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JSEFA 004—2024 秀珍菇菌包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 标准详细信息 |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JSEFA 004—2024 |
| 中文标题 | 秀珍菇菌包生产技术规程 |
| 英文标题 |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22日 |
| 实施日期 | 2024年12月22日 |
| 起草人 | 姜雅、姜建新、郑国强、李雄标、李辉平、曲绍轩、马林、梅柯、姜小红 |
| 起草单位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丹阳市蕈茂食用菌有限公司 |
| 范围 | |
| 主要技术内容 | 4 生产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生产场地排灌方便、通风良好、土质和水源清洁,远离工矿业的“三废”污染源。 5 厂房设备 应符合NY/T 528的要求,结构和功能上符合工厂化菌包生产的基本要求,配备环境控制设备设施。 6 种源 应符合NY/T 1742的质量要求。 7 原辅材料 应符合NY/T 1935的质量安全要求。 8 生产技术 配方 推荐使用配方: a)杂木屑35%、玉米芯35%、麦麸18%、豆粕10%、石膏1%、石灰1%; b)杂木屑30%、玉米芯20%、棉籽壳20%、麦麸18%、玉米粉10%、轻质碳酸钙1%、石灰1%; c)杂木屑59%、棉籽壳25%、麸皮15%、石灰1%。 拌料 杂木屑在堆场预湿堆放发酵2个月以上,与其余培养料混合均匀,搅拌机加水搅拌40 min~50 min,含水量63%~65%。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装袋 可选用规格为(17cm~18 cm) × 38 cm × 0.005 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可采用自动装袋机统一装袋,每袋装料重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装料后,及时清理料袋外壁和袋口。装料应在拌料后3 h内完成。塑料制品符合GB 4806.7的要求。 灭菌 装袋完成后应在3 h内及时进行灭菌。聚乙烯塑料袋菌包只能应用常压灭菌,灭菌时,料温需在4 h内达到100℃,并保持8 h~12 h;高压灭菌压力控制在0.11 MPa~0.14 MPa,温度121 ℃~124 ℃,保持2 h~2.5 h。 冷却 灭菌结束后,待温度降至80℃以下,及时将料袋移入冷却室,待料温降至25℃以下后准备接种。 接种 操作过程按NY/T 528规定执行。每包料袋接固体菌种15 g~20 g或接液体菌种25 mL~30 mL。 发菌 发菌室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适时通风换气并保持避光。定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及时剔除杂菌污染的菌袋并销毁。菌丝满袋后继续培养15 d~20 d,以确保菌丝达到生理成熟。 9 质量检验 外观检测 成熟的菌包菌丝白壮、发透整个培养料、轻拍有弹性、袋口处可闻到菌丝香气,并且未出现污染、磨损、刺破、脱袋情况。 显微观察 利用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有无锁状联合、有无螨虫。同时满足菌丝生长旺盛、菌丝粗壮、具有锁状联合、无螨虫的菌包为合格。 10 留样 各批次菌包都应留样备査,随机取样抽样量为该批菌包量的0.1%,每批抽样量不少于10包;抽样量超过100包,可进行两级抽样,于0℃~4℃贮存,保留6个月。 11 生产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应有真实详尽的记录,并及时归档,生产记录应保留2年以上。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 团体详细信息 | |||
|---|---|---|---|
| 团体名称 | 江苏省食用菌协会 | ||
| 登记证号 | 51320000509156200L | 发证机关 | 江苏省民政厅 |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咨询服务、信息交流、行业规划等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陈惠 | ||
| 依托单位名称 |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
| 通讯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龙江小区月光广场8号江苏农林大厦1315室 | 邮编 : 21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