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QSJX 006—2024 衢州山茶油-团体标准
目录
| 标准详细信息 |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 标准编号 | T/QSJX 006—2024 |
| 中文标题 | 衢州山茶油 |
| 英文标题 | Quzhou Camellia Oil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7.200.10 动物和植物的脂肪和油 |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 国民经济分类 | C133 植物油加工 |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17日 |
| 实施日期 | 2025年01月17日 |
| 起草人 | 祝华明、刘京伟、余洪明、蒋志林、施堂红、何承斌、吴飞、王胜、占立明、邹国健 |
| 起草单位 | 衢州刘家香食品有限公司、浙江老树根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浙江余氏飞龙山茶油有限公司、浙江茶之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衢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常山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浙江省山茶油及食用植物油质量检验中心、衢州国丰油脂有限公司、衢州市红花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山东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衢州三衢味品牌发展有限公司、衢州乐来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衢州菜蓝子食品有限公司、常山斯帝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常山富而康山茶油有限公司 |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衢州山茶油的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衢州山茶油的生产和销售。 |
| 主要技术内容 | 5 技术要求 5.1 原辅料要求 5.1.1 衢州山茶油的原料山茶籽产自浙西地区或毗邻区域,须适时采收。原料的处理按照LY/T 3355的要求执行。山茶籽质量应符合GB/T 37917的规定。如采购压榨山茶油原油作为原料的,应符合GB/T 11765 原油质量指标要求。 5.1.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5.1.3 加工助剂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5.2 衢州山茶油主要脂肪酸组成 衢州山茶油主要脂肪酸组成见表1。 表1 主要脂肪酸组成 项 目 指 标 主要脂肪酸组成/% 棕榈酸(C16:0) 7.5~11.0 棕榈一烯酸(C16:1) ≤ 0.2 硬脂酸(C18:0) 0.5~2.5 油酸(C18:1) 74.0~84.0 亚油酸(C18:2) 7.0~14.0 亚麻酸(C18:3) ≤ 1.4 芥酸(C22:1) ≤ 0.5 这些组成和参数表示了衢州山茶油的基本特征,当被用于真实性判定时,仅作参考使用。 5.3 质量指标 衢州山茶油质量指标见表2。 表2 质量指标 项 目 特级 优级 普通级 色泽 淡黄色至黄色 淡黄色至黄色 淡黄色至棕色 气味、滋味 具有衢州山茶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口感好 具有衢州山茶油固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口感较好 具有衢州山茶油固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20℃) 澄清、透明 澄清 微浊、允许瓶底有微量聚集物 水分及挥发物/(%)≤ 0.05 0.10 0.20 不溶性杂质/(%)≤ 0.05 0.05 0.05 酸价(以KOH计)/(mg/g)≤ 1.0 2.0 3.0 过氧化值/(g/100g)≤ 0.15 0.20 0.25 溶剂残留量(mg/kg) 压榨油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检出值小于10 mg/kg时,视为未检出)。 5.4 营养伴随物声称指标 营养伴随物声称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营养伴随物声称指标 项 目 指标 特级 优级 普通级 甾醇总量/(mg/kg)*, ≥ ≥ 1000 800 / 角鲨烯/(mg/kg)* , ≥ ≥ 90 50 / * 为山茶油中固有,在产品保质期内,营养伴随物声称指标不小于指标值80%。 5.5 安全要求 除5.3规定的食品安全指标外,还应符合GB 2716和法律法规、其他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5.6 其他 不得掺有其他油脂,不得添加任何香精香料。 5.7 净含量 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70号(2023)《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是 |
| 标准文本 | 查看 |
| 团体详细信息 | |||
|---|---|---|---|
| 团体名称 | 衢州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 ||
| 登记证号 | 51330800502435901J | 发证机关 | 衢州市民政局 |
| 业务范围 | 食品加工学术交流、技术咨询,举办食品加工培训班,承办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事项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方利明 | ||
| 依托单位名称 | |||
| 通讯地址 |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兴航路70号301室 | 邮编 : 324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