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YNRZ 001—2025 茄果类蔬菜主要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YNRZ 001—2025 |
中文标题 | 茄果类蔬菜主要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in virus diseases of solanaceous fruit vegetable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31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5年01月22日 |
实施日期 | 2025年02月05日 |
起草人 | 赵凯、王岩岩、莫云容、吕俊恒、邓明华、黄尧瑶、范伟、杨建立、杨正安、李凡、张丽、岳小文、念红艳、郑鹏俊、李志杨、阿建兵、李明、邵林、毛冬梅。 |
起草单位 |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陆良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元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元谋县蔬菜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春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峨山彝族自治县富良棚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茄果类蔬菜主要病毒病的种类、主要症状和传播路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档案建立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果类蔬菜主要病毒病的防治。 |
主要技术内容 |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主要病毒病的种类 2.1 番茄主要病毒病 蕨叶病毒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番茄褪绿病毒病、番茄条斑病毒病、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病等。 2.2 辣椒主要病毒病 番茄斑萎病毒病、番茄环纹斑点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辣椒条斑病毒、辣椒脉斑驳病毒等。 2.3 茄子主要病毒病 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蚕豆萎蔫病毒病、马铃薯X病毒病等。 3 主要症状和传播路径 3.1 主要症状 叶片卷缩、褪绿、变黄、变脆、花叶、条斑、蕨叶、丛簇等,植株生长点坏死、矮化、畸形,果实转色不良、僵果等。 3.2 传播路径 病毒病主要通过蓟马、粉虱、蚜虫、螨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播,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这些害虫大量繁殖,扩大了病毒病的传播渠道,增加了病毒病发生几率。 4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利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5 农业防治 5.1 品种选择 根据茄果类蔬菜的类别、种植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前期调查的潜在病毒病种类,针对性的选择抗病或耐病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规定。 5.2 种子消毒 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先用55℃~60℃温开水浸种20 min,不断搅拌,搓去种子表面粘液,再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 min,捞出后用干净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5.3 培育无病壮苗 壮苗培育符合NY/T 2312要求。 5.4 清洁田园 耕种前清除前茬残体和田园杂草,除去病虫中间寄主。生长期适时中耕、除草,及时清理老叶、病叶、病株残体,所有清除物及时带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 5.5 田间管理 5.5.1 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合理密植,及时调整植株,适时采收;保护地栽培科学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 5.5.2 合理肥水,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实行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肥平衡施肥,提倡增施生物肥或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追肥宜采用肥水一体化,小水勤浇。强降雨后及时清沟沥水,阴雨天避免农事操作。 5.6 农事操作卫生 农事操作前,工具用75%酒精喷施消毒;操作时,按照先健株后病株的原则进行,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机械损伤,防止病毒病传播。 5.7 适当延迟栽培 中海拔地区,可将移栽定植时间由原来的3月~5月延后至雨季到来的5月~6月,避开温暖干燥引起的蓟马、粉虱、蚜虫和螨虫等虫害的盛发期,间接降低病毒病发生。 5.8 拔除病株 及时拔除有明显病毒病症状的植株,集中处理。 6 物理防治 6.1 高温闷棚 夏季高温季节,密封棚膜,棚内温度保持在50℃以上,闷棚时间15 d~20 d。 6.2 设置防虫网 大棚通风口和出入口设置100目防虫网,并安装缓冲门,构建人工隔离屏障,防止外界传毒害虫进入。 6.3 色板诱杀 设施大棚内可悬挂色板(规格:长×宽=25 cm×20 cm)诱杀蓟马、粉虱等害虫,每亩均匀悬挂蓝板和黄板各20张,色板下缘高于植株顶端10 cm左右,当色板沾满害虫时,及时更换色板。 6.4 覆盖银灰膜 墒面可选择银灰色地膜覆盖,可起到驱避蓟马、粉虱、蚜虫和螨虫等传毒害虫的作用。 6.5 灯光诱杀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氖气灯或诱虫灯等诱杀传毒害虫,每30亩安装1盏灯,安装时灯底部距离地面1.20 m,于蔬菜生长季节开始使用。 7 化学防治 7.1 土壤消毒 定植前20 d以上,选用石灰氮消毒:每亩撒施石灰氮30 kg~40 kg,深翻、整平、开畦,墒面盖上地膜,沟内灌水至畦面湿透,持续保湿闭棚10 d,然后揭膜晾晒7 d以上方可播种或定植作物。 7.2 设施消毒 20%异丙威烟剂熏蒸大棚,每亩用量400 g,下午熏蒸闷棚,第2 d白天打开通风备用。 7.3 蘸苗 幼苗移栽前2 d,适度控水至叶片刚开始萎蔫时蘸苗,将装有幼苗的穴盘或漂盘浸入噻虫嗪药液中,深度以药液刚刚淹过幼苗子叶为宜,使根系充分吸收药液,可提高幼苗对传毒虫害的抗性,用法见附录A。 7.4 灌根 茄果类蔬菜幼苗移栽3 d后,每株浇灌200 ml噻虫嗪药液,及时防治蚜虫、蓟马、粉虱等害虫,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使用方法见附录A。 7.5 病毒病防控 病毒病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 7.6 传毒害虫防控 蓟马、粉虱、蚜虫和螨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 8 生物防治 8.1 释放天敌 田间释放七星瓢虫、草蛉、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等蓟马、粉虱、蚜虫、螨虫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防治传毒害虫。释放前7 d不能使用农药,释放期间摘除色板。 8.2 生防菌防控 使用阿维菌素防治传毒害虫和氨基寡糖素提高对病毒病抗性,用法见附录A。 9 档案建立 建立田间防控茄果类蔬菜病毒病防治档案,及时检查药剂使用情况及效果。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30000518357661E | 发证机关 | 云南省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维锐 | ||
依托单位名称 | 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 ||
通讯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 | 邮编 : 650000 |