用可编程控制器、直接数字控制器等智能控制技术,确保系统持续经济运行。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 团体详细信息 | |||
|---|---|---|---|
| 团体名称 |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 ||
| 登记证号 | 5132000050918325X5 | 发证机关 | 江苏省民政厅 |
| 业务范围 | 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展览展示、对外交流、培训、产品推介等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段小光 | ||
| 依托单位名称 | |||
| 通讯地址 | 南京市清江南路19号苏富特产业园2号楼 | 邮编 : 210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