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AFFI 055—2025 苹果-黄芩间套种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AFFI 055—2025 |
中文标题 | 苹果-黄芩间套种栽培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5 水果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5年02月17日 |
实施日期 | 2025年02月19日 |
起草人 | 冯梅、曹亚军、王华强、肖莉娟、张枫、张世卿、何军、陈刚、黄鹏、王永明、迪力亚尔?凯赛尔 |
起草单位 | 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果业行业联合协会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1 范围 本规程确立了苹果-黄芩间套种技术的产地环境、套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与初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阿克苏地区苹果-黄芩间套种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063 复合肥料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芩 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3~67cm。总状花序,生于枝的上端叶腋,花冠则呈现出唇形状,颜色多为蓝紫色。根呈椎形, 黄色,一般以2~3 年生干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功效。 3.2苹果-黄芩间套种模式栽培 套种模式栽培是一种农业种植方式,即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多种作物,将它们的生长周期错开,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产量。在苹果与黄芩的套种模式栽培中,通过合理的安排时间和空间,可以使两种作物相互促进,互相补充优势,从而达到协调共生、优化资源利用的效果。 4 产地环境 4.1地块选择 产地环境符合NY/T391要求,宜选择海拔300m~1700m,年平均气温4℃~8℃,≥10℃有效积温2900℃~3200℃,降雨量400mm~600mm,无霜期100d~180d的中性或微碱性、半湿润半干旱、无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 气候条件 黄芩喜欢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5℃到25℃之间,耐-35℃低温,不能经受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有效积温≥1050℃,年日照时数≥1800h。 4.3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4 灌溉水质量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5 套种技术 5.1 套种时间 于3月下旬~4月上旬,苹果萌芽期(5.0cm 地下土壤温度稳定在15℃时)开始栽种黄芩。 5.2 套种地块准备与规划 选择树龄≤6年生,行间距较大,且行间3年内未种植过黄芩的苹果园,果园土层深厚,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排灌良好,地势相对平坦,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忌连作;在苹果种植行间距主干水平距离1m的地方种植。 5.3种苗的准备 选择种苗地下根茎(靠芦头部位)直径5mm 以上,地下茎主根长15cm 以上。外观鲜黄色,健壮、无病害、无虫蛀、无机械损伤的黄芩种苗。春季黄芩未萌发新芽之前,将根挖出,根据根茎块的大小,将母株根茎切成若干块,每块至少保留2~3个芽。 5. 4 整地与起垄 对种植区域进行犁地、旋耕(土壤深度30cm)整平耙细,均匀撒施中农国泰-中药材专用肥(N+P2O5+K2O=15%,有机质≥20%,微生物菌数≥2亿/克)80kg/亩,机械起垄,垄顶宽60cm,底宽90cm,高20cm,垄顶宽、底宽、高的确定应不影响苹果行间机械操作。 5.5种根的处理 种植前种根用诺普信-苯甲中生1000~1500倍溶液浸泡3-5min杀菌消毒。 5.6 栽种模式 栽种时,采用1垄2行,株行距为:10*30cm,芦头朝外紧靠畦边,按种根大小、粗细均匀横摆于垄上,摆放好后,在其上方覆土使垄高达到30cm左右。在2个种植行中间铺设2根滴管带,流量2.6L/h,间距30cm。覆银黑膜,并压土。垄与苹果主干间的空地铺设防草布,防止因草长得过快而影响黄芩的出苗与生长。 6 田间管理 6.1水肥管理 6.1.1出苗水 栽后立即滴水3~5小时,7~10天后再滴水3~5小时,保持土壤湿润。 6.1.2滴水 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每月滴水2次,7~9月因天气炎热,可酌情增加滴水量或次数,10月中旬停水。 6.1.3追肥 待黄芩出苗后,随水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7月以前以N-P2O5-K2O为10-25-15为主,7~10月中旬以N-P2O5-K2O为10:20:20为主;每半个月滴肥一次,每亩地5公斤左右。在第二年或第三年返青后和6月下旬各施一次有机肥,每亩施500kg~1000kg。施肥方式是穴施,在距黄芩根15cm处,开穴深5 cm~8cm,施肥后覆土。 6.2除草 在封垄前,每次浇水后,要注意清除杂草,做到随长随除。 6.3 摘除花蕾 6月~7月,花前应尽早摘去花蕾,以提高产量。 6.4 越冬管理 深秋至初冬期间,及时割除干枯的地上部分,并除净田间的枯枝落叶。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合理经济阈值以内。 7.2 防治方法 7.2.1 农业防治 采用轮作倒茬、培育壮苗、深翻精耕、中耕除草、清理田园、清除病株、科学施肥等农艺措施防治。 7.2.2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颜色诱杀、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防治害虫。每亩应用粘虫黄板40块,每2000m2安装振频式杀虫灯1台。 7.2.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七星瓢虫、草蛉、螳螂等,或使用植物源农药,每亩用1%苦皮藤素乳油50ml~70ml,兑水60kg~70kg均匀喷雾,防治黄芩蚜虫、红蜘蛛、叶枯病、根腐病等主要病害虫。农药使用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 8 采收与初加工 8.1 采收时间 一般以3年生为最佳采收期,在10月~11月地上部分完全枯萎时采收。 8.2 采收与加工 利用人工或机械采收。要保持采挖工具清洁,保持根部完整;去掉杂质、泥沙和芦头,进行晾晒,晾晒过程避免强光直射;晒至半干时,放到筐里或水泥地上,进行揉擦,去掉老皮,继续晾晒直至全干。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第一师阿拉尔市果业行业联合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660100MJX9514115 | 发证机关 | 第一师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协助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总结和交流会员的先进经验;推动会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组织协调会员企业联系与合作,防止无序竞争;制定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收集行业信息。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何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新疆阿拉尔市阿塔公路113公里处(聚天红果业) | 邮编 : 843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