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META 001058—2024 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AMETA 001058—2024 |
中文标题 | 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
英文标题 |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rainage pipeline endoscopic inspection robot system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5.040.01 工业自动化系统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Q 81 |
国民经济分类 | I6550 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05日 |
实施日期 | 2025年03月01日 |
起草人 | 于振中、孙强、赵修林、杨泽瀚、杨静、王和平、陈远龙、万熠、张永亮、吴怡锋、吴新恒、葛东、邹超、赵胜岭、念兴宇、丁少春、周倩倩、梁西昌、王旭、刘明雷、郑岩、陈力萍、黄磊、陈思文、汪伟、程传星、刘红建、孙业中、刘瑞昊、薛江涵、刘少华、江成龙 |
起草单位 | 合肥哈工智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圳市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京佳实业有限公司、郑州九泰科技有限公司、中城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智百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博海深衡科技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描述了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定了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系统的基本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适用于城镇排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健康状况检测和工程验收的内窥检测机器人系统。 |
主要技术内容 |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类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2 外观和结构 5.3 功能 5.4 性能 5.5 检测性能 5.6 线缆车及通信性能 5.7 电池及充电 5.8 安全防护性能 5.9 文字 5.10 成套性 5.11 使用寿命 6 试验方法 6.1 工作环境适应性 8 6.2 外观和结构检测 8 6.3 运动性能 8 6.4 定位及姿态实时显示性能 8 6.5 检测功能检测 8 6.6 线缆车及通信性能 6.7 电池及充电 6.8 安全防护性能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2 定型试验及型式试验 7.3 出厂检验 7.4 检验项目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贮存 附录A(规范性) 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相关设备 A.1 陀螺仪 A.2 计米器(旋转编码器) A.3 闭路电视检测系统(CCTV)前置摄像机 A.4 带水型机器人系统前置摄像机 A.5 机器人系统的后置、顶置广角摄像机 A.6 单波束管道环扫声呐系统 A.7 控制终端 附录B(资料性) 运动性能的推荐性试验方法 B.1 场地搭建 B.2 通过性能 B.3 运动速度及直线行进 B.4 爬坡能力 B.5 转弯半径 B.6 制动性能 B.7 定位机姿态显示性能 附录C(资料性) 检测系统性能的推荐性试验方法 C.1 闭路电视检测系统系统 C.2 声纳检测系统 C.3 激光雷达检测系统 C.4 环境参数监测系统 C.5 数据记录及报告生成系统 C.6 线缆车及通信性能 附录D(资料性) 机械强度及电气安全的试验方法 D.1 机械强度及电气安全 参考文献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是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084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展览展示、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亚平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1号楼13层1318-1320 | 邮编 : 100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